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58篇
农学   92篇
基础科学   47篇
  46篇
综合类   551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121篇
园艺   26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正>我所历经13年杂交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极晚熟桃珍贵品种——映霜红桃,具有晚熟、耐藏、个大、优质、丰产、效益高6大特点和大田栽培、大棚延迟栽培、大棚盆景延迟栽培3种栽培模式,其栽培优势如下:1映霜红桃大田栽培具有四大优势1.1映霜红桃成熟季节好,具有独占市场的优势成熟期在10月中下旬,此时市场上百桃皆下市,真正做到了人无我有,错开季节,填补市场空白,这是非常宝贵的优势。谁占领这一优势,谁就获得巨大效益。尤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N)和黄曲霉毒素B1(AFB1)在2020年底新玉米中的污染情况,指导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场(户)开展霉菌毒素防控,降低霉菌毒素对饲料质量安全及养殖动物的影响,避免经济受损的风险。2020年12月在市场上采集新玉米样本225份,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或上转发光免疫分析法对其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进行检测,依据安佑集团相关企业标准标和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进行判定分析。结果表明:新玉米中霉菌毒素检出率为96.0%,其中DON、ZEN和AFB1的检出率分别为85.8%、87.1%和86.7%|DON、ZEN和AFB1在新玉米中的污染状况差别较大,按《饲料卫生标准》判定的超标率分别为0.0%、0.4%和11.6%|最大检测值分别为2500、534 μg/kg和>100 μg/kg。就产地而言,山西、内蒙古、东北、安徽、山东、河南、云南、陕西等地霉菌毒素污染较重。综上,与2019年及2020年玉米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数据相比,2020年底新玉米污染程度较重。 [关键词] 玉米|霉菌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上转发光免疫分析法|污染规律  相似文献   
23.
酿酒葡萄延迟栽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西昌地区丰富的光热资源,以3年生真芳德和梅尔诺为试材,2000年在西昌正大葡萄试验园进行了酿酒葡萄延迟栽培的研究。摘除一次花序,对新梢分别在花后20、40、60、80d进行中梢修剪,逼迫冬芽萌发结果。结果表明:真芳德具有较强的冬芽副梢结果能力。在延迟栽培条件下,两品种的果实成熟期可推迟到11月上中旬。单株产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的最大值均出现在花后60d的处理中;各处理滴定酸均高于对照;出汁率随处理时间延迟而降低。两品种花后40、60和80d处理的果实黑痘病和白腐病的发生均低于对照。冬芽副梢成熟度良好。结果表明,延迟栽培能够有效调节葡萄成熟期并改善原料质量,但同时也造成产量的下降和生产周期的加长。  相似文献   
24.
简单屋顶绿化的滞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模拟降雨与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了短时强降雨下简单屋顶绿化基质(配比:陶粒57.0%、草炭41.5%、保水剂1.5%)的降雨产流过程,基于37次模拟降雨实验,归纳了降雨产流的一般过程、规律和特性,分析了降雨强度、基质厚度和基质初始含水率对简单屋顶绿化滞流蓄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厚度和基质初始含水率对简单屋顶绿化的蓄水特性有显著影响,基质初始含水率越低、基质厚度越厚时蓄水特性越佳。建立了产流时间数学模型,简单屋顶绿化降雨产流时间与降雨强度呈负相关,同时也受初始含水量和基质厚度影响。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基质的厚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储水性能逐渐下降,延迟产流时间逐渐缩短。  相似文献   
25.
以巨丰葡萄为材料,研究了在20kV/m,40kV/m,60kV/m,80kV/m,100kV/m不同高压静电场处理1h对葡萄的质量损失率、腐烂率、掉果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对葡萄质量损失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延迟葡萄采后的衰老过程,葡萄的腐烂率、掉果率明显低于对照;在相同贮藏条件下,利用60kV/m的高压静电场处理,葡萄的保鲜效果好于其它高压静电场处理,葡萄贮藏70天,好果率达80%.  相似文献   
26.
枣树栽植当年定干,由于根系尚未恢复,吸收能力较弱,加之树体贮藏营养有限,造成主芽萌发成的枣头少而弱,不利于枣树成形。2001 ̄2003年我们采用枣树定植当年不定干,通过增肥浇水,控制二次枝生长,增加树体贮藏营养,促枝芽充实,待栽植第3年后定干,使主芽萌发成的枣头多而强健,达到  相似文献   
27.
讨论了延迟微分方程的数值逼近问题,证明了当延迟微分方程经历Hopf分支时,其数值解也必定存在一个Hopf分支点,且以解析解的分支点为极限。从而阐述了方程的数值解,保持了原解析解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28.
以13年生‘东魁’与‘荸荠种’为试验材料,研究设施延迟栽培对杨梅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大小、单果重、糖、酸、花青苷、总酚、VC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期,设施延迟栽培杨梅的果实大小、单果重、糖酸比、VC含量等品质指标均要优于露地栽培的,两者的总酚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延迟栽培后期,设施内杨梅除果实大小、单果重外,其它品质相关指标含量均有所降低。因此,综合果实大小、单果重、糖酸比、VC这些品质指标,杨梅设施延迟栽培的果实品质比露地栽培好,‘东魁’在花后90d左右采摘、‘荸荠种’在花后85d左右采摘为宜。  相似文献   
29.
因为具有高效、便捷、灵敏和低廉的特点,发光细菌己成为水质急性毒性快速检测的不二之选,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中。本文针对发光细菌的特性、种类、发光机理及其在农业水质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发光细菌于农业水源污染检测中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0.
碳点(CDs)和石墨烯量子点(GQDs)由于结构稳定、环境友好、水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良好、易于功能化改性和可光致发光等优点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零维碳纳米材料,有望广泛应用于生化指示、生物医学、储能、显示器件和催化等前沿领域。近年来,相比于传统的化石燃料基化合物,来自可再生生物质的木质素及其衍生物不仅价廉易得、活性基团丰富,而且具有天然芳香结构,已成为CDs和GQDs的重要前驱体。但是,已有报道对木质素的解聚机制认识不足,这也逐渐成为制约木质素基CDs和GQDs性能提升的瓶颈之一。因此,必须阐明木质素在相关工艺过程中发生解聚的化学本质,并明确杂原子掺杂与木质素基CDs和GQDs的激发依赖发光行为的内在联系。笔者首先介绍了木质素基CDs和GQDs的制备方法发展历程和潜在应用,同时对其结构和性质等进行评述,重点讨论并总结了制备具有出色激发依赖发光行为的木质素基CDs和GQDs的技术难点,认为开发一类适用于普遍性木质素原料的高效环保解聚策略,以及揭示木质素基CDs和GQDs的杂原子掺杂与其激发依赖发光行为的关联机理将成为该领域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