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657篇 |
免费 | 2067篇 |
国内免费 | 528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228篇 |
农学 | 6248篇 |
基础科学 | 138篇 |
3052篇 | |
综合类 | 25269篇 |
农作物 | 3879篇 |
水产渔业 | 2576篇 |
畜牧兽医 | 16085篇 |
园艺 | 2665篇 |
植物保护 | 18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73篇 |
2023年 | 2448篇 |
2022年 | 3028篇 |
2021年 | 3042篇 |
2020年 | 2408篇 |
2019年 | 2677篇 |
2018年 | 1387篇 |
2017年 | 2001篇 |
2016年 | 2389篇 |
2015年 | 2445篇 |
2014年 | 2851篇 |
2013年 | 2827篇 |
2012年 | 4022篇 |
2011年 | 4053篇 |
2010年 | 3859篇 |
2009年 | 3988篇 |
2008年 | 3924篇 |
2007年 | 3179篇 |
2006年 | 2637篇 |
2005年 | 2452篇 |
2004年 | 1934篇 |
2003年 | 1651篇 |
2002年 | 1174篇 |
2001年 | 1163篇 |
2000年 | 882篇 |
1999年 | 701篇 |
1998年 | 553篇 |
1997年 | 437篇 |
1996年 | 425篇 |
1995年 | 341篇 |
1994年 | 315篇 |
1993年 | 252篇 |
1992年 | 227篇 |
1991年 | 193篇 |
1990年 | 123篇 |
1989年 | 122篇 |
1988年 | 40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3年 | 7篇 |
1955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为探讨福建省漳州市盛明养殖场鲈鱼的致病菌及其与鲈鱼免疫信号通路的相互关系,从而可以预防和治疗该疾病。解剖患病鲈鱼肝脏组织后划线培养分离纯化了致病菌VP-5。显微镜观察该致病菌VP-5形态为球杆状,弧形,有单鞭毛,运动活跃,革兰阴性菌。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后,该致病菌对酪氨酸、葡萄糖、甘露醇等反应阳性,对蔗糖,阿拉伯糖和棉子糖等反应阴性。分析了该致病菌16SrRNA和tdh1基因序列,发现其与副溶血弧菌的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综合后鉴定致病菌VP-5为副溶血弧菌。并研究了副溶血弧菌VP-5侵染鲈鱼后寄主免疫信号通路基因cd63/cxcr4/il-8的表达水平差异。鲈鱼腹腔注射感染副溶血弧菌VP-5,感染后0-96h解剖鲈鱼肝脏组织和表皮组织。采用Trizol试剂盒抽提鲈鱼总RNA,反转录后生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鲈鱼免疫信号通路基因cd63/cxcr4/il-8表达水平进行测定。鲈鱼受到副溶血弧菌VP-5感染后,免疫信号通路基因cd63/cxcr4/il-8在鲈鱼肝脏组织的表达量12h和24h时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表皮组织的表达量在24h和36h时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证实鲈鱼肝脏组织免疫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与副溶血弧菌VP-5的感染正相关,相对于表皮组织反应更快。因此鲈鱼的免疫信号通路基因cd63/cxcr4/il-8积极反应于致病菌,这些基因的快速表达会引发鲈鱼自身免疫应答,增强其抵抗致病菌的能力。 相似文献
42.
调查重庆市石柱县野生莼菜大田的植物多样性。共发现植物244种,隶属于74科200属。其中菊科26属30种,禾本科19属21种,荨麻科8属12种,唇形科10属11种;外来入侵植物有34科63属69种,菊科、禾本科物种数最多;本土危害物种9科10属12种,危害能力极强。此外,还发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重庆市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m)。区系分析、植被类型、植物组成分析显示,该地植物区系丰富,属于热带和温带气候带之间,且物种多样性相对丰富,湿地植物数量相对较高,危害植物干扰严重。 相似文献
43.
(一)猪人工受精的优点 1.提高良种利用率:猪人工授精是进行猪品种改良的最有效手段,一般一头好的良种公猪价格是很高的,如自然交配只能每周平均配种5次,也就是说每周只能配5头母猪,而一次采精可以最多配40头母猪,所以可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将优良公猪的优质基因迅速推广,可将差的公猪淘汰,留优汰劣,减少公猪的饲养量,促进种猪的品种品系改良和商品猪生产性能的提高,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44.
AP2/ERF (APETALA2/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超大家族转录因子,含有1~2个由60~70个氨基酸组成AP2/ERF结构域,根据AP2/ERF结构域的数量及结合序列可以将其分为5个亚家族:AP2 (APETALA2)、ERF (Ethylene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factor)、DREB/CBF (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C-repeat)、RAV (Related to AB13/VP)和Soloist。该家族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响应涝渍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综述了AP2/ERF转录因子的发现、结构特征和分类,重点介绍了近年来该类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对涝渍胁迫的响应过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可为今后挖掘和利用该类转录因子基因进行分子遗传改良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对桑葚(Morus alba L. cv.‘Cheongil’) MaMYB44转录因子进行了生物信息学等的研究,首先对桑葚中MaMYB44基因进行克隆。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MaMYB44基因长度为720 bp,编码239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58 215.61 Da,理论等电点5.10;通过分析桑葚蛋白MaMYB44的疏水性可知,其中的氨基酸呈现疏水性;通过桑葚MaMYB44蛋白进行跨膜区分析表明,Ma MYB44所有氨基酸都在细胞膜外,无跨膜结构,所以并不是跨膜蛋白;即使有信号肽结构的存在,但是螺旋结构并不存在;然后构建植物表达载体,获取阳性质粒,亚细胞定位后显示MaMYB44基因定位于细胞核中;进一步RT-qPCR分析得出结果,MaMYB44基因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果实、叶、根。可初步推测该基因主要在桑葚茎中表达并行使功能。 相似文献
46.
城市植物群落的动态特征是城市绿地科学营建与管护的重要依据。文章以1999年营建的上海申纪港段环城绿带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01年、2011年和2021年对绿地内8个植物群落进行3次动态变化调查分析,探讨新建绿地人工植物群落的演变特征及其对人工干扰的响应,以期为城市绿地科学管护和植物多样性保育提供借鉴。结果表明:2001—2021年,总体物种数量变化较小,3次样方调查到植物分别为72、72、78种,乔木种类增加7种,主要以灌草层更新苗为主;2011年各群落多样性指数较高,2021年除日本晚樱群落外,乔木层多样性均降低,大多数群落灌木层在2011年后被清除,草本层多样性较高,种类组成比较丰富;植物群落结构变化较小,多以乔草或乔灌结构为主,乔木层大多为单一种或显著优势种;人工干预影响植物群落自然发育过程,林下清除自生植被、引种植物和密植地被等人为干扰措施导致林下植被自然发育和自我更新被抑制,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47.
[目的] 为探究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植被群落的改变,解析群落特征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方法] 以希拉穆仁荒漠草原控制放牧试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重度放牧(HG)和禁牧(CK)下植被群落特征和土壤团聚体特征及二者的关系,揭示植物群落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结果] (1)植物群落物种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LG的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D)显著低于其他放牧强度(p<0.05)。地上生物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HG的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其他放牧强度(p<0.05)。不同放牧强度下地下生物量差异显著,且不同土层的地下生物量均以LG最高。(2)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的变化趋势与大团聚体含量一致,在0—5, 5—10 cm土层表现为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LG最高、MG最低)。(3)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s均匀度指数(J'')、地上生物量、容重是影响大团聚体含量、MWD和GMD的显著性因子(p<0.05)。[结论] 放牧强度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影响植被群落多样性指数(H''和J'')、地上生物量、土壤容重的变化而引起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该结果为希拉穆仁草原放牧强度选择及生态恢复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49.
火炬松人工林是钟祥市盘石岭林场造林面积最大的人工林,火炬松种植15 a后生长缓慢。为探究林下天然更新能力以实现火炬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以盘石岭林场1 hm2固定样地内62个25 m2样方(5 m×5 m)天然更新数据为基础,对比目标树经营1 a后不同间伐强度即:轻度间伐LT(14.4%)、中度间伐MT(25.3%)、强度间伐HT(36.0%)和对照CK(0%)对林下天然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天然更新物种种数均高于CK,乔木更新种的植物种数的增幅大于灌木层物种;增大间伐强度促进了天然更新的乔木物种优势,落叶更新物种在数量和优势度上均远高于常绿物种,且平均苗高逐渐增大。物种丰富度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大;随间伐强度增大,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减小—升高—减小趋势;不同间伐强度天然更新株树密度均高于CK。据此可见,间伐促进了物种天然更新,目标树经营适合火炬松人工林的近自然化改造目标。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