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红花檵木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从红花木叶中提取红色素的方法 ,研究了红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该色素有一定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2.
激素和基质对红花槭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上旬,选取2年生红花槭嫩枝作插穗,研究不同基质、不同生根激素及质量浓度对红花槭嫩枝扦插生根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APT 1和NAA以3种质量浓度浸泡处理2 h对插穗的生根效果均有提高,其中APT 1对红花槭嫩枝扦插的生根促进作用优于NAA.就质量浓度而言,无论是APT 1,还是NAA,均以100 mg/L为最好,生...  相似文献   
63.
研究了3种不同肥料配方的3个浓度梯度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及其对红花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提高了土壤的EC值,降低了土壤的pH值,使土壤的养分含量明显增加,处理效果一般为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施肥增加了红花槭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12.6%~21.3%,4.4%~16.3%和10.5%~20.1%,不同的处理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同,以Ⅰ2、Ⅲ3、Ⅱ1处理效果较佳;土壤肥力的提高尤其是土壤中N含量的增加,促进了植物光合色素的合成,进而提高植株的光能固定能力。  相似文献   
64.
徐敏  丁艳春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2):92-93,127
综述新品种红花檵木的生物学特性、优良特性和实用价值,探讨红花檵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5.
新疆5种藜科盐生植物的饲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新疆5种藜科一年生盐生饲草红叶藜(Chenopodium rubrum)、野榆钱菠菜(Atriplex aucheri)、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和高碱蓬(Suaeda altissima)的最佳刈割时期和相对饲用价值大小,对其3个不同生育时期(营养期、初花期和结实期)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5种植物在初花期营养价值最高,地上部生物量能够满足载畜需求,因此适宜在初花期开发利用;5种盐生饲草在初花期与苜蓿(Medicago sativa)相比,红叶藜的相对饲用价值最高,之后依次为野榆钱菠菜、盐地碱蓬、高碱蓬和盐角草。野榆钱菠菜、红叶藜和高碱蓬甜菜碱含量丰富,在7%左右,盐角草、红叶藜和野榆钱菠菜草酸盐含量超标。总之,这5种植物均具有一定的饲用开发利用价值,但盐分含量偏高不宜长期单一饲喂反刍动物。  相似文献   
66.
红花檵木花粉单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通过红花檵木单倍体愈伤组织获得红花檵木全基因组序列,在红花檵木‘细叶玫红’减数分裂和小孢子发育进程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明确了与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相对应的花蕾外部特征,筛选出‘细叶玫红’单核靠边期花粉进行花药愈伤组织培养.诱导培养基以SNGM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5 mg/L NAA +0.5 mg/L 6-BA+30g...  相似文献   
67.
采用荧光AFLP技术,对所收集的22个红花檵木材料和变异类型进行分类与亲缘关系研究.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8对引物组合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226条带,多态条带1085条,多态性比率为88.5%.冬艳紫红、大圆叶双面红的多态性比率最高,达100%,其同源性最低.基于AFLP分析的UPGMA聚类分析得到,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442~0.9207.以0.8171的相似系数为阈值,所有供试材料被分为6大组群,第一组群内以0.8484为阈值,又可分为4组.通过AFLP标记发现冬艳红5个类型中冬艳玫红、冬艳亮红、冬艳卷瓣玫聚类在一起,冬艳紫红、冬艳卷瓣红与其他类型存在的遗传差异通过分子标记可以鉴定出来.通过标记发现大圆叶双面红并没有与大叶玫红、大叶红、大叶卷瓣红、大红伏划分在双面红类型中,其外部形态相似,但遗传距离有较大差异.与形态标记相比,基于AFLP标记的红花檵木分类体系更能反映红花檵木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8.
红花檵木叶色变化过程中叶形态特征和色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红花檵木是一种在园林绿化上广泛应用的彩叶植物,夏季叶片会出现"返青"现象,导致观赏价值降低。本文对红花檵木红叶和绿叶、红花檵木回复突变的绿叶以及檵木叶片的叶形态特征和色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檵木的叶鲜重、干重、含水量和叶面积都比不同类型的红花檵木叶片下降,但是单位面积的鲜重、干重和含水量增加,质体色素含量和花青苷含量及其各类色素间比值与红花檵木转绿和复绿的叶片相近;②回复突变的红花檵木叶鲜重、含水量、比叶重、叶面积和色素特征等特征均与转绿叶片相似;③红叶转绿后,叶鲜重和叶含水量显著下降,但是叶干重显著增加,各种质体色素含量上升,花青苷含量急剧下降,说明红花檵木转绿过程中逐渐失水,并伴随新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69.
用浓度50mg/l、100mg/l、150mg/l的ABT生根粉1号对红木三、四年生枝条进行浸泡处理,将处理好的枝条分别插于黄心土和珍珠岩基质中,60d后检查成活率,结果表明:以100mg/l的ABT生根粉1号处理,插于黄心土基质中的红木枝条成活率最高,达547%;以150mg/l的ABT生根粉1号处理,插于珍珠岩基质中的红木枝条成活率最低,为294%;所有处理与对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0.
扦插基质及生根促进剂对美国红枫扦插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秀君    洪晓松    刘景强    刘广林    李克壮    葛根塔娜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5):138-142
以美国红枫改良品种(Acer×freemanii ‘Autumn Blaze’)为试验材料,剪取1年生枝条的中上部做插穗,用ABT1#1 000 mg/L溶液处理插穗,分别扦插在河砂、珍珠岩、蛭石、草炭、炉灰渣、珍珠岩+蛭石、珍珠岩+蛭石+草炭7种不同基质上。选取生根促进剂ABT1#、IBA、NAA以及IBA+NAA的混合溶液分别设计500、1 000、1 500 mg·L-1和2 000 mg·L-1 4个浓度梯度处理插穗,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蛭石与珍珠岩的混合基质为最佳基质,扦插在该基质上的插穗生根率可达到87.3%,平均根数为9.8条,平均根长为7.6 cm,根系效果指数为0.83。用生根促进剂ABT1#1 000 mg·L-1、ABT1# 2 000 mg·L-1和IBA+NAA 1 000 mg·L-1处理红枫插穗,生根率分别达到57.8%、58.9%和60.0%,根系效果指数分别达到1.00、1.17和0.71。IBA500 mg/L处理的插穗,生根率为68.9%,但平均根数较少,不适合美国红枫的扦插生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