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我国目前杂交稻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不育胞质抗白叶枯病能力较差,不育胞质种类单一,某些白叶枯菌株对少数几种不育胞质侵染力较强,似有专化亲和性表现。产生这种专化亲和性的原因,除了决定于特定的不育胞质或核质互作类型外,也可能决定于病原菌本身的遗传分化和毒性演变,以及特定的胞质类型与白叶枯病菌的互作反应。本试验运用RAPD技术揭示了对水稻不育胞质具有专化性的白叶枯病菌遗传结构变化,确定这些变化与特异性互作的关系,以探讨白叶枯病菌的遗传分化、寄主抗病性和特异性互作机制。  相似文献   
92.
总结了蓖麻蚕在纺织、食品、生物等方面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分析认为我国发展蓖麻蚕产业具有饲养经验丰富、饲料资源丰富、饲养方法简单和保育制度完善等方面的可行性,应注意蓖麻蚕病的防护治疗和加强蓖麻蚕产业的科学研究,并展望了我国发展蓖麻蚕产业的前景.  相似文献   
93.
近些年链格孢属真菌的分类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柑橘褐斑病和黑腐病的病原却还是存在着一些争议。本研究从中国柑橘果实上收集了49株黑腐病菌菌株,并选取了8株从柑橘叶片上分离的具代表性的褐斑病菌菌株,基于Alta1、endoPG、LSU、OPA10-2、OPAl-3和OPA2-1等6个基因位点串联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柑橘黑腐病和褐斑病都可由不止一种链格孢菌引起,均以Alternaria alternata为主。两种病害的病原菌之间不能通过该系统发育树区分,但在致病性上存在差异,且能通过扩增ACT毒素合成基因进行区分。为了使两种病害的病原更加方便阐述,作者建议以它们的主要类群对其进行命名,柑橘褐斑病病原学名还是遵循前人的称呼,为the tangerine pathotype of A.alternata,即链格孢菌橘致病型,而柑橘黑腐病病原应为A.alternata,即链格孢菌。  相似文献   
94.
王忠文 《北京农业》1999,(12):51-52
本文探讨了贵州一化性柞蚕品种“101”感光解除滞育的技术。经过多次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50cm照距,17h光周期下通过萤光灯感光处理40天,可以有效地解除一化性柞蚕蛹的滞育,羽化率达55%左右。通过改进试验方法,可将羽化率提高到75%左右,提高20个百分点,为人工解除一化性柞蚕蛹的滞育,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5.
河南省是我国一化性柞蚕生产的主产地,柞蚕年产茧量居全国第二位.但近几年来我省柞蚕生产,由于制种原因,微粒子病发生普遍,合格种茧很少[1],致使各制种单位纷纷从二化及化性不稳定地区引种,以满足广大蚕农的饲养需求,特别是今春遇上特殊的气候条件影响,致使今春柞蚕二化率出现明显偏高的现象,给蚕农和客户造成很大损失.为此,笔者对今年伏蛾发生较多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6.
苎麻赤蛱蝶滞育和化性的地理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较详细报道了苎麻赤蛱蝶VanessaindicaHerbst在南昌郊区(北纬28°46',东经115°50')的年生活史和蛰伏情况。该虫在该地1a发生2代,春季和秋季各1代,以滞育成虫越夏,以休眠状态的成虫越冬,少数年份能以少量幼虫越冬。第二部分报道了苎麻赤蛱蝶在我国滞育和化性的地理变异特点:(1)北纬28°~32°之间,该虫具有明显的夏季滞育,但无明显的冬季滞育现象,13发生2代;(2)北纬35°以北,该虫不存在夏季滞育,但可能出现明显的冬季滞育,1a发生2代或2代以上;(3)北纬25°~27°之间,部分个体在夏季进入滞,部分个体则能继续繁殖,1a发生3~5代,除以成虫越冬外,亦能以幼虫越冬;(4)北纬25°以南,夏季滞育消失,1a发生5代以上,除以成虫越冬外,尚能以幼虫和蛹越冬;(6)在高海拔地带该虫亦缺乏夏季滞育现象。因此,在一定海拔高度范围内,高海拔地该虫年发生的代数反比平地多;但随着海拔高度上升,冬季滞育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97.
[目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 Busck)是世界性蛀果类害虫,为摸清我国梨小食心虫的地理分布及化性特点,本研究基于CNKI文献数据库,应用大数据挖掘的手段,从中收集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地点,建立GIS数据集,以期明确梨小食心虫化性及梨小食心虫发生与经度、纬度、海拔的关系。[方法]使用Google Earth对发生地点进行定位,获得发生地点的地理信息资料,生成GIS地理信息数据集,使用距离权重内插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IDW)预测分析梨小食心虫化性与经度、纬度、海拔的关系。[结果]构建的梨小食心虫的化性预测地图与纬度相关,在纬度分布上与等温线基本一致,随纬度降低,温度升高,梨小食心虫世代数增加;海拔也影响了梨小食心虫世代的发生,从东到西,海拔升高,温度降低,随海拔的增加梨小食心虫世代减少。[结论]这种化性是源于寄主、温度、光周期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些因子决定了梨小食心虫空间分布,通过地统计学分析,确定了梨小食心虫在我国分布及世代的区域,明确梨小食心虫在我国的化性分布,为梨小食心虫测报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不同化性苜蓿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 F.)前蛹在5℃条件下处理不同时间后,在滞育解除和滞育后发育上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各阶段的滞育解除过程中,二化性种群羽化总是早于一化性种群,滞育完全解除后,在30℃、相对湿度为70%下加温,二化性种群雄蜂比一化性种群雄蜂羽化提前2.00 d,雌蜂羽化提前1.67 d,羽化高峰期提前2.00 d.  相似文献   
99.
酚酸类物质和氨基酸对西瓜专化型镰刀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室内菌饼接种法,以常见的酚酸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和甘氨酸、丙氨酸来研究酚酸类物质和氨基酸对西瓜专化型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niveum)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酚酸类物质和氨基酸都对镰刀菌菌丝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1.00 mmol/L的对羟基苯甲酸和0.10mmol/L的肉桂酸对镰刀菌菌丝促进生长率分别达到9.59%和7.70%,浓度为1.0 g/L的甘氨酸和浓度为0.5 g/L的丙氨酸对镰刀菌菌丝促进生长率分别达到17.29%和13.70%。肉桂酸和丙氨酸溶液浓度增大对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呈下降趋势,表明低浓度能有效促进镰刀菌菌丝的生长,而高浓度则有利于菌丝色素的产生。试验结果为探究西瓜的自毒物质是否能通过促进西瓜枯萎病致病菌生长的机制来影响连作西瓜病害的发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0.
利用PCR技术专化性检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专化性引物,并建立相应的PCR检测体系,分别对31株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和15株水稻白叶枯病菌及其它相关菌株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检测体系可专化性检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而水稻白叶枯病菌和其它菌株均没有扩增信号。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20个细菌菌体,从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发病的水稻种子成功地检测出条斑病菌。实现了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快速和专化性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