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8篇
  20篇
综合类   16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25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提出了SIQS模型,研究了路途感染和出境健康检查对疾病传播的影响,获得了如下结果:如果基本再生数R0γθ≤1,无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如果基本再生数R0γθ>1,综合利用Routh-Hurwitz准则和Gersgorin圆盘定理,得到了地方性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性;此外,还证明了如果地方性平衡点存在,疾病是持久的.数学结论表明,出境健康检查能减少感染者出境数量和路途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疾病的消失.  相似文献   
92.
在已有肺结核传染病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具有季节性的耐药性与药物敏感性的肺结核传染病模型,分析了此模型基本再生数R0=max{R1,R2},得到了当R01时此模型存在唯一的无病平衡点是全局渐进稳定的.最后分析肺结核疾病持续的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当R11且R21时只有耐药性菌株持续;第二种是当R11且R21时两个菌株都是持续的.  相似文献   
93.
依据河西走廊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地下水位观测点时间序列观测资料,利用Kendall秩次相关和Hurst指数分别分析了53个观测点1985~2007年地下水位的趋势性和持续性特征。结果表明:河西走廊戈壁带和绿洲区地下水位的趋势性和持续性各不相同,地下水位的年均值与月均值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呈下降趋势,且戈壁带下降幅度大于绿洲区,并具有一定持续性。  相似文献   
94.
近些年来,通过对规模猪场猪瘟流行情况的调查发现,规模猪场的猪瘟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并且呈现新的发病特点,主要表现在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无规律的散发性流行,自然病例中常见病理变化不典型、临床症状轻微的非典型或温和型猪瘟,出现持续性感染、胎盘感染、母猪繁殖障碍以及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目前,对于猪瘟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接种猪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因此,笔者开展湖南省规模猪场的猪瘟免疫情况调查研究,对猪场的猪瘟免疫效果、猪群的整体免疫保护水平和抗感染能力进行分析评估,为湖南省规模猪场的猪瘟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5.
隐孢子虫病的检测方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由隐孢子虫属原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肠道原虫病。隐孢子虫可寄生于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及两栖类等150多种动物,主要侵害免疫功能缺陷、低下或受抑制人畜的消化系统,以持续性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6年将人的隐孢子虫病列为爱滋病(AIDS)的怀疑指标之一,该病也被列入世界最常见的六大腹泻病因之一。当前,对隐孢子虫病的研究已成为全球寄生虫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对本病的诊断方法研究更为突出,本文现就这方面的研究情况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96.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主要感染牛,尤以肉用牛较为常见。肉用牛群的发病有时高达75%,病死率也较高。病毒侵入牛体后,导致持续性感染,病牛长期乃至终生带毒,给控制和消灭本病带来极大困难。现今其研究方向集中在对该病的诊断和疫苗的研制方面。  相似文献   
97.
牛副结核病(Bovine Paratuberculosis)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消化道传染病,其临床症状是呈周期性或持续性愎泻和进行性消瘦,病变特征为肠黏膜增厚并形成脑回样皱襞。由于病牛间歇性或持续性下痢,常可导致贫血,营养不良,高度消瘦,奶牛的生产性能下降,给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8.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专家发现了"猪蓝耳病"病毒感染的新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近期美国微生物协会主办的《病毒学杂志》。该研究表明,一种金属蛋白酶活性的变化可影响"猪蓝耳病"病毒对宿主的侵袭能力及疾病的发展进程,这一发现为该病的治疗和新型药物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猪蓝耳病",以病猪皮肤和耳部出现蓝紫色为典型症状。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列为B类传染病,世界各国均出现过该病的流行。自2006年以来,我国出现以  相似文献   
99.
王炜  武华 《兽医导刊》2011,(5):36-39
自1946年人类首次发现和报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以来,该病毒已被人们认知60多年,在过去的60多年里,经过科研人员和兽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不断深入。现已证实,BVD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成员,病毒能  相似文献   
100.
<正>自2005年以来,我地区1~2岁塔里木马鹿陆续出现以间歇性或持续性的顽固性腹泻和渐进性消瘦的病例。通过对典型病例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确诊为马鹿副结核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