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8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9篇
  5篇
综合类   315篇
农作物   3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21.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根部病害 ,如何有效地防治全蚀病是小麦生产中尚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种植抗病品种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 ,为此 ,本研究对陕西及西北地区新近选育的 38个超高产小麦品种 (系 )进行了室内、田间抗病性研究 ,以筛选出高产优质的抗病品种。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品种共 38个供试品种 (系 ) ,包括西农 2 78,西农1 376,西农 2 2 0 8,西农 91 8,西农 383,西农 1 0 4 3,温麦 6号 ,温麦 8号 ,周麦 1 1 ,新麦 9号 ,陕农 65 ,陕35 4 ,冀 965 4 63,淮阴 962 8,92 2 - 3- 2 ,2 61 1 - 64- 6,1 99- 1 ,1 99- 3,( 94) 48,…  相似文献   
422.
沼肥防治小麦全蚀病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昌邑县连续两年用沼肥防治小麦全蚀病取得明显效果。试验表明,施用沼肥的小麦全蚀病发病期出现晚,病株率显著减少。与施土杂肥对比,施沼肥的小麦全蚀病率在2%左右,而施土杂肥的发病率达50%以上。试验结果如下表。  相似文献   
423.
小麦全蚀病是世界性分布的土传病害,它通过破坏寄主植物的根系使植株提前枯死,出现白穗现象。该病在我国近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已引起了科研人员的普遍关注。但目前尚无理想的防治措施。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唯一经济有效途径。为此,本文系统评述了国内外有关抗全蚀病的研究进展,为我国的抗全蚀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24.
<正>小麦黄花叶病又称梭条斑花叶病,是一种土壤传播的病毒病。该病主要靠病土、病根残体、病田水流传播,也可经汁液摩擦接种传播,传播媒介是一种习居于土壤的禾谷多黏菌。发病麦株矮缩,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变粗,叶片黄花,并有斑驳状黄绿相间的条纹。茎基部老化变硬,心叶黄化,严重者心叶枯死。叶脉最初呈绿色,后全叶变黄,穗短小,有的穗轴弯曲,形成畸形穗;病株株型松  相似文献   
425.
通过对小麦全蚀病不同药剂拌种和发病麦田药剂土壤处理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处理以多菌灵产量最高,土壤消毒以剑蚀消小麦千粒重最高,拌种以立克秀处理千粒重最高,以剑蚀消土壤处理小麦穗粒数最高。拌种以健禾保和敌萎丹成穗数较好。  相似文献   
426.
小麦对全蚀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蚀病是小麦常见病害之一.PCR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全蚀病病原菌的鉴定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物防治能够减少化学药剂的施用,是一种无污染的防治方法.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全蚀病最为有效、经济和安全的方法.从PCR技术、生物防治和抗病育种3个方面,综述了小麦对全蚀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27.
【目的】全蚀病是小麦的毁灭性病害。创制转PvPGIP2和TaLTP5双价基因小麦,分析外源PvPGIP2和TaLTP5在转基因小麦中的遗传与表达情况,选育抗全蚀病的转基因小麦新种质。【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PvPGIP2和TaLTP5双价表达转基因载体pA25-PvPGIP2-TaLTP5,利用基因枪介导法将该载体转入小麦品种扬麦18,采用PCR、RT-PCR与qRT-PCR方法分析转基因小麦T0—T4植株中目的基因及其表达量,并对T3和T4逐株进行全蚀病接种与抗性鉴定。【结果】创制并选育出稳定的抗全蚀病转PvPGIP2和TaLTP5小麦株系6个。PvPGIP2和TaLTP5能够在这6个转基因小麦株系中稳定遗传,并高水平表达。对转PvPGIP2和TaLTP5小麦的全蚀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与受体扬麦18相比,转PvPGIP2和TaLTP5小麦对全蚀病抗性明显提高。【结论】创制了转PvPGIP2和TaLTP5抗全蚀病的小麦新种质,其对全蚀病具有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428.
为了优化小麦全蚀病生防芽孢杆菌Z-14菌株产芽孢培养基,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分析影响芽孢产量的主要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筛选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水平。结果表明,Z-14菌株生产芽孢最适碳源、无机盐和氮源分别为玉米粉、MnSO4·H2O和酵母粉。优化培养基组合为玉米粉1.17%、酵母粉3.31%、MnSO4·H2O 0.072%、NaH2PO4·2H2O 0.2%、Na2HPO4·2H2O 0.4%,优化后芽孢产量达到1.85×109 cfu·mL-1,与理论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429.
小麦全蚀病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寄主范围较广,除危害小麦外,还危害大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及鹅观草、毒麦等禾本科杂草,被列为河南省植物检疫对象。小麦受全蚀病危害以后,表现为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有的后期形成枯孕穗、枯白穗。轻发生地块一般减产5%~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430.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全蚀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总结了用于全蚀病菌鉴定和诊断的几种主要分子生物学技术,并对分子生物学技术诊断中的实用性及其发展方向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