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9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9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篇 |
农学 | 135篇 |
基础科学 | 2篇 |
8篇 | |
综合类 | 542篇 |
农作物 | 195篇 |
畜牧兽医 | 15篇 |
园艺 | 75篇 |
植物保护 | 1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45篇 |
2012年 | 65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54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56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40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91~1996年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专化研究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8
本文报道了对1991~1996年采自我国16个省和自治区的5606份小麦条锈菌标样的研究结果,基本反映了这期间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化情况。1991~1995年,条中29号出现频率为13.6%~32.2%,居于首位,但已呈下降趋势,到1996年出现频率仅为5.2%,名列第8;1991~1992年条中25号居第2位(3.6%~8.4%);1993~1995年新命名的条中31号(6.6%~16.7%)和条中30号(5.7%~7.9%)分别上升为第2和第3位,特别是条中31号到1996年已跃居首位(13.0%)。条中21、22、23、26、28号等小种出现频率均较低,且有逐年下降趋势。1994~1996年Hybrid46和水源11致病类群的出现频率逐年上升,前者3年分别为19.6%、34.8%和38.2%,后者3年分别为12.2%、20.9%和46.6%。这2个致病类群内分化加剧,到1996年已分别分化为9和12个类型。条锈菌已进入以条中30号和31号为代表的Hybrid46和水源11致病类群占优势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22.
23.
中国18 省市番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利用5 个含有不同单显性抗番茄晚疫病基因的番茄材料Ts19、Ts33、W1Va700、LA1033 和L3708为鉴别寄主, 对我国18 省、市、自治区的番茄晚疫病菌201 个纯化分离物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共鉴定出8 个小种, 即生理小种T0、T1、T1 ,2 、T1 ,2 ,3 、T1 ,2 ,3 ,4 、T1 ,4 、T1 ,2 ,4 和T3。其中, 小种T1 和T1 , 2是主流小种, 地理分布最广和发生频率最高, 分别在13 和11 个省市出现, 占样本总数的28.8 %和28.4 %;其次是小种T0 和T1 ,2 ,3 , 分别在8 和7 个省市出现, 分别占1819 %和819 %; 再其次是小1 ,2 ,3 ,4 , 在4个省市有发生, 占710 %; 小种T1 ,2 ,4 、T1 ,4 和T3 分布均少, 仅在1~2 个省市发生, 分别占3.0 %、2.5 %和2.5 %。这是我国的首次报道, 为番茄晚疫病的抗源材料筛选和抗病育种提供了病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大蕉枯萎病在广东省东莞市发生严重,为了有效控制病害发生蔓延,生产上急需明确大蕉枯萎病的病原。本研究收集了我国华南地区的12株大蕉枯萎病病原菌及19株包括1号及4号生理小种的单孢菌株,以来源于澳大利亚的1号、2号、3号和亚热带4号生理小种以及4株非病原尖孢镰孢菌作对照,通过病原菌形态鉴定、致病性测定、4号小种(Foc 4)及热带4号小种(TR4)的分子特异检测、以及基于翻译延伸因子(TEF-1α)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大蕉枯萎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同时,对我国华南地区不同来源的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遗传发育关系及致病性分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引起大蕉枯萎病的病原菌主要是1号生理小种或者是与1号生理小种亲缘关系较近的一个新的系统发育谱系,该谱系可能为 1 号生理小种变异演化而来;(2)大蕉枯萎病病原菌对大蕉和粉蕉都有较强的致病力,但不能侵染香蕉;我国的1号小种存在一定的分化,其中有一个类群只能感染粉蕉,另一个类群既能感染粉蕉也能感染大蕉;(3)大蕉与粉蕉枯萎病的病原菌在致病性及遗传发育关系上都存在一定的交叉和分化。 相似文献
25.
26.
部分云南粳稻品种的抗瘟性分类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根据云南部分粳稻品种对7个菌系的反应型,将596个粳稻品种划分为35群。借助单基因鉴别品种,推断了50个品种的基因型。应用致病谱广的北方小种,筛选出一批新抗源,满足抗病育种对抗源的需求,也为系统的抗病基因分析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7.
鄂西南地区2012-2014年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鄂西南地区稻瘟病病菌的致病型,将2012-2014年采自鄂西南地区感病水稻并分离保存的136个菌株分别接种到7个中国鉴别品种和15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品种上,以中国鉴别品种中的丽江新团黑谷为感病对照,基于7个中国鉴别品种的鉴定结果表明:136个菌株中有121个具有致病性,分属于ZA、ZB、ZC、ZE、ZF、ZG共6群11个生理小种,ZB为优势种群,但ZC频率逐年升高,到2014年与ZB势均力敌;ZB13为第一优势生理小种,ZC15和ZB15所占比例逐年升高.15个水稻抗稻瘟病菌单基因系的鉴定结果将121个菌株分为77个致病型,且不同年份分离的菌株致病力差异较大.90%以上菌株对含有Pib、Pit和Pi11抗病基因的水稻单基因系有致病力,而对含有Pi9和Pikh抗病基因的水稻单基因系的致病力较弱,不到10%.此结果可以为育种工作者及当地农业部门的品种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29.
30.
采用RAPD方法,对40个来自于吉林省代表性稻瘟病病菌的单孢培养物进行生物学特性指纹分析,并与传统生理小种鉴定结果相比较。在筛选的26个引物中,每个引物对代表菌株分别扩增2.12条带。经过0~1聚类分析,在0.6遗传相似水平下,将不同地域和不同生理小种的菌株均划分为8个遗传谱系。病菌通过RAPD方法聚类谱系,未能与其所属生理小种结果形成对应关系,但与对鉴别寄主中的个别品种致病的菌株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不同地域的代表菌株经RAPD方法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域的菌株可以组成同一谱系,同一地域内的菌株在系谱图中近缘性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