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060篇 |
免费 | 874篇 |
国内免费 | 119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586篇 |
农学 | 1064篇 |
基础科学 | 404篇 |
4838篇 | |
综合类 | 5617篇 |
农作物 | 574篇 |
水产渔业 | 765篇 |
畜牧兽医 | 1554篇 |
园艺 | 436篇 |
植物保护 | 12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9篇 |
2023年 | 409篇 |
2022年 | 564篇 |
2021年 | 663篇 |
2020年 | 659篇 |
2019年 | 793篇 |
2018年 | 611篇 |
2017年 | 852篇 |
2016年 | 1010篇 |
2015年 | 784篇 |
2014年 | 898篇 |
2013年 | 1171篇 |
2012年 | 1427篇 |
2011年 | 1235篇 |
2010年 | 954篇 |
2009年 | 912篇 |
2008年 | 749篇 |
2007年 | 810篇 |
2006年 | 667篇 |
2005年 | 544篇 |
2004年 | 403篇 |
2003年 | 302篇 |
2002年 | 229篇 |
2001年 | 194篇 |
2000年 | 175篇 |
1999年 | 140篇 |
1998年 | 130篇 |
1997年 | 97篇 |
1996年 | 88篇 |
1995年 | 124篇 |
1994年 | 79篇 |
1993年 | 73篇 |
1992年 | 53篇 |
1991年 | 58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45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6年 | 3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运用天水市7个国家气象站1961—2008年温度极值及相关天气现象资料,分析了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自1961年以来,该地年平均最高气温以0.36℃/10年的速度升高;年平均最低气温以0.40℃/10年的速度升高。增温幅度最大的时期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最低气温≤0℃的日数以0.33d/年的速度递减;年平均最低地表温度以0.44℃/10年的速度增加;年极端最低地表温度以1.40℃/10年的速度增加;年结冰日数以0.33el/年的速度减少。温度极值及相关天气现象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种植业的布局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32.
了解研究区域秸秆资源现状和秸秆还田养分输入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能够为协调秸秆养分资源有效利用、促进农业化肥减量增效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以芜湖市2019年主要秸秆(玉米、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为研究对象,通过作物种植面积和秸秆养分含量测算出单位面积秸秆全量还田下氮、磷、钾养分输入量及其加权变异系数,明确芜湖市秸秆还田养分输入量的空间分布及差异特征。结果表明:芜湖市主要秸秆氮、磷、钾养分资源总量分别为12 223、1 747、23 404 t,各县(市、区)养分资源总量的分布表现为无为市>南陵县>鸠江区>湾沚区>繁昌区>弋江区>镜湖区;芜湖市单位种植面积秸秆可收集量为5.63 t·hm-2,其中玉米最高,达到了13.71 t·hm-2;芜湖市玉米单位种植面积秸秆还田氮、磷、钾输入量分别为126.16、20.57、161.81 kg·hm-2;芜湖市单位种植面积秸秆还田氮、磷、钾输入量的加权变异系数为0.137 5,为中等程度变异,其中鸠江区和南陵县与其他县(市、区)的空间差异较大,空间分布差异最大的秸秆为玉米秸秆,其加权变异系数显著高于其他作物秸秆。 相似文献
133.
栖霞市苹果园氮磷养分平衡及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栖霞市是中国最主要的苹果产区之一,近年来果园单位面积养分的大量投入造成了区域氮、磷元素的过量富集,进而对当地的土壤、水资源、大气等环境要素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了解苹果主产区施肥现状,并科学评价其环境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栖霞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研、田间试验、室内模拟等方法,分析了苹果园氮磷养分的输入量及输出量,进而构建养分平衡模型,对区域环境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18年栖霞市苹果园养分投入量为:有机质5360.28 kg/hm^2,N 545 kg/hm^2,P2O5568.76 kg/hm^2,K2O 712.57 kg/hm^2;2)氮素的气态损失、果实及枝条带走量各占输入总量的6.49%、24.34%、3.12%,盈余率达66.04%(402.97 kg/hm^2);磷素被果实和枝条带走量分别占输入总量的12.33%和2.55%,盈余率达85.12%(484.75 kg/hm^2);栖霞市氮、磷盈余量均超出环境安全的阈值,分别属于中风险和高风险范围。因此,在保证果园产量与品质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化肥使用量、逐步建立水肥一体化的果园施肥模式、提升果农科学的管理经验,应成为果园可持续发展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34.
氮磷钾硼肥配施对青花菜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施肥处理,氮磷钾配施和增施硼肥对青花菜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蕾期至花球膨大期,青花菜对氮、磷、钾的吸收量最大,整个生长期对钾的吸收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氮磷钾主要分配在叶片中,现蕾后逐渐向花球转移,从现蕾到采收时,叶片中氮、磷、钾分配率分别降低了19.6%、10%和9.0%,花球中氮磷钾分配率分别提高了23.1%、15.9%和11.1%。不施氮、磷、钾肥显著降低了花球产量、维生素C含量和成品率,增施硼肥处理的花球成品率较氮磷钾肥处理提高了4.8%,不施氮肥和钾硫肥(K2SO4)显著降低了花球中的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青花菜产量与植株内氮、钾积累量显著正相关,成品率与植株内磷营养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5.
不同浓度营养液添加海藻肥对生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营养液添加稀释1 000倍海藻肥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生菜的设施高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培试验,设置4个营养液处理:1/2倍霍格兰营养液(CK)、1/2倍霍格兰营养液+1 000倍海藻肥(T1)、3/8倍霍格兰营养液+1 000倍海藻肥(T2)、1/4倍霍格兰营养液+1 000倍海藻肥(T3)。【结果】相比于不添加海藻肥的1/2倍霍格兰营养液(CK),T1、T2处理在鲜质量上无显著差异,但显著增加干物质的积累和光合色素含量。在各浓度营养液添加海藻肥能提高生菜多酚、类黄酮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尤其是T2、T3处理对生菜的品质提升效果更佳。T2、T3处理可溶性糖含量较CK显著提高,分别提高40%和32.06%,硝酸盐含量则分别降低42.9%和42.59%,多酚含量分别增加65.99%和65.06%,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提高72.49%和75.77%。与CK相比,3/8霍格兰营养液添加海藻肥能够保持生菜生长不受影响,干物质含量增加;而在1/4霍格兰营养液添加海藻肥,生菜鲜质量较CK降低22.34%。【结论】T2、T3处理对生菜产量和品质提升效果较好。综合考虑生物量与施用成本,T2处理为比较适合水培生菜的高效优质栽培。 相似文献
136.
137.
土地利用方式对南方红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养分是土壤学研究重点,是衡量土壤生产力的综合指标,而土地利用方式则是人类活动影响土壤养分变化最直接、最重要、最普遍的因素。随着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强度不断加剧,进而对土壤养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南方红壤的影响。目前,该区域土壤养分退化严重,综述近10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在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下,以土壤的物理性质、有机质、氮磷钾的动态变化趋势对土壤养分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更准确地预测和评估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生产结构,降低土壤环境污染,提高土壤性能。 相似文献
138.
油料植物红皮糙果茶与油茶叶片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油料植物红皮糙果茶(Camellia crapnelliana Tutcher)光合作用日变化体征,为其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采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红皮糙果茶和油茶(Camellia oleifera L.)的光合生理特性及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晴天条件下红皮糙果茶净光合速率曲线呈双峰状,自9:10至13:10期间有一个长达4 h的高效光合平台期(19.7~20.2 μmol·m-2·s-1),最大值为20.2 μmol·m-2·s-1。气孔导度日变化与油茶相似呈单峰曲线于13:10达到峰值0.22 mmol·m-2·s-1,但其蒸腾速率整体高于油茶。油茶无明显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最大值出现在中午11:10,为20.1 μmol·m-2·s-1。相比之下红皮糙果茶光合作用时间较长,总光合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9.
利用香格里拉市1997-2017年每5 a的Landsat遥感影像、2018年外业调查数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DEM数据为数据源,以高山松为对象,综合运用混合像元分解技术、决策树分类和GIS技术对其空间分布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分类中,高山松归一化多分量指数阈值为0.333,云南松归一化多分量指数阈值为0.208;云冷杉归一化多分量指数阈值为0.362。2)各年分类结果总体精度分别为69.42%、76.73%、81.07%、78.90%和76.53%。3)香格里拉市高山松覆盖面积2002年比1997年减少了13.40%,2007年比2002年减少了2.47%,2012年比2007增加了8.96%,2017年比2012年增加了4.06%,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4)研究区内高山松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2 800~3 800 m,1 800~2 800 m高山松面积总体呈现为轻微下降趋势;2 800~3 300 m海拔区间1997-2007年呈现下降趋势,2007-2017年呈现上升趋势,3 300~3 800 m区间内1997-2002年高山松面积呈现下降趋势,2002-2017年高山松面积逐年上升,3 800~4 800 m区间内1997-2017年高山松面积逐年下降。利用混合像元分解构建归一化多分量指数结合决策树分类对树种分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高山松时空变化结果对森林资源管理和后续研究可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0.
放牧条件下绒山羊绒毛季节性生长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研究放牧条件下绒山羊绒毛季节性生长变化的规律。选择体重及产绒性能相近的2.5岁内蒙古白绒山羊羯羊10只,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接受自然光照和短光照处理,短光照组每天的光照时间比自然光照组减少2小时,两组试羊在同一草场放牧。结果表明,放牧条件下,随牧草营养值下降(CP含量13.9%~6.0%)和光照递减(14.6~9.4h/d),绒毛生长呈慢—快—慢增长模式,主要的生长期在9月下旬~12月上旬,11月份为高峰期;减少光照可刺激绒毛生长,使快速生长的时间提前至8月下旬,绒毛长度增加10.9%,但生长模式不变。绒毛细度(14.6~14.9μm)和强度(6.9~5.9g)不受季节影响,但绒毛伸度下降54.3%;减少光照不改变绒毛强度和伸度,但绒毛细度增加5.6%、产绒量提高12.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