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83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刘祖香  郑志勋 《茶报》2004,(2):45-45,46
今年2月5日,是中国经济学界泰斗陈翰笙先生108岁的生日。于光远先生曾说:“陈翰笙先生是我们国家活着的年龄最高的知名人士”。1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到北京协和医院祝贺翰老的寿辰,称赞他作为中国经济学界的开拓者,以献身教育事业的执著,治学的严谨,创造性的思维,特别是对人民对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表现出一个教育家的崇高风范。  相似文献   
22.
23.
吴觉农先生是我国高等茶学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本世纪40年代初,他亲自创建了中国高等学校中第一个茶学专业。这是我国高等茶学共有的起步期。50~7O年代,系茶学本、专科生教育发展期,全国共有10所高等农业院校设置某学专业。80年代后.我国高等茶学教育进入全面、健康发展期。现在我国已建成培养茶学专业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等不同层次高级茶学人才的教育体系。这是全世界唯一的、完整的高等某学教育体系。据统计,至今我国高校已培养出茶学本、专科生8000余名,硕士研究生160余名,博士研究生3名,外国留学生与进修生40余名。  相似文献   
24.
屠幼英 《茶叶》2006,32(4):245-245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今年的重阳节吴觉农思想研究会杭州联络处的部分理事们受大麓茶叶公司应掌虎总经理的邀请来到杭州最高峰“大麓寺山”登高远眺、品茗话茶。  相似文献   
25.
吴甲选 《茶报》2004,(2):6-6
今天是先父107周年诞辰的日子,在这里召开《茶者圣》上海首发式,我认为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6.
潘根生 《茶叶》2007,33(3):132-135
本文论述了吴觉农先生茶树原产地研究的学术创新。主要内容为:吴觉农是批驳戴有色眼镜对茶树原产地抱有偏见的领头雁;"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学说的新亮点;引领茶树原产地未来研究的建议;感知吴觉农从事学术创新的艰辛与崇高,及其科学精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7.
吴宁 《茶叶》2013,(1):52-55
1983年10月,爷爷在杭州开会时,在张堂恒、马森科先生陪同下去了杭州茶叶试验场和浙农大的潘板试验茶场。回到北京后,他对家人提起,六十年前,他在余杭长乐镇北村(属今天的径山镇)与方翰周先生办振华机器制茶厂的一段。爷爷一边赞口不绝地谈到茶场规模之宏大和机械制茶设备之全面,一边感叹“翰周要是活到今天,能同去我们一起办过茶厂的地方看看,他会多开心咧!”  相似文献   
28.
步畅  韩晶  岳任  萸茗 《茶叶》2012,(2):114-117
本文主要从缘起两个社团的"诞生日"、历次端午茶会的回顾和端午茶会的特色等三部分简要介绍了杭州四季茶会中之"夏天的端午茶会"。  相似文献   
29.
《茶叶科学》2012,(1):2
<正>武夷学院茶学专业前身为"福建省农业改进处崇安茶叶改良场",始建于1938年,1940年并入由中国茶叶总公司与福建省政府合资创建的"福建示范茶厂";1941~1942年由张天福和吴觉农创办"崇安县初级茶叶学校"和"中央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著名茶  相似文献   
30.
《茶世界》2011,(4)
2011年4月12日上午,吴觉农奖学金签约仪式在地处雅安的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举行,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成为吴觉农奖学金首个落户高校。吴觉农奖学金是北京和君咨询有限公司为鼓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