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6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337篇
林业   573篇
农学   238篇
基础科学   309篇
  1046篇
综合类   1937篇
农作物   126篇
水产渔业   89篇
畜牧兽医   719篇
园艺   252篇
植物保护   138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跟骨、髌骨骨折较为常见.临床上常规的踝、膝关节正侧位片较容易发生误漏诊,作者收集了本院70例确诊为跟骨(30例)、髌骨(40例)骨折的病例进行观察分析,以便提高跟骨和髌骨骨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52.
为明确温性草甸草原群落构成和生态位对围栏封育的响应,运用了Levins生态位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以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围栏内外植物种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种间竞争情况。结果表明:围栏封育显著促进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植被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55.06%,51.06%;物种多样性与丰富度分别增加了10.36%,10.34%。围封样地内生态位宽度排名前2位的植物为囊花鸢尾和羊草,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0.921和0.873;自由放牧样地生态位宽度排在前2的植物为蒲公英和寸草苔,生态位宽度值依次为0.912和0.791。围栏封育可以显著提高草地生产力,并且对物种多样性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应对退化温性草甸草原恢复的有效措施;与自由放牧相比,围栏封育增加了群落植物种整体生态位重叠值和种间竞争。  相似文献   
953.
黄瓜种株留瓜数和瓜位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我国北方推广面积较大的中晚熟黄瓜品种“西农58号”为试材,研究了种株上留瓜数和种瓜着生部位对种子质数的影响,并对播种后幼苗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留瓜数和瓜位对种子质量和产量有明显的影响;建议在黄瓜原种繁殖时每株只留第二位一个瓜较好,而为大田生产制种时,每株留一,二位两个瓜较理想。  相似文献   
954.
对合肥地区小麦穗期的三种蚜虫及其主要天敌的生态位宽度及重叠值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各种群在资源利用方面的种间关系。三种蚜虫蚜茧峰、瓢虫主要分布在麦株40cm以上的部位,每两种群之间的垂直生态位重叠值都达0.7以上;每种水平生态位宽度值都在0.6以上,每两种群之间水平生态位重叠值都在0.63以下。生态位随时间有一定的变化。麦蚜天敌的优势类群为蚜茧峰。  相似文献   
955.
三种豆科作物与玉米间作对玉米生产力和种间竞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种间配置是间作系统中作物获取高产,种间相互作用发挥优势的关键。本研究设置蚕豆/玉米(M/F)、大豆/玉米(M/S)和豌豆/玉米(M/P) 3种豆科作物与玉米间作模式,以及相应单作种植,通过测定单间作条件下作物产量、生物量,明确3种豆科作物与玉米间作对间作玉米生产力和间作作物种间资源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间作模式均具有间作优势,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两年平均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38 (M/F)、1.19 (M/S)、1.26 (M/P);两年结果均是M/S中玉米产量最高,至收获期,与大豆间作的玉米产量可达单作玉米产量的93.6% (2017)和71.2% (2018);M/S中玉米的穗粒数显著高于M/F和M/P中;地上部生物量及采样期平均生长速率均表现为M/S>M/P>M/F;共生期内大豆相对于玉米的资源竞争力(Asm)随共生期推进逐渐降低,而蚕豆相对于玉米的竞争力(Afm)和豌豆相对于玉米的竞争力(Apm)逐渐升高;玉米单独生长时期3种间作模式玉米的补偿效应(CE)无显著差异,各间作模式两年平均CE值均小于1;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甘肃河西走廊灌区玉米与大豆间作是保证间作玉米稳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56.
为了预测非洲猪瘟病毒2018/AnhuiXCGQ株p72蛋白的T、B淋巴细胞抗原表位,并完成多表位疫苗的构建。试验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ExPASy、SOMPA、PSIPRED Server、DNASTAR及Phyre对该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三级结构进行初步预测分析,运用ABCpred Prediction、Scratch、NetCTL及IEDB预测其T、B淋巴细胞表位,最终设计构建得到多表位疫苗。依据各生物学方法分析预测,得到B淋巴细胞优势表位:110~120、77~88、45~55、12~18、27~37位置;T淋巴细胞优势表位298~307、520~531、203~212位置,并设计得到T、B淋巴细胞表位表达盒,ExPASy预测表示该表位盒为亲水性蛋白。以此多表位表达盒为目的基因,以pET-28a构建设计多表位疫苗。表明该蛋白有多个潜在抗原表位,并可依据预测得到的蛋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等参数信息及多个预测抗原位点构建ASFV多表位疫苗,表达纯化用于免疫试验。  相似文献   
957.
DDDMAC合成中胺值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季铵盐的合成中,用非水电位滴定法来测定胺值,采用铂电极代替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8.
959.
半坡式钢架草莓大棚的设计建造与绿色高效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弧形大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半坡式草莓大棚的设计与建造模式;并从品种引选、培育壮苗、合理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介绍了配套的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60.
豌豆小叶突变基因(af)的遗传及其育种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半无叶类型、普通类型豌豆为试验材料 ,对小叶突变基因、子叶颜色基因和初花节位基因的遗传距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小叶突变体性状受单基因控制 ,呈完全隐性 ;小叶突变体基因af、子叶颜色基因i、初花节位基因lf表现为连锁遗传 ,且位于第一染色体 ;测得小叶突变体af基因和子叶颜色基因i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6 .71个遗传单位 ,小叶突变体af基因和初花节位基因lf的遗传距离为 44 .44个遗传单位 ,3对基因之间的顺序为lf、i、af。af基因在育种上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利用af基因已培育出超高产、优质豌豆新品种宝峰 3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