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184篇
农学   112篇
基础科学   164篇
  113篇
综合类   1041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550篇
园艺   138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41.
1998年东北大部地区作物生长季(4~9月)农业气象条件较好,雨水充沛,气温偏高,水热匹配较为协调,仅日照略嫌不足,各种作物长势较好,获得了增产丰收。主要灾害是黑龙江、吉林两省松花江和嫩江流域发生了历史上少见的大洪水,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农业生产遭...  相似文献   
942.
土壤有机碳和活性碳的梯度分布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Based on data from a field survey in 2001 along the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NECT), a precipitation gradient, and a short-term simulation experiment under ambient CO2 of 350μmol mol^-1 and doubled CO2 of 700μmol mol^-1 with different soil moisture contents of 30%-45%, 45%-60%, and 60%-80% soil water holding capacity,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labile carbon along the NECT,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precipitation and their responses to CO2 enrichment and soil moisture chang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oil labile carbon along the gradient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soil organic carbon (r = 0.993, P 〈 0.001). The soil labile carbon decreased more rapidly with depth than organic carbon. The soil organic and labile carbon along the gradient decreased with decrease in longitude in both the topsoils and subsoils, and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for the labile carbon was greater than that for the organic carbon. Both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labile carbon had significant linear relationships with precipitation, with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soil organic carbon being lower (0.677 at P 〈 0.001) than that of soil labile carbon (0.712 at P 〈 0.001). In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with doubled and ambient CO2 and different moisture contents,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for soil organic carbon was only 1.3%, while for soil labile carbon it was 29.7%. With doubled CO2 concentration (700μmol mol^-1), soil labile carbo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45% to 60%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These indicated that soil labile carbon was relatively more sensitiv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an soil organic carbon.  相似文献   
943.
主要针对我国东北玉米种植地区主要生态环境特点及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今后东北地区玉米育种发展方向,为玉米育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4.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指标体系(Indicators System,IS)评价法已在各研究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但存在IS的通用性与区域适用性、全面性与可操作性难于兼顾等问题.以东北三省2001年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SUAWR)评价为例,依据研究区水资源利用状况分析选取指标保证了指标的区域适用性;采用频度统计法、专家咨询法、谱系聚类法之分裂法、理论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构建IS,充分借鉴、吸收了已有指标研究成果、IS构建思想及同行专家意见,保证了所选指标的通用性.体现动静结合的运行层和框架层耦合的IS结构则解决了农业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内涵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与IS的可操作性难于兼顾的矛盾.评价结果表明,按本研究构建的IS适合东北区SUAWR现状评价.  相似文献   
945.
区域作物旱涝趋势的演变是区域应对气候变化、制定防灾减灾决策的理论依据,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本文以东北地区为研究区,依据春玉米的生长特征将其划分为14个分区,利用研究区1958—2017年78个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计算春玉米生育期内的累积水分盈亏指数(CWSDI?),并将其划分为8个旱涝等级,结合M-K趋势检验和突变检验法及GIS空间分析技术,揭示了东北地区春玉米生长期旱涝趋势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春玉米生育期内,播种—抽穗期的3个生育阶段, CWSDI?值大体呈上升趋势,抽穗—成熟期CWSDI?值呈下降趋势,其中乳熟—成熟阶段的下降趋势最重,但无明显区域性。研究区内春玉米干旱的发生频率远高于洪涝的发生频率,干旱自20世纪90年代逐渐加重,洪涝情况无明显变化趋势;拔节—抽穗阶段和乳熟—成熟阶段分别是旱涝灾害最轻和最重的阶段,春玉米各生育阶段各旱涝等级的发生频率大体上是特旱轻旱其余旱涝等级;吉林省西部和辽宁省西部的中旱及重旱频率高于其他地区,特旱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部,轻涝集中在黑龙江省中、南部,吉林省东部和辽宁省东部,研究区内几乎不发生中、重涝。应在春玉米的生育初期和后期注意旱涝灾害的预防,研究区西部的旱情较重应重点防范,做到适时有效灌溉。研究结果可为区域预测农业旱涝灾害、优化水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46.
基于分等成果的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分析了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阐述了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潜力的理论体系,对不同层次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潜力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东北地区为例,测算了区域农用地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潜力,揭示其空间分布规律,并划定生产潜力区,为实现区域的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47.
1990-2013年东北地区耕地时空变化遥感分析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为揭示1990-2013年东北地区耕地变化规律,以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与目视解译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提取东北地区1990年、2000年和2013年耕地信息,辅以气候、地形、社会经济等数据,分析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面向对象分类与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耕地空间分布信息提取,总体分类精度达93%以上;2013年东北地区现有耕地4.17×105 km2,占东北地区土地总面积的33.51%,其中旱田比例为86.24%;1990-2013年耕地总量增加,2000-2013年比1990-2000年耕地增加速度减小,空间上,耕地呈现南减北增的趋势,新增耕地重心逐渐北移,建设用地侵占耕地速度加快,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向东北部蔓延;对湿地、林地、草地开垦减弱,对裸地和海面的农业开发增强,退耕还湿、还草、还林效果明显,耕地变化活跃区处于年降水量在500~700 mm、年均气温在2~4℃、坡度小于3°、高程小于200 m的地理环境中;旱田改为水田规模扩大,旱田质心变化不显著,水田质心向东北移207.41 km。23 a间,虽然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耕地变化有一定影响,但政策调控、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口增长、城市扩张等人文因素仍然是耕地变化和时空分异特征的主要驱动因素。农业发展转型、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劳动生产效率,将是未来东北地区耕地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48.
杨军 《黑龙江动物繁殖》2007,15(5):17-17,29
1 狐狸的繁殖时期 狐的配种日期,依地区、气候、日照及饲养管理等条件而有所不同.据调查,我国东北地区银黑狐的配种期为1月下旬至3月下旬,北极狐是2月下旬至4月下旬.在气候因素中,光周期对狐的发情期影响较大,光照时间的长短可引起发情期的变化.而光周期则随着地理纬度和季节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949.
虽然,目前东北大部分地区农民惜售心理相对前期明显减弱,玉米销售较为积极,吉林、长春等地农民排队卖粮,但目前深加工企业却不再稳定玉米价格敞开大量收购,大多通过降价,压水控制玉米  相似文献   
950.
龙牙□木(AraliaelatamandshuricaRupretMaxim)又名辽东□木、刺老芽、刺嫩芽、老虎刺等,系五加科□木属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