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7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261篇
林业   507篇
农学   258篇
基础科学   28篇
  679篇
综合类   1940篇
农作物   284篇
水产渔业   86篇
畜牧兽医   657篇
园艺   490篇
植物保护   49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草莓采后病原菌分离及天然物对其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玉溪市所产草莓为材料,研究草莓在贮藏中的主要病害及病原真菌,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用多种天然植物提取液对病原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目的在于找到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天然物质。通过试验,分离、鉴定出黑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Ehrenb.ex Fr.)Vuill.、青霉属Penicilliumsp.、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Pers.ex Fr.、草芽枝霉Cladosporium herbarum(Pers.)Link ex Gray 4种病原真菌,找到了对4种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的天然植物提取液,并确定了最低抑制浓度(MIC)。  相似文献   
82.
丛枝菌根真菌调控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氮素是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自Haber-Bosch反应以来,氮肥的生产和施用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然而过量施用氮肥导致氮肥利用率低,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包括氮沉降、硝态氮淋洗以及N2O排放等.微生物直接参与土壤氮素循环,固氮微生物、氨氧化和反硝化微生物分别在土壤固氮、铵态氮转化和硝态氮转化过程中起...  相似文献   
83.
为了针对根腐病实施有效的生物防治,分离鉴定枸杞根腐病病原菌及其拮抗菌,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腐根上的病原菌,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特征鉴定病原菌;利用稀释涂布、滤纸片法和共培养法从健康根际土壤筛选拮抗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枸杞根腐病分离得到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两种主要致病菌,从健康枸杞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12株对两种镰刀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其中J7-3、J7-8、J7-9和J10-8对腐皮镰刀菌的抑菌率均在80%以上,J7-3和J10-8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率均在70%以上。菌株J7-3和J10-8对根腐病病原菌的抑菌作用较好,分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中J10-8的拮抗作用和溶菌效果最好,可作为研发微生物菌剂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84.
从206份带岭的森林土壤样品中,分离出捕食线虫真菌2属5种,分别为:叶状枝节丛孢(Arthrobotrycladodes)、泡环单顶孢(Monacrosporium aphrobrochum)、弯孢节丛孢(Arthrobotry musiformis)、环捕节丛孢(Arthrobotry brochopaga)、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 oligospora)。其中,叶状枝节丛孢、泡环单顶孢、弯孢节丛孢、环捕节丛孢为黑龙江省新纪录种。少孢节丛孢(A.oligospora)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为该地区的优势种。大青山顶土壤中捕食线虫真菌的检出率最小,仅为该地区分布的10%。凉水地区18~29林班、14、16林班及9林班50%左右的土样中均有捕食线虫真菌出现,8林班的捕食线虫真菌物种比较丰富,但捕食线虫真菌出现的频率比较低,且产孢量最少。  相似文献   
85.
 稻曲病是一种水稻穗部病害,在世界各水稻主产区均有发生,已成为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也属于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稻曲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研究其病原菌致病机制,对找寻防治药物的特异性靶标具有重要作用,可为抗病分子育种提供新的思路,为稻曲病菌防治药剂研发提供新的靶标。本文综述了稻曲病菌侵染过程、致病相关基因功能研究、水稻响应稻曲病菌侵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策略。现有研究表明,稻曲病菌能成功侵染水稻孕穗期雄蕊的花丝引起发病。病原菌可通过抑制多个水稻免疫途径实现成功侵染;还可模仿胚珠受精激活水稻灌浆、糖代谢等途径为稻曲球的形成提供营养物质;全基因组测序完成和基因编辑技术在基因敲除中的成功应用,为稻曲病菌功能基因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稻曲病菌独特的侵染过程和营养利用机制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6.
为了解新疆天山野果林中塞威士苹果Malus sieversii与其林下伴生植物短距凤仙花Impatiens brachycentra两种植物叶斑病病原菌的多样性及同源性,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基于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ITS序列BLAST同源性比对,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分类,并依据科赫氏法则测定致病性。结果显示,从新疆新源县天山野果林中的塞威士苹果及短距凤仙花病叶上共分离得到18株菌落形态各异的病原菌,分属于2属4种,绝大多数属于半知菌亚门。其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为塞威士苹果和短距凤仙花叶斑病病原真菌中的优势菌群。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其中11株病原真菌对塞威士苹果具有致病性,7株病原真菌对短距凤仙花具有致病性;塞威士苹果所有的病原真菌对短距凤仙花均有致病性,而且短距凤仙花所有的病原真菌对塞威士苹果也有致病性。推测2种植物叶斑病可能由相同来源的病原真菌引发,短距凤仙花染病加剧了塞威士苹果叶斑病暴发,可能是野果林退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7.
为探讨生物炭长期施用对酸化茶园土壤改良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了按生物炭用量0、2.5、5、10、20、40 t·hm-2施用5年后的茶园土壤性状和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5年后的茶园土壤pH提高了0.16~1.11,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提高了52.6%~92.3%,而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以10 t·hm-2...  相似文献   
88.
【目的】明确7种生物药剂对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筛选高效安全生物药剂用于指导百香果生产。【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生物药剂对百香果茎基腐病菌的毒力效果,观察药剂对病原菌孢子生长及形态的影响,并用离体接种法测定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7种生物药剂处理对菌落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但对孢子的生长和形态的效果不同。室内毒力测试结果显示植物源药剂中抑菌效果最佳为井冈霉素(EC50为7.79 mg/L),其次为春雷霉素(EC50为26.35 mg/L)、乙蒜素(EC50为28.65 mg/L)、苦参碱(EC50为339.13 mg/L)和多抗霉素(EC50为1 150.29 mg/L)。微生物药剂以枯草芽孢杆菌效果较好,EC50为3.2×106 CFU/g。筛选毒力较强的4种生物药剂均可抑制百香果茎基腐病不同菌株生长。离体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表明井冈霉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药剂对百香果茎基腐病防治效果显著,两者的离体防效分别为58.8%和70...  相似文献   
89.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采自黑龙江省部分稻区的稻瘟病菌菌株对多菌灵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稻瘟病菌菌株抑制中浓度(EC50)大多数分布在200~300mg/kg之间,最高为405mg/kg,最低为158mg/kg,其EC50值相差2倍以上,说明供试稻瘟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均较差,且供试菌株对多菌灵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差异。  相似文献   
90.
为从蛋白质水平研究细胞因子在鲤体内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合成变化,本研究采用PCR技术克隆TNF-α、IL-1β、IL-6、IL-12、IL-10和TGF-β基因含有部分抗原决定簇的片段,引入双酶切位点Bam HⅠ和HindⅢ后连接至p ET-32a/21a,构建相应的表达载体,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检测抗体效价,并以此作为实验工具,检测经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鲤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变化。结果显示,基因TNF-α、IL-1β、IL-6、IL-12、IL-10和TGF-β融合蛋白分子量分别约为31.8、31.7、35.3、32.5、18.0和33.6 ku;抗体效价达到2.4×106;在病原菌感染后的不同阶段,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12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TGF-β呈现出不同的合成变化。研究表明,制备的抗体具有较高的效价、亲和力和特异性,可用于鲤细胞因子的定量研究,该抗体的获得为鲤免疫应答与细胞因子合成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获取的鲤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12、IL-10和TGF-β的抗体亦可用于其他鱼类细胞因子蛋白质水平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