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30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篇
  15篇
综合类   168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116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菠萝果肉颜色的形成与类胡萝卜素组分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分析不同类型菠萝果实成熟过程中果肉类胡萝卜素成分的变化特点及其外观颜色差异形成的因素,以深黄色果肉的巴厘种和浅黄色果肉的卡因种菠萝为材料,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了菠萝果实不同发育阶段果肉类胡萝卜素成分及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成熟,两菠萝品种果肉β-胡萝卜素、玉米黄质和β-阿朴-δ’-胡萝卜醛成分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β-胡萝卜素从青果期急剧增加到完熟期,而叶黄质却呈下降趋势。两品种的β-胡萝卜素含量都显著高于其他3种色素,而且在完熟期巴厘种的β-胡萝卜素含量是卡因种的2倍以上。因此,β-胡萝卜素是造成两品种菠萝果肉类胡萝卜素积累量及外观色泽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32.
产仔栏:站在走廊里可清楚地观察母猪和仔猪的情况,仔猪可以很容易地接触母猪乳头,仔猪可以在母猪和仔猪巢之间自由运动,产仔栏的设计应防止母猪压伤仔猪.  相似文献   
333.
通过饥饿试验、初次摄食率和PNR(耐受饥饿的时间临界点)的确定、生长试验和饵料选择性试验,探讨了裸项栉(鱼叚)虎鱼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与生长习性.结果表明,裸项栉(鱼叚)虎鱼仔鱼在孵后12 h开口摄食,36 h的初次摄食率达100%,PNR发生在孵后48~60 h之间,孵后72 h仔鱼的初次摄食率降为0;饥饿死亡高峰期发生在仔鱼孵后第4 d,第5 d全部饥饿仔鱼死亡;裸项栉缎虎鱼0~55日龄的全长日均增长0.263 mm,其中0~23日龄仔鱼相对生长较快(日均增长15.26%),24~33日龄稚鱼的生长较慢(日均增长0.176 ram),34~55日龄幼鱼的绝对生长加快(日均增长0.320 mm);生长差异随着幼体的生长呈增大趋势;幼鱼饵料喜好性排序依次为卤虫幼体、蒙古裸腹溞、轮虫.  相似文献   
334.
水稻稻瘟病菌不同发育阶段对7种QoI类杀菌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嘧菌酯为对照药剂,研究了6种中国自主创制的QoI类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the grisea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水稻稻瘟病菌菌丝扩展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EC50值为0.10 ~2.89 μg/mL;对病菌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EC50值分别为0.10 ~4.92和0.75 ~7.14 μg/mL。在1.0 μg/mL的含药平板上,烯肟菌酯、嘧菌酯、丁香菌酯、SYP-2815对水稻稻瘟病菌产孢量的抑制率均大于90%;对病菌孢子芽管伸长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EC50值为1.67 ~34.76 μg/mL。在1.0 μg/mL的含药平板上,7种QoI类药剂对水稻稻瘟病菌菌丝形态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抑制其黑色素的产生。  相似文献   
335.
对日本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日本卵子为中黄卵,受精卵起初为螺旋型等裂,以后趋向表面卵裂,形成边围囊胚。原肠作用以外包、集中和内陷的方式进行。原肠胚形成后,再经第一期膜内无节幼虫、第二期膜内无节幼虫、第一期膜内蚤状幼虫、第二期膜内蚤状幼虫等阶段,最后破膜,孵出第一期蚤状幼虫。水温23.4-26.3℃,从卵子产出到破膜孵出,历时约13d(天)。  相似文献   
336.
<正>刺参人工育苗技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功突破,从亲参选择、性腺发育规律,产卵、受精的技术处理到刺参幼体各发育阶段及稚参培育的技术措施及饵料种类的最佳选择,培育水环境的理化因子对幼体、稚参的影响,幼体及稚参病害防治等问题,逐一进行了深入  相似文献   
337.
贮梨冷库生产金针菇是解决梨产区贮能闲置的新举措,但冷库提供的低温条件不能完全满足金针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常造成产量与商品性低下。根据既往的研究,CO2对于调整菇体形态作用最显著,其浓度高低对于金针菇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的作用效果不同。为此,对出菇期库内CO2浓度变  相似文献   
338.
《种业导刊》2014,(2):34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周世良介绍,传统的物种鉴定依赖被鉴定材料的形态特征,形态特征的不完整常导致不能准确鉴定。随着科技进步,以DNA条形码技术为代表的分子鉴定技术由于不受材料不完整性和发育阶段的限制,已成为物种鉴定的首选技术。"中国珍稀濒危植物DNA条形码鉴定平台"的开通为珍稀濒危植物的快速可靠鉴定提供了技术支撑。珍稀濒危植物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但非常脆弱,非法  相似文献   
339.
[目的]以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植物胡杨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发育阶段的枝系构型特征进行研究,为荒漠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及进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防风林的配置提供一定的理论数据.[方法]根据胡杨胸径的大小,比较胡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枝系构型特征值:分枝长度,分枝角度,枝径比,逐步分枝率和总体分枝率.[结果](1)树冠不同部位构型格局中,各级分枝长度数值和各级分枝角度数值从上到下均表现为逐渐变大的趋势;(2)幼龄期、中龄期和老龄期分枝长度从第3级到1级排序为老龄期>中龄期>幼龄期,且幼龄期、中龄期和老龄期枝条伸展能力从第3级到1级呈现相对减弱的趋势;(3)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各级分枝角度没有明显变化,除当年生、2级和3级分枝角度之间差异显著之外,其他类型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各分枝角度不仅随枝级的增加而增而且随发育程度的增加而增大;(4)在胡杨植株生长过程中,其植株枝径比差异不显著(P<0.05);(5)幼龄期、中龄期和老龄期的总体分枝率和逐步分枝率均呈现差异显著(P<0.05),且总体分枝率均较大,分别为1.95 ±0.15、1.96±0.07和2.38±0.05.[结论]胡杨植冠构型在空间分布格局上呈现一定的可塑性,而且胡杨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上枝系构型也呈现一定的可塑性.与灰叶胡杨枝系构型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340.
以正宁县中湾林场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从Raunkiaer生活型和多样性指数等方面对林下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发育阶段油松人工林和对照样地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共包含29个科61个属80种;从油松幼龄林开始,林下物种逐渐丰富,耐阴植物和广生态幅的植物逐渐取代阳性植物并表现出优势地位;2)油松人工林林下高位芽、地上芽和地面芽植物占主要优势;灌木层均以高位芽层片为优势层片,地面芽和地上芽层片为草本层的优势层片;3)随着油松人工林发育,林下总体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增加,近熟林林下植物丰富度显著高于中龄林,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幼龄林。说明油松人工林的种植很大程度改变了群落的面貌,不仅改善了林下群落结构,而且具有显著恢复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