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8篇
  3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正>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曲明静等,于2009年在青岛测定了35%辛硫磷微囊悬浮剂、25%毒死蜱微囊悬浮剂、10%二嗪磷颗粒剂、3%辛硫磷颗粒剂4种常用防治蛴螬杀虫剂在播种期和开花下针期使用对花生的保果效果和防虫效果。结果表明:25%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和35%辛硫磷微囊悬浮剂播种期使  相似文献   
22.
微囊技术是一种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成膜材料把液体或固体药物包嵌形成直径1μm-500μm微小胶囊的技术。微囊具有良好的溶解分散、缓释、抗外界干扰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生物、食品和饲料等众多领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微囊化技术逐步应用到动保行业中,如恩诺沙星微囊制剂、替米考星微囊制剂、吉他霉素微囊制剂等。  相似文献   
23.
24.
微囊化氯化胆碱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艳  许丽  李杰 《饲料博览》2003,(9):21-22
胆碱是猪、禽、犊牛全价配合饲料中不可缺少的添加物质。在饲料工业上,胆碱是以氯化胆碱的形式添加到饲料中的。氯化胆碱是胆碱的盐酸盐,分子式为C_5H_(14)ClNO,分子量为139`63。氯化胆碱为极性化合物,它本身性质十分稳定,但极易从空气中吸收水分而潮解,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目前,常用饲料级氯化胆碱剂型为70%~75%的液态氯化胆碱及50%~60%的干粉氯化胆碱。无  相似文献   
25.
26.
替米考星是有效治疗动物感染性疾病的畜禽专用抗生素,但由于其味苦、流动性差、分散性低等缺点影响了应用。本文主要从纳米乳、微丸、脂质体、微囊、微球等5个方面对替米考星的新剂型进行跟踪,结果表明,替米考星新剂型有利于改善药物的口感,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延缓作用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27.
试验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以玉米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供镉浓度(0、5、20和100μmol/L)和处理时间(12、2,4、48、96、168h)对植株体内钙调蛋白(CaM)含量及生物膜上的Ca^2++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可溶性Ca^2+含量在镉胁迫后较不加镉处理增加,镉处理在叶和根中分别在48和24h后达最高,然后随镉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逐步下降;同时镉诱导了植株CaM的合成,其含量随镉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增加逐步增加,但20μmol/L和100μmol/L镉处理在168h后有所下降;与不加镉处理相比,镉胁迫导致植株生物膜上的Ca^2+-ATPase活性迅速升高,但随镉处理浓度提高和时间延长,镉胁迫植株的Ca^2+-ATPase活性在48h(质膜、液泡膜和内质网膜)和24h(线粒体膜)后逐步降低。各膜上的Ca^2+-ATPase活性依次为质膜〉液泡膜〉内质网膜〉线粒体膜,且同一微囊膜,根中的活性大于叶中。  相似文献   
28.
采用O/O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替米考星微囊,根据正交设计进行处方筛选,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米考星含量。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最佳因素水平为:乙基纤维素120mg,替米考星100mg,水浴温度60℃,聚乙二醇30mg。  相似文献   
29.
生物囊泡是细胞产生的一种膜性小泡,内含丰富的DNA、蛋白质、脂质等生物活性物质,是细胞间重要的信息传递媒介。近年来,生物囊泡在兽医学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外泌体或微囊泡,为抗寄生虫药物研究和某些动物疾病诊断提供了新思路。然而,生物囊泡的分离、纯化及鉴定技术仍是该领域的技术瓶颈,制约了生物囊泡进一步的应用及研究。文章归纳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生物囊泡的类型、分离纯化方法、鉴定技术及其在兽医学中的应用等,以期为生物囊泡应用于兽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以乙基纤维素为壁材,丁酸己酯为芯材,采用相分离法制备了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交配干扰剂丁酸己酯微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乳化剂700#、聚乙烯醇、乙酸乙酯及控释剂正十二烷4个因素对丁酸己酯微囊形成的影响,得到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利用生物显微镜对微囊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同时测定了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丁酸己酯微囊的载药量、包封率和释放速率等指标,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乙基纤维素3.0 g、丁酸己酯3.0 g、乳化剂700#1.5 g、聚乙烯醇2.0 g、乙酸乙酯30 m L和正十二烷2.0 g,以及滴加速率为5 m L/min、转速为1 000 r/min条件下制备的丁酸己酯微囊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1.5%和91.9%,外观较完整,粒径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301.85μm,缓释效果较好(能持续释放35 d以上)。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调查期间悬挂丁酸己酯微囊的样区诱捕到绿盲蝽224头,与对照区相比少442头,表明丁酸己酯微囊对绿盲蝽交配具有干扰作用,可明显减少绿盲蝽繁殖的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