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5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184篇
农学   68篇
基础科学   11篇
  25篇
综合类   913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746篇
畜牧兽医   633篇
园艺   112篇
植物保护   25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9篇
  1975年   17篇
  1973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51.
在温度(25±1)℃,光暗周期L:D=14:10(光期06:00开始,20:00结束),相对湿度RH=75%-80%的条件下,观察了麻楝蛀斑螟成虫的羽化与生殖行为.结果表明:成虫羽化率85.4%,羽化期25d左右;羽化行为主要出现在暗期,日羽化高峰在20:00-23:00,占总羽化量的80.7%;雌、雄比例0.83:1.羽化后第2天达到性成熟,当天羽化的成虫未发生交配;交配发生在进入暗期5-8h,交配持续时间50—200min;随着日龄的增大,交配率降低,交配持续时间增长;交配后第2天开始产卵;雌、雄虫均未发现2次交配现象.交配雌虫平均产卵104粒,卵期7d左右,孵化率84.3%;未交配雌虫平均产卵157粒,孵化率0.交配雌虫和雄虫的平均寿命为3.73和2.93d,未交配雌虫和雄虫的平均寿命为5.87和5.03d.  相似文献   
152.
斑尾复鰕虎鱼的成熟与产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斑尾复Xia虎鱼卵巢发育分为Ⅵ期,在繁殖季节产两次卵,属多次产卵类型。产卵期从2月开始,延续到5月,3月和4月为盛产期。在卵巢第一次成熟时进行人工繁殖,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53.
作者应用琼胶电泳法对拟鲌和梭鲈的血清旦白成分进行了研究。研究证明.这两种鱼的血清旦白可分离出6—7个主要区带。几种旦白成分在鱼类不同性周期的各个时期是不恒定的,在产卵时期变化明显。拟鲌和梭鲈血清中几种旦白成分含量的季节变化具有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154.
吴建军 《内陆水产》2006,31(11):10-11
巴西彩龟[Trachemys scrpta],又名红耳清龟、七彩龟、翠龟,隶属龟科,彩龟属,原产于巴西、墨西哥等地.我国没有分布,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经香港引进内地。巴西彩龟引进我国后,由于气候等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加之基础研究未跟上,因此在养殖生产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产卵性能差、孵化率低和生长规律不清等。作者于2005年4月~11月对巴西彩龟稚龟的生长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稚龟体重、背甲长、背甲宽的测量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得出巴西彩龟稚龟人工养殖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规律,为巴西彩龟的选种、育种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5.
赖泽兴  张永嘉 《淡水渔业》1987,(4):30-32,F003
本文报道了鲮鱼脑垂体的形态结构,以及雌鲮鱼在药物催产前后和诱导产卵前后,中腺垂体嗜碱性细胞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6.
虾夷扇贝高产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虾夷扇贝育苗一般在1~4月份,正是比较寒冷冬季,室内育苗的成功率较低,由于海水温度较低,海上稚贝的保苗率也很低,有的甚至为零。为此我们近几年在虾夷扇贝育苗中,通过种贝蓄养、幼虫培育、下海保苗等措施入手,探索一套虾夷扇贝稳产高产育苗技术,并于2001年春在文登市北海综合育苗基地,取得单位水体平均出商品苗近100万粒(5毫米)的较高记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虾夷扇贝种贝购于大连长海县海区,2~3龄,大小10~16厘米,共260个雌贝,20个雄贝。2.育苗设…  相似文献   
157.
《淡水渔业》1977,(7):39-40
在四川省农科院的协作下,我站于今年5月6日至7日用四川省农科院生产的LRH类似物催产鲢鱼1组,产卵70万粒,鳙鱼1组,产卵65万粒,受精率90%。用LRH类似物的衍生物催产草鱼3组,产卵300万粒,受精率80%,两种新催产剂均获成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8.
日本对虾亲虾越冬及性腺促熟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静涛 《齐鲁渔业》1997,14(4):27-28
利用当地养殖的日本对虾作亲虾,进行了越冬增减和性腺促熟技术研究。从入池越冬水温13℃开始,每天升温0.5℃,至20-23℃时,恒温2天,对24℃停止升温,取出交尾雌虾放入温水池,每天按0.5℃升温至26℃待产。性腺发育快,产卵效果好。用镊烫法处理雌虾眼柄,比未处理眼柄的亲虾能提前7天产卵。处理过的亲虾死亡率为3.62%,结果:497尾越冬亲虾产下6980万粒受精卵,孵化率平均为77.08%。  相似文献   
159.
鸭绿沙塘鳢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4-7月,在辽宁省岫岩县古洞河捕捞成熟鸭绿沙塘鳢(Odontobutis yaluensis),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 地欧酮(DOM)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催产或自然产卵,人工孵化.在18~20℃下,经20~22 d孵出8 550尾鱼苗,全长7.1~16.0 mm,体重4.1~50 mg.  相似文献   
160.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揭示了企业的最优融资顺序为:内部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与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并不一致,表现出较强的股权偏好现象。本文对这种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种不合理融资结构所带来的弊端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