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44篇
林业   174篇
农学   603篇
基础科学   97篇
  67篇
综合类   2845篇
农作物   117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711篇
植物保护   43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4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草莓白粉病防治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粉病常发于草莓上,可致严重减产,病菌喜湿耐旱,防治难、防治效果差,易产生抗药性,药物防治时易产生药害。就其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2.
《西北园艺》2007,(6):30-30
草莓极易感染白粉病,尤其是棚栽草莓,因棚内温度高,空气相对湿度大,光照差,通风不良,发生白粉病较为严重。一般10月上中旬(盖膜前)初发,12月下旬盛发。如果基肥不足,土壤缺水,造成植株生长衰弱,更容易导致白粉病严重发生。白粉  相似文献   
83.
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Ⅱ.小麦白粉病的病原菌何家泌何文兰宋玉立张忠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1病原菌的分类地位与形态1.1白粉菌的分类地位小麦白粉菌学名为ErysipheqraminisD.C.f.sp.triticimarc...  相似文献   
84.
85.
草坪白粉病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会茹 《农技服务》2008,25(12):72-73
阐述了草坪白粉病的发病原因与发病特征,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6.
扬麦12号(原名扬95—76)是由江苏扬州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育成的抗病、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2001年通过国家审定,为国家“863”生物技术抗白粉病育种成果,并被全国农业推广技术服务中心列入2002年全国重点推广的十个小麦新品种之一。萧山区于2002年引入试种,现已成为本区的小麦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87.
蕉城区作为我省最大的草莓主产区,发展草莓产业具有很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栽培基础。近年来,我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草莓产业,有效促进了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的集中。目前全区草莓种植面积8000亩左右.常年产量在1.2万吨左右,年产值4800万元,在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油用亚麻显性核不育的基因来源,形态特征,遗传表明及利用现状,并就今后油用亚麻显性核不育材料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9.
三唑酮拌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示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0.
试验结果表明:亚麻工艺成熟后期进行脱胶剂处理,可使亚麻种子产量降低34%左右,并影响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种用价值,为确保安全,其种子不能食用,但可加工成工业用油、脱胶剂处理的田间无残效,不影响下茬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虽种子受到影响,但此项技术仍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