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72篇
农学   201篇
基础科学   13篇
  80篇
综合类   948篇
农作物   8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76篇
植物保护   38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以烟草(NC-82)为试验对象,运用组织培养方法,通过对苯磺隆对烟草愈伤组织抗性发展的影响、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对愈伤组织分化率的影响、对愈伤组织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和抗性筛选再生烟草苗抗性潜势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以期对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抗性研究和科学合理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发生,以及对作物的抗性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将烟草诱导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在含有不同剂量磺酰脲类除草剂苯磺隆的MS培养基上继代培养进行抗性诱导,并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及其ALS对苯磺隆敏感性进行跟踪检测;对抗性筛选再生烟草苗进行抗性检测。【结果】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愈伤组织对苯磺隆的抗药性逐渐增强,经过12代的培养,0、2、3、5 a.i.mg•L-14个剂量下的抗性指数分别达到1.4、3.6、11.6、18.5,LC50分别为4.2、10.8、34.9、55.7 a.i.mg•L-1,组织内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对苯磺隆的敏感性也逐渐降低。高剂量苯磺隆30a.i.g•ha-1茎叶处理抗性再生烟苗,4个剂量下的成活率分别为5.8%、27.3%、43.8%和63.3%。在培养过程中烟草愈伤组织的分化率逐渐降低,并对苯磺隆产生轻微抗药性,但与苯磺隆的诱导无密切关系。【结论】烟草愈伤组织对磺酰脲类除草剂产生抗药性的速率很快,且选择压越高,抗药性发展越快。苯磺隆显著抑制烟草愈伤组织的生长,在形态上也发生变化,较对照色泽略深,质地紧密,组织内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对苯磺隆的敏感性也逐渐降低;烟草愈伤组织苯磺隆产生的诱导抗性可以在烟草整株水平上表达,诱导抗性随着诱导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62.
不同小麦品种对苯磺隆除草剂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通过敏感性测定,明确了不同小麦品种对麦田磺酰脲类除草剂苯磺隆的耐药性。结果表明:河东TX耐药性较强;晋麦67、晋农66、晋麦47、长5456、农大3608耐药性居中;长006219、乐39耐药性较弱。长006219对苯磺隆药剂的敏感性最强,用药不当,易产生药害。对品种耐药性以及药剂抑制力的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3.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宝收75%干悬浮剂在大豆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进行了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宝收(噻吩磺隆)在大豆植株中的半衰期为3.8~4.1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4.3~4.8 d;大豆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为未检出。以此制订宝收的合理使用准则:按推荐剂量26.7~33.3 g/hm2土壤喷雾使用1次。  相似文献   
64.
为弄清发病瓯江彩鲤的致病病源及其特征特性,采用鲜血琼脂培养基从发病瓯江彩鲤肝脏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HX201006-1),经细菌形态学及培养特征观察,再作生化分析、16S rDNA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类鉴定,且对该菌株作了药敏特性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凡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该菌16S rDNA前546 bp与印度凡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AE-21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9%;调整含菌量为3×108CFU/mL以肌肉和腹腔注射感染试验动物,16 h致死小白鼠,46 h内5条异育鲫鱼全部死亡,67 h内5条鲤鱼全部死亡,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中该菌对头孢噻吩、丁胺卡那、庆大霉素等9种药物敏感;对红霉素和复方新诺明中度敏感;对青霉素、四环素和O/129等9种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65.
两种除草剂对紫茎泽兰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茎泽兰是一种重要的外来入侵生物,已在我国西南地区泛滥成灾.为了探明甲嘧磺隆和氨氯吡啶酸对紫茎泽兰光合特性的影响,为紫茎泽兰高效化学防除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盆栽紫茎泽兰喷施不同浓度的甲嘧磺隆可溶性粉剂和氨氯吡啶酸水剂,测定施药后1-7 d紫茎泽兰几个光合特性参数.结果表明,随浓度和时间的增加,紫茎泽兰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及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0.12g·L-1甲嘧磺隆和1.75 g·L-1氨氯吡啶酸能有效地抑制紫茎泽兰的光合作用,这两种药剂用量几乎减少一半.  相似文献   
66.
介绍了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WDG)的制备方法,并确定了最佳配方,简述了该剂型的特点、配方组成、加工工艺、贮存稳定性以及性能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水分散性粒剂的要求,如悬浮率为92.1%,崩解时间在1min以内,在(54±2)℃下贮存14d后的分解率小于5%,且产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水分散粒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67.
袁树忠  袁帅  周维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266-1267,1276
[目的]通过研究低浓度的胺苯磺隆引起不同叶龄水稻叶片中保护酶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探讨超低浓度胺苯磺隆促生长效应的生理机制。[方法]通过土培法用2个浓度胺苯磺隆分别处理不同叶龄的水稻,15 d后采集水稻叶片,用愈创木酚-过氧化氢法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用邻苯二酚法测定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用ELISA法测定水稻叶片中GA、ZR、ABA的含量。[结果]胺苯磺隆2μg/kg(干土)处理后水稻叶中PPO活性提高,POD活性降低但接近对照,GA、ZR含量显著增加,ABA含量则减少,GA/ABA的比值高于对照;胺苯磺隆20μg/kg处理,水稻叶中POD活性明显提高,PPO活性低于对照但接近对照,GA、ZR含量均显著减少,ABA含量则显著增加,GA/ABA的比值低于对照。7叶期处理的水稻叶片中3种激素含量与对照的差异最小。[结论]胺苯磺隆2μg/kg处理水稻,叶片内GA/ABA比值大于对照,对水稻生长有促进作用,20μg/kg浓度时,则GA/ABA比值明显小于对照,水稻生长受到抑制,同时,胺苯磺隆对7叶期水稻生长效应弱于4叶期前的水稻。  相似文献   
68.
陈军  柏连阳  李广领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67-2268
采用室内盆栽法,将3种酰胺类除草剂丁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与尿素混用后,对抑制稗草的生物活性和1叶1心期水稻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尿素与这3种酰胺类除草剂混用可显著提高除草剂的抑稗活性,混用后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46.1、116.7、132.6,其抑稗活性随除草剂剂量的增加趋于明显,混用后对1叶1心期水稻的安全性也显著提高,混用对水稻生长抑制共毒系数分别为79.1、87.5、67.2。  相似文献   
69.
三氟啶磺隆钠盐与莠灭净混用的联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浦群  唐静  逯忠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671-13672
[目的]探讨三氟啶磺隆钠盐与莠灭净混用后的联合作用。[方法]以稗草、胜红蓟为供试材料,在温室盆栽条件下,采用Cowing法评价三氟啶磺隆钠盐与莠灭净混用后对稗草、胜红蓟的联合作用。[结果]三氟啶磺隆钠盐与莠灭净对稗草和胜红蓟的防治效果均随各自用药量的增加而提高,混用后的防效较各自单剂的防效大幅度提高。二者混用后对稗草的联合作用基本属于增效作用。对胜红蓟属于相加作用。[结论]二者混用用于甘蔗田除草,可以优势互补,减少各自的用量,降低三氟啶磺隆钠盐的使用成本和药害,扩大杀草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该研究为三氟啶磺隆钠盐与莠灭净合理混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0.
[目的]筛选小麦甲基二磺隆安全剂,为甲基二磺隆在小麦上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吡唑解草酯、双苯恶唑酸、环丙磺酰胺3种安全剂对甲基二磺隆除草活性的影响。[结果]小麦对甲基二磺隆比较敏感,株高和鲜质量抑制中浓度(EC50)值分别为0.20和0.86 mg/L。双苯恶唑酸及环丙环酰胺无法有效降低甲基二磺隆对小麦的药害,吡唑解草酯对小麦的保护效果较好,不同剂量甲基二磺隆与吡唑解草酯0.250、0.50、1.00 mg/L混用时,对小麦株高的EC50值分别为0.70、0.59、0.89 mg/L,分别较甲基二磺隆单独使用提高了3.50、2.95、4.45倍,显著提高了小麦对甲基二磺隆的耐药性。但通过盆栽法测定表明,甲基二磺隆与吡唑解草酯1∶2混用对节节麦的防效较甲基二磺隆单独使用下降均在10%以上。[结论]吡唑解草酯对小麦甲基二磺隆药害的缓解效果较好,但同时增加了节节麦对甲基二磺隆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