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3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891篇
林业   244篇
农学   328篇
基础科学   894篇
  1250篇
综合类   2298篇
农作物   156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120篇
园艺   442篇
植物保护   282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360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433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1.
覆膜、沟垄作对旱作农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叠加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揭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玉米(Zea mays L.)种植中覆膜、沟垄作的增产作用和水分利用特征, 布设大田定位试验, 包括全覆膜沟垄作、全覆膜平作、半覆膜平作和不覆膜平作4个处理。结果发现, 连续3个平水年中, 全膜沟垄作集成了全覆膜与沟垄作的优点, 产生明显的叠加效应, 较半膜平作分别增产2282.9、2460.2和2765.5 kg hm-2, 增产率为32.3%、49.8%和46.5%。其中, 全覆膜的贡献分别为59.3%、90.3%和20.9%, 沟垄作的贡献分别为40.7%、9.7%和79.1%。叠加效应中全覆膜与沟垄作对产量的贡献呈此消彼长态势, 连作前两年, 全覆膜的作用大于沟垄作, 连作第3年, 沟垄作的作用大于全覆膜。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 全膜沟垄作较半膜平作的增幅为10.6%~25.2%。在同等降水条件下, 全覆膜沟垄作、全覆膜平作处理播前土壤贮水量较不覆膜平作增幅分别达6.3%~15.1%和3.5%~11.5%。收获期土壤贮水量明显低于不覆膜平作, 降幅达6.0%~12.9%和4.7%~7.5%。随着连作年限的增长, 土壤贮水量呈递减趋势, 连作第2、第3年收获期全覆膜沟垄作、全覆膜平作较连作开始土壤贮水量分别降低37.1%、44.0%和35.5%、40.9%, 连作第2年全覆膜沟垄作在50~200 cm出现干燥化现象, 第3年各处理30~200 cm土层均出现干燥化现象。综上所述, 全覆膜沟垄作具有明显的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 但其较高的产量以高耗水为代价, 在连续低降水条件下, 3年玉米连作会导致土壤干燥化, 存在生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12.
保护性耕作是改善农田土壤肥力的重要举措,然而其对作物氮吸收与产量的作用尚不明确。为此,本试验于2016—2017年稻季在湖北省武穴市花桥镇,设置常规翻耕与免耕两种耕作方式以及前茬作物秸秆全量还田与不还田两种秸秆还田方法,研究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稻田土壤N2O排放、根系酶活性、水稻氮吸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方式显著影响土壤N2O排放,但不影响根系硝酸还原酶与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水稻氮吸收与产量。与翻耕处理相比,免耕处理2016年和2017年土壤N2O排放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2.5%~18.2%和21.1%~38.6%。秸秆还田显著影响土壤N2O排放量、根系酶活性、水稻氮吸收与产量。相对于秸秆不还田处理,秸秆还田处理2016年和2017年土壤N2O排放量分别显著提高了38.5%~45.5%和13.1%~29.5%。秸秆还田处理相对于不还田处理根系硝酸还原酶与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分别显著增加了6.7%~45.9%和9.0%~46.7%,水稻氮吸收量提高了12.5%~26.0%,产量增加了9.4%~12.6%。本文认为,虽然秸秆还田提高了水稻氮吸收与产量,但也促进了土壤N2O的排放,因此在评估保护性耕作稻田温室效应时应加强对温室气体(CH4和N2O)排放和土壤碳固定影响的长期监测,以期为发展低碳稻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3.
日光温室内置式太阳能集热调温装置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提高冬季日光温室内的温度,研究开发了贮蓄太阳热能用于夜间温室内加温的太阳能集热调温试验装置.该装置垂直固定在日光温室内靠近北墙的钢筋拱架上,利用冬季晴天时北墙部位的太阳辐射热量使水增温,并把水储存在蓄热水箱内;夜间温室内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利用所贮蓄的热量再给温室加温.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白昼贮热与夜间加温效果明显,白昼集热可使水温提高20℃以上,夜间用蓄积的热量加温,可以使室内气温平均提高约1.7℃以上.  相似文献   
114.
为合理设计温室内低压节水灌溉系统,探讨低压重力渗灌时的渗灌特性,设置以土壤初始含水量、土壤初始容重、供水高度和渗灌管埋深为主要调控因子,通过试验模拟分析低压重力灌溉条件下渗灌管的渗流规律及土壤水分的入渗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渗灌管出流量与时间符合幂函数,渗水速率与时间符合三次方程;渗灌条件不同,灌后土壤湿润区以及湿润区土壤含水量的分布显著不同;渗灌湿润区水分分布受供水高度、土壤初始含水量、土壤初始容重及渗灌管埋深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显著性分析,4个单因素对渗灌管出流量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供水高度、土壤初始含水量、土壤初始容重及渗灌管埋深,且除埋管深度外,其他三因素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15.
1MC-70型地膜回收起茬机铲刀结构和参数确定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1MC-70型地膜回收起茬机起膜、起茬铲刀的作业情况分析,推导出铲刀满足生产要求主要参数的求取方法和公式,并经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确定了铲刀对玉米茬地进行起膜、起茬时主要参数的取值范围和减小牵引阻力的取值规律。通过多副铲刀的对比试验,选取出对玉米茬地进行起膜、起茬作业时,性能良好,牵引阻力较小的铲刀。  相似文献   
116.
我国棉田残膜污染危害与治理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为我国棉花产量提升做出重大贡献.但随着聚乙烯地膜的长期使用,土壤残膜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影响棉田土壤环境和棉花可持续发展.综述了我国棉田地膜残留现状、分布特征及其对棉花生长的危害,从土壤结构变化、水分迁移状况、有害物质释放、土壤物质代谢、微生物种群结构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棉田残膜污染的危害机制,归纳了现阶段...  相似文献   
117.
针对设施土壤中长期大量施用有机肥可能造成的土壤磷素过度积累及易流失等问题,本研究拟通过施用生物炭增加土壤中磷的吸附,从而减少磷流失。此外,目前关于在设施土壤中连续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磷素形态和有效性的影响作用尚不清楚。为此,在辣椒大棚中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连续4茬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有效磷、不同形态磷、磷吸附及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公顷施用15 t猪粪稻草有机肥基础上施用生物炭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pH,并显著改变了土壤磷各组分含量,显著增加了NaHCO3 Pi、NaHCO3 Po、Fe/Al-Pi和Ca-Pi含量,且显著降低了Ca-Po含量。此外,连续4茬施用生物炭还增加了土壤对磷的吸附,从而降低土壤磷的释放。本研究结果说明,在设施土壤中长期大量施用有机肥下结合施用生物炭在保持土壤有效磷供应下可提高土壤磷的吸附,从而降低土壤磷素的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118.
基于SQL Server 2000的温室监控数据库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分布式温室控制系统监控数据库系统划分成参数采集库、参数设定库、经济成本库、作物生态数据库以及设备管理库,并采用SQL Server 2000构建和管理温室环境监控数据库系统,介绍了开发这一系统的具体步骤、方法以及OLE DB和ADO的数据库应用编程。  相似文献   
119.
针对一般温室内温度测量电路设计复杂、温度测量与温度控制分离等缺点,以Philips公司生产的P87LPC764为核心器件,以软件方法代替硬件电路,研制了智能化、便携式的数字温度计,实现了对定点温度的采集、处理及控制信号输出。  相似文献   
120.
根据我国华东地区的气候特点,在3种基本降温原理(通风、蒸发和防辐射)的基础上,设计了几种降温方法并进行了实验。基于实验数据的分析,提供了温室降温程序的主导因子和辅助因子,提高了自动化控制温室降温运行系统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