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1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林业   125篇
农学   280篇
基础科学   40篇
  127篇
综合类   1010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374篇
植物保护   30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微生物拮抗病原菌是防治病害安全高效的可行手段。通过对果实表面微生物进行筛选鉴定,以期得到一株可以有效抑制灰霉病的生物防治菌株。对拮抗菌株H-1进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和gyrB 基因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平板对峙法结合果实伤口试验考察拮抗菌H-1在体外及梨果表面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经鉴定H-I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 velezensis H-1在体外条件下可显著抑制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和串珠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菌丝生长,其中对灰葡萄孢霉菌丝的抑制作用最强;果实伤口试验表明,1×1011 CFU/mL的B. velezensis H-1可完全抑制梨果表面灰霉菌生长。由此可见,B. velezensis H-1可以有效抑制梨果采后灰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采用热风干燥法制备雪花梨干。以色泽、硬度、弹性、咀嚼性、总酚、总黄酮、可溶性糖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切片厚度(3、4、5、6、7、8 mm)和护色处理(CaCl2、NaCl、D-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溶液浸泡、热烫)对梨干品质的影响,并以Z-score(Z 值)综合模型进行评价,优选出适宜的切片厚度和护色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切片厚度的增加,梨干的颜色变深,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增大,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增加;Z-score 综合模型评价结果显示,切片厚度为4 mm 时,Z 值总和最高。护色处理均能改善梨干色泽,提高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但可溶性糖含量降低。D-异抗坏血酸钠处理组梨干的亮度值(L*)最高,红绿值(a*)和蓝黄值(b*)最低,色差值(ΔE)最小;CaCl2处理提高了梨干的硬度;热烫处理降低了梨干的弹性和咀嚼性。Z-score 综合模型评价结果显示,以0.8 g/100 mLD-异抗坏血酸钠溶液浸泡护色的Z 值总和最高。综上,热风干燥制备雪花梨干的厚度和护色条件为:切片厚度4 mm、0.8 g/100 mL D-异抗坏血酸钠溶液浸泡10 min。  相似文献   
3.
高粱作为中国主要的酿造原料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高粱炭疽病是高粱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整个生育期中均可发病,且在温暖湿润的热带和亚热带栽种地区更易发生和流行,不仅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严重时会引起产量的大幅下降和籽粒品质的劣变。多年来,高粱病理学家和育种家对高粱炭疽病病原菌菌株分离、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发生原因、寄主抗性利用和抗炭疽病基因定位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些研究为炭疽病的生化防控以及培育抗炭疽病品种奠定了基础。开展高粱炭疽病研究,发掘更丰富多样的优异抗性种质资源,减少农药使用,不仅可以满足中国高粱产业对天然有机高粱原料的巨大需求,还可以推动高粱生产向高产优质转变。对高粱炭疽病的分布和发病症状、炭疽病病原菌侵染机理、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及流行原因、抗性资源鉴定和高粱抗炭疽病基因定位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论述,以期从分子水平上更好地认识高粱与炭疽病病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高粱炭疽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赵县雪花梨是河北省赵县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一。本文在对赵县雪花梨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基础上,阐述了赵县雪花梨区域品牌产业基础,分析赵县雪花梨区域品牌发展现状,剖析制约赵县雪花梨区域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阐释了构建“赵县雪花梨”区域品牌的必要性,提出了赵县雪花梨区域品牌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5.
50%咪鲜胺锰盐可湿粉对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芒果花芽期后喷施4次,第3次喷药后15 d,50%咪鲜胺锰盐可湿粉1000倍、1500倍的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分别为71.9%、59.0%,显著优于50%咪鲜胺可湿粉1000倍(46.4%);第4次喷药后15 d,50%咪鲜胺锰盐可湿粉1000倍的防治效果为64.2%,显著优于50%咪鲜胺可湿粉1000倍(52.9%)。表明50%咪鲜胺锰盐可湿粉是一种可防治芒果炭疽病的安全而有效的药剂。  相似文献   
6.
对柱花草炭疽病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柱花草炭疽病菌为盘长孢状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Sacc].病菌生长温度15~36℃;适宜生长温度25~30℃;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6~40℃,最适萌发温度为28℃;分生孢子在饱和湿度下萌发率为83.1%,在饱和湿度加水滴中达87.9%;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9℃10min;病菌生长的pH值是2.5~14.0,最适pH值为6.4~7.2;病菌对碳源的利用较氮源好。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成年早酥梨(Pyrus bretschneideri cv.Zaosu)叶片为材料,通过RT-PCR克隆早酥梨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1基因(NPR1)并获得其全长序列1771 bp,开放阅读框为1761 bp,编码586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FJ769372).利用NCBI/Blastp和ClustalX软件进行相似性分析表明,目的基因编码蛋白质序列与日本梨(p.pyrifolia)、秋子梨(P.ussuriensis)、苹果(Malus xdomestica)、烟草(Nicotiana tabacum)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NPR1蛋白相似性分别为99%、98%、98%、67%和59%.将其连接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大小约为91 kD的目的融合蛋白,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量约占总蛋白17%.  相似文献   
8.
炭疽病胁迫下的茶树叶片高光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以茶树不同炭疽病受害程度的叶片及健康叶片为材料, 室内测定其光谱反射率。结果表明, 炭疽病危害后, 茶树叶片的光谱值随发病程度的增加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 740~1 000 nm波段的光谱反射率随病情加重呈现下降趋势; 而1 370~2 500 nm波段却表现出相反趋势。在742~974 nm和1 374~2 500 nm, 炭疽病受害程度与光谱反射率呈极显著相关。对光谱一阶微分特征分析表明, 在680~780 nm范围内处理间变幅最大, 有2个波段的一阶微分值与受害程度表现出极显著相关性, 分别为715~763 nm和776~778 nm波段。建立的炭疽病严重度诊断模型, 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其中利用植被指数(Rg - Rr)/( Rg+ Rr)建立的模型精确度最高。  相似文献   
9.
以优质牛奶和雪梨为主要原料,研究了雪梨酸奶的加工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发酵型雪梨酸奶的最佳配方为:雪梨汁10%+奶粉8%+发酵剂接种量4%+糖8%,所生产的雪梨酸奶组织细腻、色泽较佳、乳酸菌含量高达2.015×1010cfu/mL。生产的雪梨酸奶口感好而且营养丰富,制备工艺流程简单、可行,产品成本低。  相似文献   
10.
毛叶枣病害调查及炭疽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国辉  王兰  何月秋 《江西植保》2005,28(2):63-66,62
本文对云南省毛叶枣的炭疽病、焦腐病、白粉病、疫病、黑斑病等真菌性病害和缺硼、缺镁及缺铁的发生情况作了介绍,并简单地概述了炭疽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