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203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32篇
  125篇
综合类   608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31篇
园艺   172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九连山碟斗青冈群落结构及小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16个样方共1600m2面积调查统计,九连山碟斗青冈(Cyclobalanopsis disciformis)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45科64属83种,区系地理成分以热带、泛热带分布的热带性成分为主,占总属数的75.81%。群落最小面积为1600m2。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为4.58,均匀度为84.4%。高位芽植物占总数的82%,以中型叶、革质叶、单叶和全缘叶占优势。该群落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有显著区别,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沟谷雨林的特征,属于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的类型。群落垂直结构层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有非常丰富的层间植物。目前几个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趋于暂时的稳定。茂密而结构复杂的常绿阔叶林,调节夏季最高和平均气温的能力较强,调节冬季最低和平均气温的能力较弱,林内较林外极值呈现夏低冬高的特点。茂密而结构复杂的常绿阔叶林具有较大的促进降水作用,保持空气湿度具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92.
大豆不同密度栽培的小气候效应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不同密度栽培的小气候效应与产量的关系程万银赵力非程吉吉党淑春王丽娟(吉林省农业学校,吉林132100)(吉林市昌邑区政府)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条件试验在吉林省农业学校实习农场试验地进行,试验前茬为玉米,土质为沙壤土,pH值为7;基肥:农家肥...  相似文献   
93.
94.
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问题是理论界与实务界研究的热门问题,也是一个财务问题。本文以单位经济增加值来研究资本结构与绩效的关系。选取11家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计算出资产负债率,推出单位经济增加值,对样本公司的截面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和二次函数回归,并进行相关检验,最终结果说明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着最优区间。  相似文献   
95.
在新疆喀什地区选定标准化设计的日光温室,采用智能环境监测仪连续测量,全天候对温室的小气候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获得冬至日前后的气温、地温、湿度、光照强度的实测数据.根据其变化曲线分析得出:冬至日温室内气温最低为10.7℃,最低地温为12.1℃,平均透光率为78.13%,白天平均湿度73.6%,说明喀什地区日光温室结构设计科学、合理,温室性能满足越冬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96.
综述了温室小气候模型的发展现状,包括依据能量和物质平衡的物理建模、线性和非线性的系统辨识建模,如递归最小二乘算法、神经网络等.并分别采用物理建模和神经网络系统辨识方法,通过实验对温室小气候进行建模与仿真.同时,指出了这些方法存在的一些局限性,最后就温室小气候杂交建模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
研究沙区不同下垫面小气候特征对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及保证林业和农业的正常发展具有实践意义。该研究基于内蒙古磴口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2018年1-12月监测的荒漠区、荒漠-绿洲过渡带和绿洲内部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等气象资料,研究了3种下垫面的小气候特征并探讨了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1)荒漠区、荒漠-绿洲过渡带和绿洲内均为白天气温差异较小,夜间相差较大;由于近地层(0~50m)具有明显的逆温现象,使得植被在气温较高季节发挥降温增湿作用,而冬季发挥保温作用;2)绿洲使年均相对湿度增加1.31~2.57个百分点;就季节而言,夏、秋季,绿洲内的相对湿度较荒漠区和过渡带分别高4.04~6.17和0.93~1.94个百分点,春、冬季,由于近地层(0~50 m)存在明显的逆湿现象,因此绿洲内的相对湿度较荒漠区和过渡带分别低0.37~1.41和6.55~8.71个百分点;3)荒漠区、过渡带和绿洲内风向年变化特征均为以偏西风(W,WSW,SW,SSW)为主,荒漠区和过渡带的风向多变,绿洲内风向相对较为集中,绿洲能够使年均风速降低32.99%~37.05%。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过渡带植被和绿洲防护林体系对小气候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降温、增湿、削减风速),研究区局地小气候主要体现在风速和夏秋季湿度上,而气温和冬春季湿度分别主要受逆温和逆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农业信息探索》2008,(7):38-38
在炎热的夏季,作物一旦遇上异常高温,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引起所谓的“高温热害”。1.应以水降温。夏秋高温季节,适时灌水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使气温降低1.3℃,从而减轻高温对作物花器和光合器官的直接损害;在早稻灌浆期遇到35℃左右的高温天气时,应及时向田间灌水,夜间排出,可避免或减轻“高温逼熟”;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随着以日光温室为主要形式的设施栽培技术的兴起以及神经网络在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序列分类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作为一种实现时间序列预测的有效工具,越来越多的神经网络技术开始应用在温室小气候预测技术中。按照神经网络的发展顺序对不同类型的神经网络模型在温室小气候预测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叙述,分别针对前馈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深度神经网络及混合神经网络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者对网络模型的优化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针对温室小气候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存在模型输入参数单一而无法考虑温室整体环境变化、模型结构单一导致鲁棒性不足以及模型可靠性检验方法不合适、深度模型难以实地部署的问题,提出建立混合模型、改进模型检验方式、优化深度模型网络结构等建议。以期为面向温室智能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吴烨  霍文  何清  金莉莉 《水土保持通报》2017,37(2):75-82,88
[目的]开展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自然沙面与人工绿地不同季节局地气候差异性研究,通过观测数据的解析,反映出沙漠与绿地区之间小气候变化的互馈机制,为沙漠区域人工绿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流动沙丘—人工绿地不同下垫面4个气象站的同步加密观测资料,分析自然沙面与人工绿地的小气候特征差异,初步探讨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结果]沙漠区对气温的升降速率响应快,绿洲区对气温的变化幅度响应显著;四季在增温时段绿洲相对于沙漠属冷岛,降温时段属热岛;夏季比湿最大,冬季最小,绿洲区相对于沙漠区在秋季湿岛效应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春、夏、秋季凌晨至日出时段,绿洲上游边界呈现湿岛效应特征,绿洲下游边界四季全天均表现为湿岛效应;沙漠区域风速日变化极值出现时间早于绿洲区,风速变化范围沙漠区最大,绿洲区最小,在春、夏季,绿洲核心区风速递减率大于绿洲上游边界。[结论]下垫面的差异对小气候影响是十分显著的,绿洲区存在较强的"冷岛效应"和"湿岛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