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38篇
  免费   827篇
  国内免费   1240篇
林业   2083篇
农学   818篇
基础科学   909篇
  3337篇
综合类   6318篇
农作物   556篇
水产渔业   417篇
畜牧兽医   835篇
园艺   352篇
植物保护   880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299篇
  2022年   460篇
  2021年   485篇
  2020年   471篇
  2019年   581篇
  2018年   338篇
  2017年   606篇
  2016年   748篇
  2015年   621篇
  2014年   804篇
  2013年   915篇
  2012年   1214篇
  2011年   1209篇
  2010年   998篇
  2009年   981篇
  2008年   851篇
  2007年   930篇
  2006年   768篇
  2005年   580篇
  2004年   438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2003~2004和2004~2005年两个冬季,在四川省攀西地区对霞多丽、佳美、梅鹿辄、黑虎香四个葡萄品种休眠冬芽进行了化学药剂处理。翌年抽枝率结果表明:在冬季气温最低时处理四个品种的抽枝率均有提高;1.0%H2CN2 1.0%吐温80处理抽枝率提高最大;葡萄品种成熟期不同,对化学药剂处理的反应亦不相同,品种按处理与对照的萌芽率比值大小排序,依次为早中熟品种佳美、中熟品种梅鹿辄、早熟品种霞多丽、晚熟品种黑虎香。  相似文献   
102.
关中地区麦田杂草危害状况及防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摸清目前关中地区麦田杂草种类、分布、感染危害情况,历时3个月对关中地区4市25个县(区)麦田杂草感染危害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结果发现,关中地区麦田杂草不仅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而且危害普遍严重,其中以播娘篙、猪殃殃、荠菜和节节麦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平均每平方米分别是93株、84株、21株和19.5株,最多样方分别是1 0421、246、352和256株/m2。因此,麦田杂草防除,应在一定的轮作与土壤耕作的基础上,把各项除草措施综合在一起,以求高效、低投入。  相似文献   
103.
柴达木地区春麦高产优质栽培因子优化组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在柴达木地区以春小麦甘春20号为对象研究了播种量、施氮量、施磷量与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春小麦甘春20号的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籽粒蛋白质产量与播种量、施氮、磷量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施氮量对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籽粒蛋白质产量影响最大,播种量次之、施磷量最小。该地区甘春20号小麦栽培因子最优组合为播种量404.5 kg/hm2、施氮量(纯氮)240 kg/hm2、施磷量(P2O5)195 kg/hm2。建议当地降低播种量,增加磷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104.
雨养旱作区垄作小麦减产原因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降雨偏少的雨养旱农区条件下,研究了垄作、平作、垄作覆盖、平作覆盖四种处理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前期土壤水分严重胁迫造成中后期垄作小麦生长发育不良。同对照平作相比,垄作冬小麦整个生育阶段群体总数低7.1%~14.6%,叶面积指数减少8.1%~16.3%,干物质积累降低0.4%~27.3%,物质运转分配不合理,限制群体边际增产作用发挥,导致小麦减产7%~10%。因此,在我国北方雨养旱作区,垄作小麦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成功与否取决当地降雨年型。偏旱条件下,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05.
采用室内水分渗吸试验,通过设置6个残膜面积水平,分别为0.25,0.50,1.00,2.00,4.00,8.00 cm2,和4个残膜密度水平,分别为60,180,300,420 kg/hm2,以无膜作对照,共25组试验处理,分析了不同残膜密度及尺寸对湿润锋的运移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在容重为1.53 g/cm3的黏壤土中混入残膜加快了土壤入渗过程,起到了促渗作用;且随着残膜密度的增大,入渗历时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对应的单片残膜面积随之增大,促渗效应逐渐减弱;土壤中残膜密度较低时,残膜面积对湿润锋运移深度的影响程度大于残膜密度,残膜密度较高时,残膜密度的影响力增强;单片残膜面积为0.25 cm2时,随着残膜密度的增加,入渗历时先减小后增大,在180 kg/hm2处达到最小值;在土壤中均匀混入单片面积小于等于0.25 cm2的残膜后,形成了新构土壤,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106.
为探讨伊犁地区5个引种白蜡的抗旱性差异,为区域化推广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5个3a生引种白蜡苗木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方法,设置4个水分梯度(CK、T1、T2、T3,田间持水量分别为80%~85%、55%~60%、40%~45%、30%~35%),测定其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  相似文献   
107.
华北平原耕作区鸟类群落结构与林业生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河北廊坊地区为例,按照林木类型、林龄、林地面积、农作物种类差异,选择17块不同生境类型的固定样地,采用固定宽度样带法,进行鸟类种群数量调查,并采用香农一维纳指数进行鸟类群落结构多样性测定,研究华北平原耕作区鸟类群落结构与林业生态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幼龄杨树林地中鸟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种间相遇机率、均匀度指数与小麦农田生态系统中一致,在17种生境中最低;而老树林地、混交林地(果园)的鸟种类数、种群数量、群落多样性指数较高,反映出植被空间异质性对鸟类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8.
以设在山西省阳高县的大型径流观测场为依托,以2005-2009年的野外实测数据为依据,研究了晋北黄土丘陵区人工植被与鱼鳞坑配合的蓄水保土及土壤水分效应,并与荒坡、苜蓿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观测的5年内,柠条、沙棘、油松的蓄水保土能力随种植年限延长无明显增加趋势,但鱼鳞坑的蓄水能力和保土能力分别高达84.7%~96.0%和95.2%~99.7%;荒坡和苜蓿(Medicago sativa)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蓄水保土能力较差,第三年和第四年随植被盖度增加能力急剧增强,第四年蓄水能力分别达82.8%和91.2%,保土能力达97.0%和98.0%;土壤水份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小区4~9月土壤水分变异系数为7.0%~19.1%,油松区变异系数最大,其次为沙棘、苜蓿和柠条区,荒坡区和裸坡区变异较小,不同小区土壤水分亏缺率为23.98%~52.66%,亏缺顺序为柠条区>苜蓿区>油松区>沙棘区>荒坡区>裸坡区;林草植被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亦增加了土壤水分的变异及亏缺程度,应注意林草植被的合理选择和配置。  相似文献   
109.
新疆阿拉尔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防治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制约阿拉尔灌区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因子。在阐述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的背景条件的基础上,作者以田间水盐平衡模型为依据较深入分析了灌区土壤盐分动态、盐碱化趋势及其效应问题;其次,根据区域水盐平衡理论估算区域尺度上的灌排比并探讨了排水的出路问题;最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可持续灌溉农业和遏制灌区农业副效应目标下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0.
系统分析了内蒙孪井灌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包气带水文地质特征,对地下潜水深埋区降雨(灌溉)入渗补给的滞后性进行了分析,估算出了孪井灌区降雨(灌溉)入渗补给的滞后时间;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GAMS软件优化种植结构,减小整个灌区的灌溉入渗量;最后利用VisualMODFLOW软件预报了现状灌溉和优化灌溉条件下的地下水水位。研究表明:深厚包气带对降雨(灌溉)入渗补给具有明显的滞后分配作用,孪井灌区岩性下的入渗补给滞后时间约为240-360d;实行水资源优化配置后,由于灌溉入渗量减小,水位上升幅度明显减小,减缓了土壤盐渍化的发展进度,但是仍然存在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必须改变现行灌水方式或者采取适宜工程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