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99篇
  免费   969篇
  国内免费   1329篇
林业   1298篇
农学   1613篇
基础科学   210篇
  1023篇
综合类   14348篇
农作物   1238篇
水产渔业   885篇
畜牧兽医   6510篇
园艺   3320篇
植物保护   3352篇
  2024年   281篇
  2023年   912篇
  2022年   1132篇
  2021年   1054篇
  2020年   944篇
  2019年   1145篇
  2018年   622篇
  2017年   911篇
  2016年   1106篇
  2015年   1239篇
  2014年   1636篇
  2013年   1398篇
  2012年   1938篇
  2011年   2024篇
  2010年   1699篇
  2009年   1696篇
  2008年   1638篇
  2007年   1369篇
  2006年   1292篇
  2005年   1191篇
  2004年   1014篇
  2003年   874篇
  2002年   741篇
  2001年   702篇
  2000年   592篇
  1999年   507篇
  1998年   492篇
  1997年   428篇
  1996年   453篇
  1995年   477篇
  1994年   439篇
  1993年   355篇
  1992年   416篇
  1991年   364篇
  1990年   301篇
  1989年   256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17篇
  1953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强化型EM菌剂对金针菇菌糠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EM菌剂在菌糠堆肥中的应用效果,加速腐熟进程,改善堆肥质量,采用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高产菌株黑曲霉SNH-7、蛋白酶高产菌株枯草芽孢杆菌SNK-103与EM菌剂进行复配,研制强化型EM菌剂,并研究其对菌糠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EM菌剂相比,接种强化型EM菌剂的处理堆肥过程中微生物代谢更加旺盛,温度、pH、EC值、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总氮、铵态氮、硝态氮、C/N、腐植酸和黄腐酸含量等理化指标的升高或降低幅度更大,腐熟进程加快;成品堆肥的GI提高,C/N降低,总氮、硝态氮、总腐植酸和游离腐植酸的含量升高,生物安全性更好、肥效更高。说明在EM菌剂中补充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蛋白酶高产菌株,可强化其对纤维素、木质素和蛋白质的降解能力,在无辅料、高C/N、低pH的不利条件下,添加该菌剂能加速堆肥进程,提高堆肥质量。  相似文献   
993.
从大豆根际及根瘤中分离获得2株具有较高解磷能力的细菌PSB-1和HZP1,通过Salkowski比色法和钼锑钪比色法,对这2个菌株产生IAA(indole-3-acetic acid,IAA)的能力和溶解无机磷的能力进行了测定,同时对紫云英和大豆进行接种,并对田间栽培的大豆进行了菌剂接种试验。结果显示:PSB-1及HZP1均具有解磷及产IAA的特性;单接种解磷菌HZP1或PSB-1均有促进紫云英和大豆生长的作用;相比于单接种根瘤菌,将这2株解磷细菌分别与根瘤菌混合接种能进一步提高大豆和紫云英的地上生物量、根瘤鲜质量和根瘤数。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单独接种根瘤菌剂或解磷菌剂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双接种根瘤菌剂和解磷菌剂的增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4.
995.
桃流胶病是影响桃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危害桃树枝干及果实,严重时导致树体整株死亡,给我国及世界桃产业造成严重危害。桃流胶病分为侵染性真菌病害和生理性病害两种,主要发生在高温高湿地区,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尤为严重。因其发病原因复杂,目前仍存在防治难、效果差的问题,重茬或管理粗放的果园发病率可达90%以上,可造成桃产量降低40%左右。本文综述了桃流胶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抗病机理研究,指出了选育抗流胶病新品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在未来桃育种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探明蚯蚓对西瓜枯萎病的影响机制,开拓西瓜枯萎病防控的新思路,本试验以西瓜连作土壤为基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密度的威廉环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和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对西瓜长势、枯萎病发病率的影响,结合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数量、土壤微生物总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脱氢酶活性)以及土壤总酚酸的动态变化,探索蚯蚓对西瓜植株枯萎病的防控机理。结果表明,西瓜定植后45 d,试验组的西瓜蔓长、鲜质量较不投放蚯蚓对照分别增长了18.57%~67.27%、39.29%~87.24%。西瓜定植后30 d、45 d,对照的西瓜植株枯萎病发病率分别为62.15%、85.32%,显著高于蚯蚓试验组(P0.05)。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蚯蚓密度能有效促进西瓜生长,减缓枯萎病发生。在蚯蚓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威廉环毛蚓的促生防病效果优于赤子爱胜蚓。0~45 d的试验过程中,试验组土壤中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数量、总酚酸含量较对照分别下降了36.63%~69.39%、31.0%~77.4%,45 d时试验组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脱氢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15.10~175.71 mg/kg、1.41~2.40μg/(g·h)。蚯蚓能有效降低西瓜植株枯萎病的发病率,促进植株生长,其防控机理可能为:蚯蚓的穴居、取食等活动直接抑制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快速繁殖,同时蚯蚓通过降解土壤化感物质(总酚酸),提升微生物总量和活性等方式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从而有效防控西瓜枯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7.
998.
以苏麦3号、扬麦158、安农8455、扬辐麦4号等对小麦赤霉病抗性不同的20个小麦品种或种质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小麦赤霉病抗性与株高(用多效唑控制)及穗部性状(小穗数、病小穗数、退化小穗数、小穗密度等)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株高明显影响小麦对赤霉病的抗性,植株较高材料的病小穗率较低;麦穗较长、小穗数少、小穗密度低的小麦材料的赤霉病抗性更好。  相似文献   
999.
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对水稻秸秆的降解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平板涂布法从湖南省望城区水稻田土壤样品中分离真菌;通过刚果红平板培养实验筛选出具有纤维素降解功能的6个真菌菌株;应用DNS法测定了各菌株产CMCase的活力,并分析了它们对水稻秸秆的降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筛选出的6个真菌菌株中,WAF6对水稻秸秆的降解率最高,达45.72%;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WAF6被鉴定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  相似文献   
1000.
以长期受多菌灵和啶虫脒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的多菌灵降解菌株庆笙红球菌(Rhodococcus qingshengii sp. nov.)djl-6和啶虫脒降解菌株噬染料菌(Pigmentiphaga sp.)D-2为供试菌株,研究了降解菌菌剂的不同保存剂型与初步应用的情况。结果表明,2株降解菌均以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的处理效果最好,能维持活菌数较高且不产生杂菌污染。降解菌djl-6复配保护剂的最佳使用浓度:0.30%柠檬酸钠、0.30%羧甲基纤维素、0.20%CaCl_2。降解菌D-2复配保护剂的最佳使用浓度:0.20%糊精、0.20%柠檬酸钠、0.30%CaCl_2。与对照相比,添加保护剂后,菌株djl-6、菌株D-2活菌数分别够提高32.03%、38.70%。2株菌的液体菌剂保存45 d后,降解菌djl-6能够在10 d内将土壤5 mg/kg多菌灵降解95.23%,降解菌D-2能够在10 d内将土壤5 mg/kg啶虫脒降解92.75%,有效延长了液体菌剂的保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