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77篇 |
免费 | 382篇 |
国内免费 | 29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35篇 |
农学 | 401篇 |
基础科学 | 653篇 |
434篇 | |
综合类 | 3190篇 |
农作物 | 242篇 |
水产渔业 | 883篇 |
畜牧兽医 | 1732篇 |
园艺 | 422篇 |
植物保护 | 2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9篇 |
2023年 | 162篇 |
2022年 | 213篇 |
2021年 | 216篇 |
2020年 | 238篇 |
2019年 | 220篇 |
2018年 | 122篇 |
2017年 | 214篇 |
2016年 | 264篇 |
2015年 | 337篇 |
2014年 | 446篇 |
2013年 | 388篇 |
2012年 | 613篇 |
2011年 | 539篇 |
2010年 | 496篇 |
2009年 | 579篇 |
2008年 | 506篇 |
2007年 | 472篇 |
2006年 | 398篇 |
2005年 | 368篇 |
2004年 | 234篇 |
2003年 | 240篇 |
2002年 | 182篇 |
2001年 | 170篇 |
2000年 | 133篇 |
1999年 | 94篇 |
1998年 | 127篇 |
1997年 | 99篇 |
1996年 | 96篇 |
1995年 | 131篇 |
1994年 | 86篇 |
1993年 | 90篇 |
1992年 | 75篇 |
1991年 | 90篇 |
1990年 | 87篇 |
1989年 | 68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8年 | 3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侵染昆明玫瑰的李坏死环斑病毒的鉴定及其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昆明地区种植的花叶症状明显的玫瑰样品,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初步鉴定引起玫瑰花叶病的主要病毒病原为李坏死环斑病毒.该病毒引起玫瑰植株的系统花叶、畸形和皱缩等症状;电镜下病毒粒体为球形,直径为22~23nm;ELISA检测发现该病毒在植株芽、花粉和顶部叶片的浓度最高;同时,根据外壳蛋白的保守区利用Primer 5.0设计该病毒的特异引物,对该病毒进行分子检测,得到450bp的预期DNA片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巢式RT-PCR的分子检测,表明巢式RT-PCR的检测能力最强.并通过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得知该病毒的外壳蛋白与已知PNRSV的同源性为98.0%,进一步证明了该病毒为李坏死环斑病毒. 相似文献
82.
83.
多西环素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西环素又名强力霉素或脱氧土霉素,是一种半合成抗生素,抗菌活性比四环素强2~4倍,具有强效、长效的特点,无明显肾毒性。体内、外试验均表明它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均高度敏感,临床上作为首选或选用药物应用于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及回归热螺旋体等非细菌性感染和佑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84.
几种重金属离子对半滑舌鳎组织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室条件下,1龄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G櫣nther)暴露在浓度为0·1×10-6mg/L的Pb~(2+)、Zn~(2+)、Cd~(2+)、Cu~(2+)溶液中。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半滑舌鳎的行为发生一定的变化:Cd~(2+)、Cu~(2+)组的鱼行动缓慢,应激性很差,偶尔还出现不协调的颤抖性游泳行为,试验结束时几乎不摄食;Pb~(2+)和Zn~(2+)组的鱼游动积极,与实验前无大差别。利用常规组织切片法检查Pb~(2+)、Zn~(2+)、Cd~(2+)、Cu~(2+)对半滑舌鳎鳃、肝脏、肾脏、脾脏、脑的组织损伤情况。结果显示,Cd~(2+)、Cu~(2+)对鳃、肝脏和肾脏的损伤最为严重,引起了次鳃小瓣结构的崩溃;肝脏细胞脂肪颗粒的变形和大量堆积,造血组织坏死;肾小球结构溃解和管细胞肥大。Pb~(2+)、Zn~(2+)组鱼次鳃小瓣基部上皮呈空泡状,粘液细胞数量减少,氯细胞肥大增生;肝脏脂肪颗粒堆积,肝细胞肥大增生;肾脏血细胞坏死,肾小管形态溃解和管细胞增生。对脾脏和脑的损伤未观察到。将行为学变化和生理损伤结合可以对在人工养殖过程中重金属的污染及早提出预警。 相似文献
85.
刀额新对虾半咸水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刀额新对虾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而深受消费者青睐。笔者在 1998年试养的基础上,于 1999年对刀额新对虾在半咸水中高产高效养殖技术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如下。 1养殖条件 1.1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位于海安县老坝港垦区海安县五洋水产实业公司内,共 11口,面积 82亩,其中 7亩的池塘 7口, 16亩的池塘 2口,池深 2.2m,水深 1.8m,沙泥底质,淤泥 10cm左右,池塘进排水方便,每池配备增氧机一台。 1.2水源 养殖用水来自垦区中心河内,为半咸性水,盐度变化在 3.5‰~ 7‰,无工业污染。 2主要管理措施和方法 2.1池塘清整消毒 养殖池塘为… 相似文献
86.
为明确枣疯病植原体早春在枣树植株体内的移动和分布,揭示枣疯病植原体的致病机制,利用nested-PCR法检测春季枣树新生枝叶中枣疯病植原体的积累情况,结果显示,发病丛枝春季可以部分萌发,初期即含有植原体。轻度发病植株植原体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发病枝和相邻部位;重度发病植株各部位枝条均可带毒,植原体检出时间与距离发病枝条远近相关。用石蜡切片法比较分析叶片组织结构,结果显示,枣疯病植原体侵染导致叶片结构发育受到抑制,叶片厚度减小,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变薄,薄壁细胞显著减少,叶脉组织结构排列紊乱,形成层和薄壁细胞明显变形和减少,厚角细胞和晶体分泌细胞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7.
为评估尼罗罗非鱼的耐盐碱性能,分别测定了上海、山东、河北3种品系尼罗罗非鱼鱼种96 h的半致死盐、碱度,并在不同盐碱混合浓度(S0A0、S10A0、S10A2、S10A4、S10A6)中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生长比较。单盐、单碱耐性研究表明,上海、山东、河北3种品系尼罗罗非鱼鱼种的96 h半致死盐度分别为18.528 g/L、20.347 g/L、19.342 g/L,96 h半致死Na HCO3碱度为8.827g/L、8.540 g/L、8.542 g/L。盐碱混合条件下,盐度为10时,96 h半致死碱度分别为河北品系(4.377g/L)上海品系(3.561 g/L)山东品系(3.108 g/L),品系之间差异显著(P0.05);盐度为15时,96 h半致死碱度分别为河北品系2.144 g/L,上海品系2.183 g/L,山东品系2.183 g/L,品系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高盐度下尼罗罗非鱼鱼种的碱度耐受性明显低于低盐度下的碱度耐受性。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日均增重率在S0A0、S10A0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盐碱浓度增加,盐碱S10A4和S10A6组中日均增重率呈下降趋势,河北品系表现出相对生长优势(P0.05)。研究结果为尼罗罗非鱼适宜养殖的盐碱范围的确定、耐盐碱品系的筛选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8.
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使异种移植猪细胞、组织和器官存在风险,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A和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B都出现在猪基因组中,并能在体外感染人.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C只感染猪细胞,并可整合到大多数猪基因组中,但不是全部.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A和C的重组能感染人细胞,并大量复制.为了避免这种重组,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C阳性动物不能用于异种移植.为检测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C阳性猪,建立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如用不同引物建立的特异性PCR技术、异种高灵敏度的巢氏PCR技术和可定量前病毒拷贝数的实时定量PCR技术.实时定量PCR技术可用于区分污染和真正的前病毒分子.这些PCR方法经过优化,具有稳定的检测灵敏性.首先进行PCR1,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则进行PCR2或PCR5或巢氏PCR;如果检测结果是阳性,则进行实时定量PCR来排除污染.使用这些方法可评估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C的流行程度和识别未感染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C的动物.由于可能从其它动物细胞带来污染,不是使用耳活体检测,而是采用血细胞检测. 相似文献
89.
本文采用在淡水和海水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福尔马林,进行鮸鱼刺激隐核虫防治的研究.结果发现,福尔马林质量浓度为221.3 mg/L的海水中,鮸鱼12 h内无死亡,海水福尔马林对鮸鱼12 h,24 h,48 h,72 h,96 h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75.6,413.8,248.1,212.7,200.7 mg/L,安全浓度为56.08 mg/L;淡水浸泡鮸鱼的半致死时间为126 min;淡水处理刺激隐核虫的半致死时间为26 min,海水福尔马林中,处理2 h和12 h的半致死浓度为62.5,23.3 mg/L.全池泼洒20~80 mg/L福尔马林可防治刺激隐核虫,淡水浸泡30 min后泼 25 mg/L福尔马林效果更佳.研究结果表明,海水和淡水福尔马林对刺激隐核虫的致死浓度处于鮸鱼安全范围之内,淡水浸泡30 min后泼洒25 mg/L福尔马林可有效防治刺激隐核虫. 相似文献
90.
许多国家已明令禁止抗生素在动物饲料中添加和使用,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把研究重点转移到寻找无污染、无残留、促生长、多功能的无公害饲料添加剂,以期代替抗生素的使用。低聚糖由于具有无污染、无残留、功能奇特、配伍性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综述了我国常用的5种功能性寡糖的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及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寡糖在养猪生产中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