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0篇
农学   40篇
  5篇
综合类   127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蝴蝶兰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喻兰  李杰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1):54-58
蝴蝶兰花粉和柱头具有较高的活性,是确保其杂交成功的关键。为获得蝴蝶兰人工授粉的最佳时间参数,通过电镜扫描和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对蝴蝶兰品种‘天香公主’的花粉活力进行研究,并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其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蝴蝶兰花粉块随着开放时间的延长,体积减小,颜色加深,质地变硬,活力减弱。TTC染色法检测表明,花粉活力率(染色率)大小为:开放1 天<花蕾期<花蕾展开期。柱头可授性测定显示,蝴蝶兰开花10~30 天内进行人工杂交能获得较高的成功率,其中10~15天授粉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苹果梨授粉柱头数超过二个时.幼果期果形指数显著增加,有形成大果的基础.随授粉柱头数的增加,座果率增加.种子数增多.单果重有上升趋势,除涂抹四个柱头的和其他的种子数有显著差异外均无显著差异,徐沫柱头组种子数所产生的显著差异,是否由涂抹药剂引起,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苹果梨种子数和单果重及果形间经测验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温室内观察甘蔗开花动态,用TTC法测定甘蔗花粉活力,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花穗上小蠡花开放顺序,一般是自上而下,由外至内;ROC22和科五花粉活力于开花第1天达到80%以上,第2天有小幅度上升,之后迅速降低,第7天仅采到少许花粉,但活力仍在32%左右。甘蔗雌蕊柱头开花前1天具有可授性,自交授粉后的1~2 d内保持强可授性,之后柱头迅速变黑枯萎;未授粉柱头花开后的9 d内一直保持靓丽的艳红色,具强可授性。柱头可授性的最佳时期为开花后第1~9天,甘蔗的最佳授粉期为母本开花2 d后再授以父本花粉,4 d内即可完成杂交过程。  相似文献   
4.
神力素施用剂量小于4.5kghm-2时,随着施用剂量的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也随之增加;在相同用量下,分2次使用比1次使用效果好.本试验条件下,以破口20%用神力素1.5kghm-2,破口70%再用3.0kghm-2增产效果最佳.神力素对产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促进不育系解除包颈,提高柱头外露率、午前花比例和结实率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贵州小桐子种质资源,以充分发挥其生物能源的作用,对贵州省罗甸县、望谟县、册亨县和贞丰县4个地方的小桐子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007 2011年5年中,册亨县巧马采育林场种植的小桐子农家品种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均高于其他3个地方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采用培养基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对紫珠属植物白棠子和老鸦糊的开花过程、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棠子和老鸦糊的单花花期均较短暂,开花24h后即完全凋落。在含200mg/LH3BO3+100g/L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上培养24h后,白棠子和老鸦糊的新鲜花粉萌发率分别可达90.03%和91.68%;开花前48h至开花后8h,白棠子和老鸦糊的柱头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可授性,以开花后3~8h可授性强。杂交授粉结果表明,花后3h进行授粉,座果率介于50%~100%之间,证实了上述体外可授性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授粉操作的熟练性是影响座果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白棠子和老鸦糊的新鲜花粉散粉时期与柱头可授期具有同步性,为两者之间开展杂交育种并获得杂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Testing of soil samples in greenhouse assays for suppressiveness to soilborne plant pathogens requires a considerable investment in time and effort as well as large numbers of soil samples. To make it possible to process large numbers of samples efficiently, we compared an in vitro growth assay with a damping-off assay using Pythium aphanidermatum as the test organism on tomato seedlings. The in vitro test compares the radial growth or relative growth of the fungus in soil to that in autoclaved soil and reflects suppressiveness of soils to the pathogen. We used soils from a field experiment that had been farmed either organically or conventionally and into which a cover crop (oats and vetch in mixture) had been incorporated 0, 10, 21, and 35 days previously. We obtain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damping-off severities of tomato seedlings in damping-off assays and both relative and radial growth in vitro. In addition, radial and relative growth of P. aphanidermatum in the in vitro assay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veral carbon and nitrogen variables measured for soil and incorporated debris. We did not fi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farming systems for either growth measures of P. aphanidermatum or disease severities on tomato at different stages of cover crop decomposition. The in vitro assay shows potential for use with any fungus that exhibits rapid saprophytic growth, and is most suitable for routine application in suppressiveness testing.  相似文献   
8.
通过3a来对光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目标性状的表达及遗传规律的研究表明,同一品种水稻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在年际之间差异不显著。在自然条件下,柱头外露率与异交结实率成正相关。在套袋条件下,外露率与结实率主要与品种有关,外露率与结实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常温下,花粉至少可存活3d以上。柱头活性一般可保持7d以上,开花后外露柱头活性逐日递减,不同品种间有差异,与柱头长短及柱头性状有关。柱头长,分杈多,不易干燥,生活时间长,异交结实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滇龙胆花粉活力、花粉粒形态、柱头可授性、传粉者及访花行为,明确滇龙胆的传粉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TTC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I2-KI染色法和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花粉活力;用FEIQUANTA 200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粒形态;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人工观察并记录访花者种类及其访花频率。结果最适合测定滇龙胆花粉活力的方法为过氧化物酶法,开花后第3天滇龙胆花粉活力达到最高 (65.98%)。在同一天中花粉活力也会发生变化,开花当天花粉活力在14:00达到最高 (64.71%),之后花粉活力开始显著下降。滇龙胆花粉粒外观呈球形,具有3条萌发孔沟,属于N3型花粉,花粉外壁条纹形成网格状。柱头在开花第4、5天出现极强柱头可授性,柱头可授性分别达57.69%和63.16%。滇龙胆的访花昆虫主要为蜂类和蚁类,在11:30—12:30访花昆虫数量最多。蜜蜂为最主要传粉昆虫。结论本研究对滇龙胆植物的有性生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为滇龙胆资源保护和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稻花器性状和柱头外露特性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水稻三系不育系和7个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为材料,研究水稻不育系的花器性状和柱头外露特性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7个两用核不育系的平均颖花长度长于三系不育系的平均颖花长度;平均颖花宽度窄于三系不育系的平均颖花宽度;平均颖花长宽比大于三系不育系的平均颖花长宽比,说明两用核不育系的粒形较三系不育系的细长.相关和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与柱头外露率关系最密切的花器性状有颖花长、颖花长宽比、柱头跨度和子房长度,其中颖花长宽比对柱头外露率的作用最大,说明颖花长度和颖花长宽比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柱头外露率,因此在高柱头外露率不育系的选育中应加强粒形的选择,细长粒形的不育系其柱头外露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