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3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196篇
林业   908篇
农学   279篇
基础科学   284篇
  412篇
综合类   2676篇
农作物   290篇
水产渔业   411篇
畜牧兽医   559篇
园艺   206篇
植物保护   13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426篇
  2013年   465篇
  2012年   538篇
  2011年   537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387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81.
82.
以商贸流通对于沿海农业经济增长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商贸流通对于农业经济总产值和农业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具有促进作用.总体而言,商贸流通行业总产值对农业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的强度较对农业经济总产值的影响更显著,从而从实证研究角度证明商贸流通有利于沿海经济的增长.提出了应创新商贸流通农业经济运作模式,优化商贸流通农业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商贸流通农业经济人才培养,推动商贸流通农业冷链物流发展,构建商贸流通农业经济产业联盟等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3.
【目的】通过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广东省输美水产品贸易的影响,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以缓和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广东省水产品企业转型升级。【方法】结合统计数据及半结构式实地调研情况,运用TC指数方法,分析广东省输美水产品贸易现状,从宏观到微观深入探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广东省输美水产品市场所受到的影响,并从企业、行业和政府层面提出对策与建议。【结果】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发生后,广东省水产品出口贸易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宏观上导致水产品竞争力下降,贸易顺差转为逆差,水产品出口美国受阻,内销比例增大,部分出口美国的水产品转向东盟和澳大利亚市场;微观上对水产品上中下游各环节造成负面影响,非美和国内市场有所拓宽,加工量减少,养殖计划不明确。【结论】广东省水产品企业应兼顾国内外市场,激发消费潜力;带领养殖户转变养殖模式,提高抗风险能力;加大科研力度,从根本上提升核心竞争力。行业协会应发挥带头作用,共同防范风险。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携手企业以更从容的姿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84.
为探究有机农业生物多样性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与态势,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1986—2019年有机农业生物多样性领域研究文献的发文量、研究力量的分布及合作、期刊分布、研究热点和主题等方面进行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检索到的文献最早发表于1996年,2005年之前此领域处于初步发展期,2005年进入稳步增长期,文献数量总体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英国和瑞典等;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法国国家农业研究所和瑞典农业科学大学;学者Tscharntke T发文量最多,近5年Batáry P发文量较多;刊文量最多的期刊是《Agriculture EcosystemsEnvironment》《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和《Sustainability》,刊文量前16的期刊中《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影响因子最高(6.533)。德国和英国与其他国家合作交流频繁,瑞典农业科学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是机构合作网络的两个中心,Tscharntke T和Bommarco R等较多学者表现出紧密合作的学术形式。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国际研究热点从仅关注种植模式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基础性研究,逐步拓展到不同尺度或景观复杂性对有机农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应用型研究。我国研究起步较晚,发文量和篇均被引频次等与欧美国家还存在差距,但近5年发文量增长较快,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今后此领域仍将是全球有机农业研究和实践的热点方向,涉及多尺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性研究和地域性应用研究仍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5.
中国作物分子育种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子育种是现代农业发展应用推广最迅速的育种新技术,对作物遗传改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际农作物育种已经进入分子育种时代,以DNA重组技术和基因组编辑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已成为世界上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本综述简要介绍了国际分子育种发展趋势,并对中国作物分子育种现状和国家相关政策导向、集成创新、科研管理体制、生物种业发展和人才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中国农业和科技管理部门、生物技术工作者、育种家和种子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农业转移人口子女进入城市后所面临的语码选择、家庭语言规划等语言问题与该群体的城市融合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合肥两所小学的调查发现,普通话在该群体语言使用和家庭语言规划中具有较高的取向度,而合肥话与该群体的城市融合之间具有更强相关性。语言取向度高的原因在于合肥言语社区中普通话社区的互动人口和设施建设更加完善,而合肥话与城市融合的相关性更强则体现了语言认同在城市融合中的重要作用,也证明了提高城市方言取向度是促进城市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7.
分析了广东果树生产的现状,并对未来果树发展进行思考。指出目前广东主要大宗水果生产面积逐渐趋于稳定,产量持续增加,果品质量及采后商品化处理得到重视;但自然灾害及病虫害的威胁、管理粗放、产前产后不协调、缺乏深加工、科学研究及技术推广力度不大等问题仍然是制约广东果树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展无公害栽培、实行绿色食品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对水果产地、品种结构、栽培管理技术、采后商品化处理及市场流通等各个环节进行调整和优化是广东果树产业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88.
分析了达州市水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树种结构、果品生产、贮藏加工、销售、组织管理等方面;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9.
茶条槭在东北地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茶条槭栽培和应用2方面现状的总结,基本掌握了茶条槭目前的研究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茶条槭的进一步应用作出了展望,以便更好地利用东北地区这一具有发展潜力的树种资源。  相似文献   
90.
Chestnut blight, caused by Cryphonectria parasitica, was identified in Devon, UK, in December 2016. Intensive surveys detected the disease at further sites in Devon (seven), Berkshire (one), Dorset (one), Derbyshire (four) and a cluster of eight sites in southeast London. Over 570 survey samples were tested, and 227 were positive for C. parasitica by isolation and real-time PCR. A total of 227 isolates were tested for mating type, and 197 screened for vegetative compatibility group (VCG) and compared with VCGs known from mainland Europe. The same isolates were also screened for the presence of Cryphonectria hypovirus 1 (CHV-1). Eleven VCGs were identified within the UK population. Five corresponded to already known European VCGs but six were unique. The European VCGs mainly came from the Devon, Dorset, Berkshire and Derbyshire disease outbreaks, whilst unique VCGs were almost exclusively from the southeast London cluster. Both mating types were detected, but only one mating type was present at each site,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single Devon site. Perithecia of C. parasitica were never observed at any site. CHV-1 was found in seven isolates from three different locations and was always subtype-I, which has limited hypovirulence. Therefore, although CHV-1 is associated with C. parasitica at some outbreaks, it probably has limited impact on virulence. The diversity of VCG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at outbreak sites, together with findings of CHV-1, suggests C. parasitica has been introduced to the UK multiple times over at least two decades through international plant tra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