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轮作 种植马耸薯必獗合理轮作,前茬作物必须是非茄科作物,以减少病虫害侵染源。 二、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地块比较集中,有灌溉条件,便于机械化作业的沙壤地种植。  相似文献   
22.
本文根据6个方面的调查和试验结果分析,认为杂交水稻推广后稻粒黑粉病的发生格局出现的变化已引起了主要侵染源的变更,在杂交水稻种子(包括不育系种子)内的病粒中越冬的厚垣孢子已成为来年稻粒黑粉病的主要侵染源,在土壤表面越冬的厚垣孢子则退居其次。  相似文献   
23.
1发生原因 玉米丝黑穗病是以土壤传播为主,苗期侵染的病害。病原菌为丝轴团散黑粉菌,以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里或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冬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3年,土壤带菌和混有病残组织的粪肥是其主要侵染源。种子表面带菌虽可传病,但侵染率极低,是远距离传播的侵染源。玉米丝黑穗病发病轻重取决于品种的抗病性和土壤中菌源数量以及播种和出苗期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茂名市水稻橙叶病初侵染源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5.
杂交稻制种粒黑粉病的侵染源及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1993年对稻粒黑粉病(Neovossia horrida)的侵染源和发生流行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由冬孢子萌发直接产生的次生担孢子不是田间发病的主要接种体。发现并证实稻粒尾孢墨 粉菌具有在植物体表芽殖附生特性,其病害特占存在一个相当长的田间芽殖附生阶段,芽殖附笺次生担孢子才是田间发病的有效接种体。不育系柱头外率主、开发时间持续长而分散及恢复系花粉量是导致发病严重的主要寄生因素。  相似文献   
26.
27.
稻曲病初次侵染源及侵染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1994年研究结果表明,厚垣孢子是主要的初次侵染源。在室内、外干燥自然条件下厚垣孢子可存活10个月之久;但随时间的延长存活率逐渐下降。在土壤表层越冬的厚垣孢子萌发率最高,随埋土层加深萌发率明显下降。花器柱头是稻曲病的主要侵染途径;而种子带菌和幼芽不是主要的侵染途径。  相似文献   
28.
为明确引起四川省红叶石楠炭疽病的病原菌及其潜在侵染源,采集疑似感染炭疽病的典型病叶进行分离获得纯化病原菌菌株,从中随机选取菌株HYSN3制成分生孢子悬浮液和菌饼,以无伤、刺伤、剪伤3种方式进行接种,筛选出效果最好的接种方式进行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学特征与多基因序列分析将病原菌鉴定到种,并采用筛选出的接种方式将分离自其它19种寄主的23株炭疽菌接种到红叶石楠上,明确其潜在侵染源。结果表明,从红叶石楠病叶中共纯化得到14株菌株,基于形态特征和显微初步鉴定结果,从中选择8株代表菌株进行进一步鉴定。3种接种方式中,以刺伤后接种菌株HYSN3菌饼的效果最好,可用于致病性测定。基于形态学特征、致病性测定和多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将病原菌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5株)、喀斯特炭疽菌C.karstii(1株)和暹罗炭疽菌C. siamense(2株),表明四川省红叶石楠炭疽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复合侵染引起的。来自其它寄主的23株炭疽菌菌株都能侵染红叶石楠,但致病力强弱不同,附近受炭疽菌侵染的植物都有可能成为红叶石楠炭疽病的潜在侵染源,园林植物养护过程中需予以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29.
疮痂病属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马铃薯块茎,发病初期呈淡褐色到褐色隆起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硬质木栓层,病斑表面粗糙,中间凹陷,周缘向上凸起,呈褐色疮痂状,并造成很深的裂口,其病原菌为放线菌,能在土壤中越冬,土壤中种薯带菌是主要侵染源.  相似文献   
30.
以临沧市主要烟区为重点,兼顾其它植烟区域,选取代表性定点基地,以危害及症状类型分类,系统调查和普查前茬作物为苦荞、玉米、冬闲三种耕作类型地块,记录根茎类病害发病时期、发病程度、症状类型、发病率等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调查,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易感青枯病;连作5年以上且地势低洼,排水性能差的地块,在烟株旺长期和成熟期遇长时间降雨极易引起黑胫病爆发。明确气候因子、烟田连作习惯、农作物残体、土壤排灌性能均是影响根茎类病害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