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71篇
林业   61篇
农学   109篇
基础科学   4篇
  39篇
综合类   855篇
农作物   90篇
水产渔业   59篇
畜牧兽医   219篇
园艺   117篇
植物保护   1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通过比较吡唑硫磷(pyraclofos)两种对映体对东亚飞蝗1型乙酰胆碱酯酶基因Lm-ace1转录水平、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影响以及其对AChE活性抑制的差异,探究吡唑硫磷对映体在东亚飞蝗体内毒性差异产生的机理。利用HPLC法拆分吡唑硫磷。分别对三龄若虫点滴得到的两种手性对映体,24h后计算LD50值,并检测实验虫体各组AChE的活性,采用RT-PCR检测Lm-ace1mRNA的表达水平。提取对照组AChE粗酶液进行体外抑制实验检测。结果表明:(+)/(-)-吡唑硫磷的半致死量LD50分别为0.398mg·kg-1虫重和36.535mg·kg-1虫重。在AChE体外活性抑制实验中,随着(+)/(-)-pyraclofos浓度的增加,农药对东亚飞蝗AChE的抑制程度也在逐渐增强。吡唑硫磷对映体对东亚飞蝗具有显著的毒力差异,两种对映体对飞蝗Lm-ace1不同的诱导表达活性以及对AChE不同的抑制活性是造成这种毒性差异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22.
为了给日常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提供参考,使用不同时间与测定仪的使用手册的标准时间,用酶抑制率法进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差异显著性试验,对不同着色反应时间的抑制率差异加以研究。结果表明,与标准着色反应时间15分钟提前1分、2分、3分、5分钟所得抑制率与标准着色反应时间所得抑制率差异不显著,而推迟1分、2分、3分钟所得抑制率与标准着色反应时间所得抑制率差异显著,极显著,极显著,推迟5分钟反而差异不显著,用标准着色反应时间得到抑制率最小。  相似文献   
23.
李群 《种子》2001,(1):63-64
鲁原单14号是我省的主要玉米品种之一,用常规的蛋白质电泳技术检测纯度时因其杂交种电泳图谱为偏母本型,不易鉴定.而采用改进的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则可有效的进行鉴别,经田间种植符合度实验,证明该技术不仅准确度高而且检验周期短,是室内检验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4.
低能Ar+注入樱桃萝卜点点红种子后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樱桃萝卜点点红为材料,对低能Ar+离子注入其干种子后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其发芽率、成活率与低能Ar+注入剂量的关系,对低能Ar+注入点点红种子后其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对POD酶谱及酯酶(Est)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低能Ar+注入都会引起种子发芽率、成活率及不同阶段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变异;在1×1017Ar+/cm2与3×1017Ar+/cm2剂量之间点点红种子的发芽率随注入剂量的增加呈现出“马鞍型”曲线的变化趋势;成活率的变化规律与发芽率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低剂量注入时,其POD活性随剂量的增加而升高;高剂量注入时,其POD活性随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同工酶图谱中,POD在2.5×1017Ar+/cm2和3.0×1017Ar+/cm2增加一条酶带,且1.5×1017Ar+/cm2和3.0×1017Ar+/cm2高剂量注入时有缺失现象;酯酶(Est)在1.5×1017Ar+/cm2和3.0×1017Ar+/cm2剂量注入时酶带数增加,且变深。  相似文献   
25.
金针菇航天种菌丝诱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以2个金针菇航天诱变菌种(航金1号和航金2号)和地面对照菌种(江山白)为材料,进行了拮抗实验、菌丝生长速度实验、抗杂性实验和酯酶同工酶分析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金针菇航天种与对照之间有拮抗现象,但无拮抗线。航天搭载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比对照快,其中航金1号生长速度最快。航金1号和航金2号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杂性,能抑制并盖过霉菌菌丝生长。通过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发现,航金1号和航金2号与对照相比都出现了特异谱带,说明经过航天诱变的菌株发生了一定的突变。  相似文献   
26.
8头泌乳中期的奶牛被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对照组(每头牛:基础日粮+棕榈酸钙200g/d)和试验组(每头牛:基础日粮+共轭亚油酸钙200g/d),试验期14d,检测了奶产量、乳成分,分析奶牛的血液变化,并采用荧光定量PCR对乳汁体细胞中脂蛋白脂酶(LPL)、乙酰辅酶A羧化酶(ACACA)的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的乳产量、乳蛋白、乳糖和乳汁体细胞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显著降低了乳脂肪含量(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奶牛乳脂肪含量分别为0.0326g/mL和0.0244g/mL。检测血液指标发现,共轭亚油酸钙显著升高了奶牛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P〈0.05)。基因分析发现,试验组奶牛乳汁体细胞中LPL、ACA—CA的基因表达显著下调,表明共轭亚油酸钙抑制了奶牛乳腺细胞脂肪酸合成酶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27.
利用Superdex75 HR10/30柱,从家蚕滞育性卵分离出滞育生物钟蛋白质酯酶A4的活性抑制多肽(Peptide In-hibitory Needle,简记PIN),将其注射家蚕大造品种非滞育性蛹,结果出现了产滞育性卵的母蛾。利用合成的DH成份,发现对EA4的ATP酶(ATPase)活性有强烈的抑制性。从分子量分析,PIN多肽和DH多肽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28.
经过酵母菌富集培养,以α-氰基-3-苯氧基苄醇乙酸酯为唯一碳源培养和分离,并进一步用手性HPLC法复筛,得到了两株优先立体选择性水解(S)-α-氰基-3-苯氧基苄醇乙酸酯的酵母菌菌株S11和S25。两株酵母菌均能产生耐酸酯酶,在pH 3.0时对α-氰基-3-苯氧基苄醇乙酸酯进行立体选择性水解,产物对映体过量值(ee/em>p)均在95%以上,转化率(C)分别达50%和46%。测定了菌株S11的生长曲线,并对其产酶特性进行了初探,发现其所产酶为生长偶联型的胞内酶。  相似文献   
29.
球孢白僵菌脂肪酸、酯酶、脂肪酶及其与毒力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12株球孢白僵菌脂肪酸、酯酶和脂肪酶的产生水平及菌株对马尾松毛虫毒力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酯酶产生水平(E)、脂肪酶产生水平(L)及豆蔻酸百分含量(X)等与白僵菌菌株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LT50)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相关方程分别为:LT50=2.0931/(lgE-5.1165)+0.4091;LT50=-6.68L^2+31.9886L;LT50=13.5192-8.7042X。  相似文献   
30.
免疫注射过程中出现疫苗过敏反应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 过敏反应属于一种变态反应.主要是因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而引起。各种疫苗中均含有抗原物质.它可刺激机体产生IgE。IgE是一种亲细胞性的过敏性抗体.由于它的存在可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处于这一状态的动物.如果再次接触致敏原时可使致敏的同种组织细胞产生变态反应.机体内可迅速释放出生物活性物质,如乙酰胆碱、5-羟色胺、组胺、前列腺素、心抑制因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