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0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248篇
林业   391篇
农学   363篇
基础科学   42篇
  68篇
综合类   2983篇
农作物   403篇
水产渔业   569篇
畜牧兽医   661篇
园艺   847篇
植物保护   77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409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4篇
  195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生活史及习性。以雌成螨在树干翘皮下、粗皮裂缝内、杂草、落叶以及土缝中越冬。当春季日平均气温达到10℃左右时,越冬雌成螨开始出蛰。4月中旬为出蛰盛期,5月中旬为末期。在地面越冬的成螨先在阔叶杂草或根蘖上繁殖,在树上越冬的或爬上树的雌成螨先在树冠内膛取食为害,产卵繁殖,以后逐渐向树冠外围扩散。夏季高温少雨有利于该螨繁殖,  相似文献   
122.
番茄病毒病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病原有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卷叶病毒、苜蓿花叶病毒、番茄斑萎病毒等20多种,常见的症状有花叶病、条纹病、蕨叶病、双毒条纹病等4种,以花叶病发生最为普遍。近年来,条纹病、蕨叶病、双毒条纹病的为害日趋严重,其中条纹病、双毒条纹病的发病植株几乎没有产量,对番茄生产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23.
1 晚疫病 1.1 田间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病薯栽入田间直接发病烂芽;病株出土传播病菌,叶尖易结水露部位先出现症状,最初在叶尖和叶缘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变为褐色大型病斑,湿度大时,病健交界处有一圈白色霉层。受害茎先颜色变深,在枝权部多发,产生稍凹陷褐色条斑,潮湿时产生白霉。受害薯块产生褐色稍凹陷病斑,多在脐部或土中的朝上部位先发病。  相似文献   
124.
1症状 枣烂果病一般分为3种类型,即浆烂型、黑疔型和褐皮型。枣浆烂型烂果病的主要致病菌为囊孢壳菌,黑疔型烂果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细链格孢菌,褐皮型烂果病的主要致病菌为毁灭茎点霉菌和细链格孢菌。1)浆烂型烂果病。表现为枣果实病斑初为红色水浸状小点,迅速扩大形成侵染点明显的红色斑点,  相似文献   
125.
温室黄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霜霉病1.1危害症状黄瓜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嫩茎、卷须和花梗。幼苗期发病,子叶正面发生不规则的摆绿黄褐色斑点,病斑直径0.2—0.5cm,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灰褐色霉状物,严重时子叶变黄干枯。成株期发病,多从近地面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发病开始在叶片上出现水浸状淡绿色或黄色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由黄色变为淡褐色,因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的病斑,  相似文献   
126.
君广斌 《果农之友》2009,(11):47-48
苹果早期落叶病是灰褐病、轮斑病和斑点落叶病的总称。灰斑病一般5月上旬侵染新梢。褐斑病和斑点落叶病一般5月底开始发生,7—8月份为危害高峰期。  相似文献   
127.
根据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适广温、广盐和较强的抗逆性等优良生态习性,采用地下卤水、盐碱地渗水,通过合理淡水配兑使其适合漠斑牙鲆生理生长需求,在我国中纬度地区利用盐碱地低盐水养殖过洋、暖温性漠斑牙鲆。2004-2005年,利用盐碱地低盐水池塘虾池设置网箱套养漠斑牙鲆349.5m2,产鱼3.749t,产虾55.065t,其中2005年虾池设置网箱套养漠斑牙鲆306m2,产鱼3.245t,平均10.6kg/m2,平均全长34.0cm,体重527.4g,养殖成活率为90.5%,产虾49.003t,平均408.4kg/亩,平均规格11.9cm,养殖成活率为71.23%。虾池设置网箱套养漠斑牙鲆,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促使池塘高产高效,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8.
南方鲆又名漠斑牙鲆或美国漠斑牙鲆,学名Paralichthys lethostigma,英文名SouthernFlounder,原产于美国,隶属硬骨鱼纲、鲽形目、鲆科、牙鲆亚科、牙鲆属,属深海底栖鱼类,是美洲众多鲆鲽鱼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自然分布于大西洋美国佛罗里达州北部沿海和墨西哥湾沿海。  相似文献   
129.
鸭绿江斑鳜人工育苗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平  徐英杰 《齐鲁渔业》2008,25(5):18-19
鸭绿江分布的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是一种非常名贵的鱼类,近几年已经开始人工养殖,并出口韩国。由于人工繁殖苗种技术难度较大,而天然苗种数量有限,致使斑鳜人工养殖始终没有形成规模。2007年,我们在凤城市大堡鱼种场进行了斑鳜的人工育苗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0.
斑鳜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鳜(Siniperca scberzeri Steindachner)又名石鳜、岩鳜,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鲻科、鳜属。斑鳜为小型肉食性凶猛鱼类,自然环境中主要栖息于水质清新的江河溪流和大中型水库的上游流水环境中。斑鳜主要捕捉小鱼、小虾为食,属天然野生鱼类,生长期长,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刺少,有“淡水石斑”之美誉,其蛋白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清热、疗毒等药用价值,是新加坡、韩国等地人喜爱的传统名贵淡水鱼类,市场需求量很大,且小批量即可组织出口,具有巨大的出口需求和丰厚的利润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