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39篇
  10篇
综合类   212篇
农作物   23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88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韦伟  莫云霞 《广西蚕业》2003,40(4):13-14
“龙卷风”定向喷雾于桑园行间杂草,4小时后杂草开始失绿凋萎,3天后枯黄死亡,药效维持40~50天,而对桑树的药害较轻,只限于药液接触部位,才形成局部枯斑,不传导至全株,具有快速、安全、省工、高效除草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果园种植黑麦草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华 《落叶果树》2004,36(1):47-48
从山东省烟台市引进黑麦草,在果树行间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黑麦草不仅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改良土壤结构、调节水分,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有利于苹果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大豆行间机械覆膜技术的概念、优势、技术要点及大豆行间覆膜机械。  相似文献   
4.
大豆行间覆膜技术是针对目前大豆种植区域逐年干旱与东北主产区低温冷凉而提出的大豆抗旱综合配套高产措施。该方法在苗带覆膜、平作和垄作的基础上,以杆强品种为突破口与覆膜提墒精华而逐步形成的新的大豆栽培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6.
桑园行间地面饲育大蚕,能较高程度利用土地,既可充分利用桑条和树叶遮荫,又可利用塑料薄膜保湿、保温、防雨水,较好地调节自然条件,能够满足蚕的生理需要。在地面直接养蚕,与室内蚕台育相比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我县安国镇张双楼村蔡可胜、朱寨镇罗军等几户养蚕大户,承包桑园在1hm^2以上,年饲养量50张以上。  相似文献   
7.
徐勇 《河北果树》2006,(4):46-47
1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增施有机肥,果园覆草、生草等途径,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到2%以上,这样非常有利于改善果实风味。每生产100kg桃果,有机肥施用量应为150~200kg;在春季发芽前,于树行间覆盖20cm厚的杂草或作物秸秆,上面压土以防风吹和火灾,以后每年补充,保持草厚20cm。杂  相似文献   
8.
9.
桑园间作蔬菜的几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是一种多年生、阳性、落叶、深根性木本植物,以成林桑而言,每年绿叶期只有6个月左右。而叶面积指数在3以上只有2~3个月。在2以下的时间有4~5个月,叶面积指数在2以下,其它作物就能正常生长和发育。光照强度与叶面积指数呈负相关.叶面积指数越大桑园内通透性越差。根据桑树有明显落叶期(休眠、伐条)和绿叶期的生长特性,以及各种经济作物的不同生理特征,灵活运用“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合理搭配,充分利用不同土层的肥力、水分,在桑园的行间套种不同的经济作物,创造一个互补共生的良性生态立体模式,由于套种经济作物的枯枝败叶的腐烂、施肥与灌水。既能增加桑园所需的氮、磷、钾及其它有机质的含量,活化了土壤。又能提高桑园单位面积总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浅谈贵州贫困山区茶园间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怀建 《中国茶叶》2008,30(8):26-27
一、茶园间作的意义 1.茶园短期间作的意义 茶园短期间作是指茶树种植后的2-3年内在茶行间种植速生短效的一年生作物为主的茶园间作方式。其意义主要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