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53篇
  免费   1013篇
  国内免费   842篇
林业   637篇
农学   953篇
基础科学   149篇
  397篇
综合类   4459篇
农作物   786篇
水产渔业   896篇
畜牧兽医   4730篇
园艺   683篇
植物保护   1818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53篇
  2022年   429篇
  2021年   551篇
  2020年   553篇
  2019年   613篇
  2018年   404篇
  2017年   531篇
  2016年   546篇
  2015年   549篇
  2014年   736篇
  2013年   739篇
  2012年   892篇
  2011年   867篇
  2010年   749篇
  2009年   744篇
  2008年   674篇
  2007年   686篇
  2006年   643篇
  2005年   499篇
  2004年   476篇
  2003年   382篇
  2002年   312篇
  2001年   361篇
  2000年   357篇
  1999年   296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8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黄瓜种质资源对黑星病的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280份黄瓜材料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黄瓜对黑星病的抗性在症状上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抗病和感病;根据抗性表现将黄瓜材料分为高抗、高感、中抗和中感4种类型。基本明确了我国种质资源材料对黑星病的抗病性的总体情况;鉴定筛选出部分高抗黑星病的抗病材料,为资源的利用和抗病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转CMV—CP基因番茄后代的田间抗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土壤农杆菌为介导,用叶盘法转化获得的转CMV-CP基因(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番茄工程植株,通过连续选择和自交,得到R1、R2、R3、R4和R5代的转化番茄植株。1993-1994年采用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发病两种方式鉴定转化植株对CMV病毒的田间抗性。结果表明,转基因番茄植株对CMV侵染有高度抗性。人工接种R1、R2、R3、R4代转化植株的防病效果达50-73%。有50%以上的转基因植株始终  相似文献   
993.
冬枣溃疡病病原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2004年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无棣县等冬枣产区调查发现,冬枣生长前期在枣吊和叶片上发生了一种细菌性新病害。通过对典型病害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获得20个菌株。从中选出4个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同时对其细菌形态、培养性状、染色反应、生理生化测定及血清学反应等性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冬枣溃疡病是由油菜黄单胞Xanthom onas campestrisPamm e(Dowson,1939)侵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培育优质、高抗条纹叶枯病的水稻品种。[方法]将镇稻88、镇稻99、徐稻3号和武运粳7号、武粳14进行杂交和回、复交,田间自然接虫,鉴定亲本及后代的抗性。[结果]镇稻88、镇稻99、徐稻3号条纹叶枯病田间发病率只有5%左右,抗源均来自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Stv-bi;2007年武运粳7号、武粳14年发病率高达40%以上。抗条材料作父本或母本,后代中选到抗条植株的概率达40%;2个抗条材料杂交,后代中选到抗条植株的概率达70%以上。回、复交时抗条材料占50%,后代选到抗条材料的概率占40%,高抗株占15%左右;抗条材料占75%时,后代选到抗条材料的概率占50%,高抗株占20%左右。[结论]加强对现有水稻资源的抗性筛选,研究新的抗病基因(或位点)的遗传规律,有助于培育抗条纹叶枯病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995.
根据新城疫病毒(NDV)融合蛋白和禽流感病毒(AIV)核蛋白的核酸序列设计2对引物,对NDV和AIV的特异扩增片段分别为156bp和219bp,建立了同时检测强毒力NDV和AIV核酸的一步法复合RT—PCR。试验中未能检出弱毒力NDV,IBV,IBDV,REV,REOV及SPF鸡肌肉组织的RNA,从不同年代分离的16个NDV强毒株全为阳性而NDV弱毒株全为阴性。经验证,复合引物与单一引物的扩增效率一致,能够检出NDV和H;亚型AIV的最低病毒量分别为10^3.7EID。和10^3.9EID50。试验结果表明,此次建立的一步法复合RT—PCR特异、敏感,适用于强毒力NDV和AIV.感染的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996.
通过设计特异引物,扩增获得口蹄疫病毒3ABC编码区的目的基因片段,将其用SalI和NcoI双酶切后,与经同样处理的带有一段信号肽序列的穿梭质粒pMelBac-B连接,经筛选、鉴定及DNA序列分析后,获得重组质粒pMel-3ABC.将重组质粒与线性化的杆状病毒骨架Bac-N-Blue共转染Sf9昆虫细胞,通过噬斑筛选和PCR鉴定,获得了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用重组病毒感染Sf9昆虫细胞,通过间接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表达的口蹄疫病毒抗原.结果表明,口蹄疫病毒基因片段3ABC正确克隆到杆状病毒载体上,重组病毒可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997.
鸽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从当地分离的鸽新城疫病毒,研制了鸽新城疫灭活油乳剂苗。此种疫苗使用后,接种鸽无任何不良反应;免疫14d后攻毒,保护率可达100%;免疫对比试验表明,鸽新城疫油乳剂苗对鸽新城疫病毒的攻毒保护率高于鸡新城疫油乳剂苗;免疫3周后抗体水平达到高峰;疫苗接种16周后仍具有较高的抗体水平;大量的田间试用,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998.
用RHDV人工感染易感兔,每隔4小时剖杀一组,整个病程大多为24小时,且病变典型.血凝试验查得,主要脏器病毒出现时间顺序是肝(攻毒后12小时)、脾、心、肾(16小时)、肺(20小时);病程后期,病毒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脾、肺、肾、心。免疫荧光间接法检查感染兔各脏器,发现病毒经肌注兔体后4小时,即可定位于肝细胞,并在肝细胞核内复制增殖;兔感染病毒后16小时,在肝、脾、肾小球中可检出有免疫复合物沉着或抗体附着。电镜检查,肝细胞核内发现有病毒粒子,直径为25~30nm,细胞结构破坏严重。作者认为,RHDV 是一种 DNA 病毒;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免疫损伤及肝细胞结构、功能被破坏是兔发生病毒性出血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9.
条斑紫菜硅藻附着症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调查,在江苏省连云港、浙江省象山港的中、后期条斑紫菜患有硅藻附着症。硅藻的种类以短纹楔形藻Licmophora abbrevita为绝对优势种。由于硅藻的附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紫菜的生长和加工的质量,因而作为硅藻附着症的防治应注意在早期抓紧加以处理。用PH为2.00-2.50的酸类,处理10-15分钟,或者PH为10.00-10.40的碳酸钠,处理10-15分钟,以及连线天干燥4小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为了构建MDV1细菌人工染色体,以便快速有效地进行重组病毒的筛选,进行了含E.coli F因子的马立克氏病病毒1型(MDV1)转移载体的构建。【方法】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含有E.coli F因子的马立克氏病病毒1型(MDV1)转移载体,利用脂质体,将线性化的转移载体转染入已感染CVI988病毒的CEF,用MX-HAT药物筛选3代以后,用X-gal染色,挑取阳性克隆。【结果】经测序分析发现,人工体外合成的单一loxP位点,序列正确,另外,同源重组左臂和右臂序列正确,并且相对连接。利用SphⅠ和NheⅠ双酶切,鉴定出含有同向LoxP位点的转移载体,将其命名为pUS-BGS。将该载体用NheⅠ线性化后,用脂质体转染已感染CVI988病毒的CEF,用MX-HAT药物筛选3代以后,X-gal染色,可以观察到呈现蓝色的重组病毒。【结论】本研究报道了含有E.coli F因子以及两同向的loxP位点的MDV1转移载体的构建,利用该载体可以有效地进行重组病毒的筛选,为下一步MDV1细菌人工染色体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