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38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835篇
林业   493篇
农学   1748篇
基础科学   83篇
  304篇
综合类   5586篇
农作物   1554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756篇
园艺   900篇
植物保护   1452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355篇
  2021年   355篇
  2020年   288篇
  2019年   340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354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429篇
  2012年   617篇
  2011年   625篇
  2010年   551篇
  2009年   605篇
  2008年   722篇
  2007年   593篇
  2006年   556篇
  2005年   593篇
  2004年   517篇
  2003年   521篇
  2002年   390篇
  2001年   430篇
  2000年   317篇
  1999年   236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218篇
  1995年   191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212篇
  1991年   197篇
  1990年   168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71.
以M7组培苗为试验材料,进行继代扩繁和卡那霉素抗性筛选研究。结果表明,M7芽苗在MS+4.0 mg/L6-BA+0.3 mg/L IBA(3%蔗糖)固体培养基中继代时,出现严重的玻璃化,而MS+1.0 mg/L 6-BA+0.1 mg/L NAA(3%蔗糖)固体培养基可大大改善其玻璃化程度,使其恢复健康生长;卡那霉素对M7叶片再生、新梢增殖、新梢生根均有抑制作用,并且随卡那霉素浓度增加,M7叶片再生率、新梢增殖率、新梢生根率不断下降;M7叶片愈伤组织形成、愈伤组织生根、新梢增殖及新梢生根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浓度分别为20、5、40、10 mg/L。  相似文献   
872.
对2013年江苏省的445个水稻区试和预试品种进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粳稻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明显强于籼稻;中粳、迟粳对细菌性条斑细菌的抗性品种比例分别为53.3%、65.5%;中粳、淮南迟播中的抗性品种所占比例多于迟粳、早熟晚粳;江苏省大面积种植的中粳抗性相对较差,抗性品种比例为66.9%。  相似文献   
873.
2012~2013年,应用田间人工接种的方法对目前辽宁省玉米生产中应用的55份玉米品种进行抗大斑病[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鉴定与评价,筛选出对大斑病表现1级高抗(HR)的品种4份、3级抗病(R)的品种9份和5级中抗的品种16份。试验结果表明:辽宁省玉米生产上应用的玉米品种中,表现为中等抗病或感病品种占大多数,表现高抗的玉米品种较少。  相似文献   
874.
高温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代谢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能提高植物抵御热胁迫的能力。现对近年来发现的与植物高温抗性有关的转录因子进行综述,并阐述了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利用已知转录因子提高植物抗热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抗热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5.
基因Pi-ta和Pi-b是最早被克隆的两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在粳稻中表现出持久稳定的稻瘟病抗性,因而被广泛用于稻瘟病抗性育种。为明确上述基因在江苏粳稻中的分布,为抗病育种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Pi-ta和Pi-b的功能标记,对40个粳稻品种和665份粳稻新品系进行相关基因型的分子检测。结果表明,抗性基因Pi-ta和Pi-b在江苏粳稻品种中具有一定的分布,其中Pi-b的分布频率高于Pi-ta的频率,连粳系列品种大都不携带Pi-ta和Pi-b抗性基因,而武粳系列品种则基本含有上述抗性基因。粳稻新品系携带抗性基因Pi-ta的频率与推广品种相比变化不大,但携带抗性基因Pi-b的频率明显高于推广品种,这说明人工改良水稻品种有利于抗病基因Pi-b频率的提高。四种基因型中,pi-ta/Pi-b的分布频率最高,为60.0%,其次为Pi-ta/Pi-b,占33.5%,基因型pi-ta/pi-b的分布频率为3.9%,而Pi-ta/pi-b的分布频率最低,只占2.6%。从4个组合的抗性基因来源看,抗性基因Pi-ta则可能来自武香粳14、武粳15或南粳44,而Pi-b则可能来自武粳13、武香粳14、武粳15或南粳44。从4种基因型后代的获得频率看,以南粳44//武粳13/关东194获得抗性基因型Pi-ta/Pi-b后代的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876.
为了建立法夫酵母虾青素代谢途径研究和分子育种的技术体系,构建了法夫酵母的整合型表达载体.通过测定法夫酵母对G418的抗性来确定抗性筛选物的质量浓度,以来源于法夫酵母本身的rRNA基因为基因同源重组片段,利用法夫酵母肌动蛋白启动子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pd)启动子,构建了携带G418抗性基因的整合型载体pMD-18spakta和pMD-18spgktg.结果表明:法夫酵母对20 μg/mL质量浓度的G418敏感,将构建的载体转化法夫酵母菌株后,筛选得到了能够在含有G418的培养基上生长的转化子;利用PCR的方法检测到转化子中存在的抗性基因.将筛选得到的阳性菌株连续传代培养10次后,发现该菌株的G418抗性仍然存在;以总DNA为模板,用PCR的方法仍可检测到G418抗性基因.说明已经构建得到了遗传稳定性良好的法夫酵母整合型表达载体,构建的质粒pMD-18spakta和pMD-18spgktg可作为法夫酵母整合载体应用于法夫酵母的DNA重组实验.  相似文献   
877.
本研究设深旋还田、浅旋还田、留高茬还田、覆盖还田等4种方式进行稻秸还田方式和不同稻秸还田量的试验,系统研究比较不同稻秸还田方式和还田量对小麦植株抗性的影响,探讨不同耕播条件下提高稻秸还田效能的技术措施,为大面积稻秸还田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78.
从植物组成抗性与诱导抗性两个方面,回顾了植物抗瘿螨的研究进展。其中,组成抗性研究已较为透彻,本文从遗传、组织结构与形态、代谢产物3个方面进行综述;而诱导抗性从诱导抗性方式论述,主要有瘿螨取食、化学物质诱导和机械损伤3个方面。诱导抗性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879.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侵染性克隆接种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YEP1和YEP2培养基培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侵染性克隆pBinPLUS-1.7A+2β,并用固体菌落、液体菌菌液浓度OD600≈0.6、液体菌菌液浓度OD600≈1.0对感病番茄品种MM、中蔬4号、98-B1在4~6叶苗期进行接种处理。结果显示,2种液体培养基的液体菌菌液浓度为OD600≈0.6时接种处理发病率较高,并初步确立了无TY发病地区侵染性克隆接种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880.
为探明野生新疆桃抗酸碱盐种质资源价值,以360株野生新疆桃实生苗为试材,采用pH 3.5H3PO4溶液、pH 9.5KOH溶液和0.4%NaCl溶液灌根处理的方法,评价其对酸、碱和盐的抗性。结果表明:1)野生新疆桃为极强抗酸型树种,实生个体间抗性差异显著,分离为极强、强、中等3种抗酸型植株,分别占群体总数的86%、9%和5%。2)野生新疆桃为极强抗碱型树种,实生个体间抗性差异显著,分离为极强抗和强抗2种抗碱型植株,极强抗碱型和强抗碱型植株分别占群体总数的98%和2%。3)野生新疆桃为弱抗盐型树种,其实生个体间抗性分离广泛,存在极强、强、中等、弱、极弱全部5种抗盐型植株,分别占群体总数的8%、9%、19%、61%和3%。结果显示,野生新疆桃是优良的抗酸碱型砧木树种和抗酸碱盐型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