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8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9篇
  5篇
综合类   316篇
农作物   3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药剂拌种结合土壤处理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种种衣剂分别拌种,结合播前以20%三唑酮乳油处理土壤,在河南博爱开展小麦全蚀病防治试验,调查各药剂处理的安全性、防治全蚀病的效果以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处理麦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效果最优:处理后的小麦出苗整齐、生长健壮、未见药害;拔节期病株防效为98.62%,乳熟期白穗防效为92.04%;处理区小麦产量较清水对照区增加54.37%,均为各处理中最高。  相似文献   
112.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病菌以种子传播为主,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小麦播种后,菌丝体从麦苗种子根处侵入,使根、次生根和地下茎变黑,表现为内部腐烂。冬前和小麦返青后,菌丝沿根扩展,向上侵害分蘖节和茎基部。分蘖前后基部老叶变黄,分蘖减少,生长衰弱,严重的枯死;拔节后根部和茎基部腐烂加重,植株矮化;抽穗灌浆期茎基部变黑腐烂愈益明显,形成典型的黑脚症状。由于根部和茎基腐烂,植株早枯,形成“白穗”,穗不实或秕粒。剥开染病植株基部叶鞘,可以看到“黑膏药”状物。近收获时,在潮湿条件下,根茎处可看到黑色点状突起的子囊壳。  相似文献   
113.
付艳丽 《河南农业》2014,(15):35-35
<正>小麦全蚀病是局部地区发生的严重病害,是小麦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传播性极强,发病轻的麦田每667m2减产10%~20%,重病麦田减产50%以上,甚至造成绝收。麦田从零星发病到成片死亡,一般3年左右的时间。此病害发病重,危害大,因此在无病区应注意防止其传入蔓延,在病发区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一、发病症状(一)新发病地块,病株常零星  相似文献   
114.
小麦全蚀病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全蚀病在我国局部地区发生为害,近年在河南省一些地区有蔓延趋势,它已被确定为河南省植物检疫对象,此病一旦被传入,就很难控制,且逐渐蔓延为害,一般麦田从零星发生到小麦成片死亡,只需三年左右时间,蔓延速度很快。轻发生地块一般减产1-2成,严重者减产5成以上,甚至绝收,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相似文献   
115.
硅噻菌胺对小麦全蚀病的防病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硅噻菌胺防治小麦全蚀病的作用机理,通过盆栽试验和显微技术,分析了硅噻菌胺对小麦根系生长及全蚀病病菌的影响。结果表明,硅噻菌胺不仅能够刺激小麦根系更快生长,增加毛细根数量与根鲜重,对小麦病根有明显的补偿作用,还能增强寄主的防卫反应,延迟菌丝侵入,直接破坏病原真菌菌丝细胞壁,使之畸形断裂消解,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16.
小麦全蚀病及其病原菌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介绍了小麦全蚀病的起源、症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并概述了全蚀病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7.
华山新麦草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人工接菌方式,测定了华山新麦草以及20份小麦-华山新麦草异染色体系对禾顶囊壳小麦变种(小麦全蚀病菌)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华山新麦草高度抗全蚀病菌的侵染,是一个新的野生抗全蚀病种质。7份附加系、3份代换系和2份易位系中度抗病,其中附加系H1抗病性接近高抗,其余8份异染色体系为中度感病至高度感病。  相似文献   
118.
对18种杀菌剂进行了室内皿测试验,测定其对小麦全蚀病菌的EC50,菌霉净、三唑醇、烯唑醇的EC50最低,分别为1.16、1.75、2.04mg/kg。复配剂拌种剂1号的EC50为1.67mg/kg,共毒系数为198.97,表现明显的复配增效作用。小区试验及示范结果表明,拌种剂1号拌种处理区的冬前病株率,冬后病指、后期枯白穗防效分别70%、34%、82.52%,高于其它参试药剂。春季喷雾一定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9.
江苏小麦全蚀病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苏滨海、响水、灌云和盱眙等县5个菌株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全蚀病菌生长适温在20-25℃之间,30℃生长受到明显抑制,35℃停止生长,适宜生长的PH范围较广,在PH5-9的范围内生长良好,以PH7-8最适宜;淹水条件下对全蚀病菌较强的抑制作用,当平均气温28℃以上,受淹病菌即死亡;全蚀病菌对有机氮利用较铵态氮和硝态氮好,硫酸铵对全蚀菌的抑制作用是由于高浓度改变基持PH两方面的因素。不同来源菌株间在  相似文献   
120.
氮磷肥料对小麦全蚀病菌侵染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全蚀病在铵态氮处理区,一般都表现减轻病害和控制病菌侵染,但硝态氮却促进病菌侵染,适宜的氮磷肥料配比并不能减轻病菌侵染,增施磷肥也不能控制或减轻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