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薇甘菊柄锈菌生物学及其寄主专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检疫温室条件下对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的寄生菌——薇甘菊柄锈菌的生物学及其寄主专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薇甘菊柄锈菌可以侵染植物叶片和叶柄等营养器官。受侵染部位起始出现褪绿斑,12~15d,自叶背产生黄色冬孢子堆,并逐步坏死和脱落,最终致寄主死亡。冬孢子黄至暗褐色,包埋在寄主组织中,无明显休眠期。高湿条件下,冬孢子易萌发产生担孢子进行再侵染。采用悬挂法对29个科、62个属的72种植物进行了寄主专化性测定,结果表明,薇甘菊柄锈菌在菊科植物天门冬、紫茎泽兰、向日葵、地胆草上形成褪绿斑,但未发现菌丝和吸器。薇甘菊柄锈菌可成功侵染薇甘菊和同属植物假泽兰。  相似文献   
22.
分析了河南省柞蚕区放养人员的结构和现行放养技术,论述了在一化性柞蚕区推广全龄老梢育的现实意义,总结提出了柞树修剪和柞蚕放养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3.
2002年江苏省水稻稻瘟病菌致病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 grisea)引发的水稻稻瘟病是目前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存在着品种专化性和致病性的分化.一些抗病品种推广3~5年后即丧失抗病性,给生产带来很大危害.目前选育和利用抗病良种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1].由于稻瘟病菌的多样性及易变性直接导致了品种的抗病性丧失,因此研究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组成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讲述了蛹虫草的药用价值。从河南的资源条件、河南一化性柞蚕蛹虫草的营养成分、目前的培育技术、预期经济效益、现实社会所需和近年的产品开发等方面分析了河南一化性柞蚕蛹虫草实行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以及产业化发展所应克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
姜义仁  秦利 《中国蚕业》2013,34(3):79-81
柞蚕生长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对各种生态因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性。各种生态因子又影响着柞蚕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了解并掌握柞蚕的生物学特性,对于从事柞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柞蚕的习性是指柞蚕种群具有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26.
稻瘟菌激发子CSB I专化性及相关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一套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为材料,接种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细胞壁来源的糖蛋白激发子CSB I,其诱导植保素的积累在高度非亲和性互作水稻远高于亲和性互作水稻;研究同时表明,CSB I可专化性诱导完全非亲和性互作和高度非亲和性互作水稻的过敏性坏死反应;表明该激发子具有小种-品种专化性。经热、胰蛋白酶和过碘酸钠处理后的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CSB I的活性位点为糖基部分。经pH稳定性检测,CSB I在酸性及相对弱碱性条件下较稳定;而在强碱性条件下,激发子活性下降较多,甚至完全丧失。对CSB I诱导活性的有效浓度测定表明,激发子诱导水稻叶片酶活性升高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07~0.70 nmol/L。  相似文献   
27.
不同寄主上桃蛀果蛾的滞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桃蛀果蛾Carposinasasaki在杏、桃、枣、苹果、海红、梨、槟子、山楂、酸枣等寄主上幼虫的滞育情况和年发生代数,研究了杏和海红上幼虫滞育对光周期的反应。结果表明,桃蛀果蛾在桃、枣和苹果上一年发生1~2代,50%个体进入滞育时间在8月上旬;在杏、海红、梨、槟子、山楂和酸枣上一年只发生1代;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在杏上略长于12h,海红上接近15h.讨论了滞育在桃蛀果蛾生活史趋异和物种分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余金咏  于泉林 《玉米科学》2013,21(3):140-143148
在冀东地区全年分别对亚洲玉米螟田间落卵量、越冬幼虫数量及黑光灯诱蛾量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在冀东地区玉米田全年共发生以3化性为主的不完全世代。亚洲玉米螟在春玉米田发生第1代和第2代,在夏玉米田发生第2代和第3代。统计显示,玉米秸秆中越冬幼虫以3化性为主,3化性幼虫占幼虫总数的73.7%;黑光灯逐日诱蛾量分析显示,全年共形成3个较集中的诱蛾量动态,共诱集成虫1589头,黑光灯全年诱蛾量动态与玉米螟田间落卵量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9.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燕麦炭疽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8月,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燕麦炭疽病病叶上分离得到产生镰刀形分生孢子的刺盘孢菌,依据柯赫氏法则、病菌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将其鉴定为Colletotrichum cereale Manns。病菌分生孢子盘生大量黑色针状刚毛;分生孢子单细胞,镰刀形,无色,(17.43~24.90)μm×(1.99~3.74)μm,平均(22.02±1.80)μm×(2.85±0.36)μm;分生孢子萌生的附着胞黑色,卵圆形或近圆形,(6.23~7.97)μm×(4.98~6.23)μm,平均(7.30±0.52)μm×(5.82±0.48)μm;菌丝生附着胞黑色,近圆形、长椭圆形或裂瓣状,(7.47~14.94)μm×(4.98~9.96)μm,平均(10.87±1.46)μm×(6.74±1.01)μm。病菌菌丝在5~35℃可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5℃;在人工接种条件下(离体叶片,23~25℃),菌株蒙-3-1对供试的2个裸燕麦品种和8个皮燕麦品种均具有强的致病性,但不侵染小麦、玉米、谷子和高粱。  相似文献   
30.
研究了猪油和棕榈硬脂混合油体系经酶法酯交换反应后其组成和性质发生的变化,得出混合体系经酯交换后脂肪酸组成基本无变化,无反式脂肪酸生成;甘三酯组成变化显著,其中不对称甘三酯含量显著增加;体系晶型由以β型结晶为主转变为以β′型为主,结晶更加均匀细腻;体系酪化性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