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1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340篇
林业   364篇
农学   300篇
基础科学   170篇
  435篇
综合类   1349篇
农作物   194篇
水产渔业   322篇
畜牧兽医   672篇
园艺   121篇
植物保护   19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目的:观察鸡毒支原体(MGPG31)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探讨白虎汤体外对MGPG31抑制作用的机理。方法:(1)用二倍稀释法测定白虎汤对MGPG31的MIC;(2)在MIC(0.094g/ml)和亚MIC(0.0235g/ml)的条件下取白虎汤与鸡毒支原体培养48h后的样品,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支原体的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白虎汤对鸡毒支原体的MIC1和MIC2分别为0.047g/ml和0.094g/ml。白虎汤主要作用于繁殖期支原体,影响细胞膜通透性和形态而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2.
本研究采集甘肃东北部地区泾川蜂场、庄浪蜂场和平凉蜂场的东方蜜蜂Apis cerana43群,采样点地貌包括山地、丘陵和平原。运用蜜蜂形态学研究方法对东方蜜蜂40个形态特征指标进行测量分析。运用SPSS13.0对蜜蜂形态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甘肃东北部地区不同采样点东方蜜蜂形态特征指标存在显著差异,而且与环境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3.
[研究目的]为发掘利用CIMMYT牧草生长繁茂和抗逆能力强等优良遗传特性,改良普通玉米材料的抗逆性和创制新型饲草材料.[方法]以CIMMYT牧草和4个普通玉米自交系为遗传交配材料,比较研究了CIMMYT牧草和4个杂交(回交)后代材料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及其与普通玉米的差异.[结果]CIMMYT牧草能将其生长繁茂、分蘖力强、生物产量高的特性遗传给杂交后代材料,并有较强的世代传递能力;该牧草幼苗、植株及其生长习性、花器官、种子特征等与普通玉米差异明显,其与普通玉米的杂交后代基本保持了它的生长发育特性,但花器官和种子特征更偏向于普通玉米;回交后代除保持了一定的分蘖特性、明显的多穗和返祖现象外,其余特征特性与普通玉米基本没有区别.[结论] CIMMYT牧草生长繁茂和生物产量高的特性能遗传给杂交后代,世代传递能力较强,通过遗传改良途径,能将CIM-MYT牧草的优良特性转育到普通玉米中,培育出饲草玉米育种新材料.  相似文献   
64.
重新对信息社会的特征进行介绍,以期人们对其引起重视,使我们的思想对策和体制适应信息社会的操作运行。  相似文献   
65.
采用解剖剥离法和灌注腐蚀法,对鸡气囊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有8个气囊,包括单一的颈气囊(伸出脊柱内号状憩室和外管状憩室)、锁骨气囊(伸出正中憩室、前外侧憩室、胸心憩室、胸外憩室)和成对的前胸气囊、后胸气囊、腹气囊(伸出3对肾周憩室、股憩室、闭孔憩室、坐骨憩室)。前胸气囊较后胸气囊大,左腹气囊较右腹气囊大。鸡气囊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气囊在不同的禽种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6.
为探究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carpon)对缺磷胁迫的生理和代谢响应,本研究通过水培试验,分析了正常供磷(+P处理)和缺磷(-P处理)对假地豆生长及代谢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磷胁迫降低了假地豆地上部干重和磷含量,但促进了根系生长。随后,代谢组共检测到假地豆叶片和根系的267个代谢物,可被分为12类。其中,叶片和根系的缺磷胁迫差异累积代谢物(DAMs)均为79个。缺磷处理导致假地豆叶片和根系的原花青素、槲皮素及其衍生物的积累显著增加,而2'-脱氧腺苷5'-单磷酸(dAMP)的积累显著减少。此外,缺磷处理使根系的8个有机酸和4个糖及醇类的积累显著增加。综上,假地豆通过促进根系生长和调整代谢物积累来提高对缺磷胁迫的适应性。本研究将为进一步解析假地豆适应缺磷胁迫的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7.
为了探究盐胁迫下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幼苗叶片形态及解剖结构的适应性变化,本研究以‘乌苏一号’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Wusu No.1’)为材料,分别采用NaCl:Na2SO4:Na2CO3=4:1:0(A盐),NaCl:Na2SO4:Na2CO3=1:4:0(B盐)和NaCl:Na2SO4:Na2CO3=1:1:8(C盐)3种混合盐进行胁迫处理,其中A,B盐为中性盐,C为碱性盐,每种混合盐均设置四个不同的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梯度5,10,15,20 ms·cm-1,以浇灌自来水为对照组(CK)。试验结果表明,当C盐EC值为15 ms·cm-1,A和B盐EC值均为20 ms·cm-1时,各处理下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3种混合盐处理下,随着EC的增加,中脉厚度、主脉维管束直径、上下表皮细胞厚度、木质部面积变化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而上角质层厚度、韧皮部面积则表现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总之,EC值<10 ms·cm-1时,碱性盐比中性盐更促进无芒雀麦叶片各项指标的增长,当EC值>10 ms·cm-1时,碱性盐对幼苗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中性盐。  相似文献   
68.
【目的】 通过研究槲皮素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仔猪肠道形态、肠道抗氧化功能及空肠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旨在探讨槲皮素对PEDV感染仔猪肠道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18头健康的7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PEDV组和槲皮素+PEDV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8 d,于试验第0~7天,对槲皮素+PEDV组仔猪每天口腔灌服10 mg/kg BW的槲皮素,其余组灌服等体积的人工奶。于试验第5天晚上给PEDV组和槲皮素+PEDV组仔猪口腔灌服104.5TCID50的PEDV,对照组仔猪灌服相同体积的PBS溶液。于试验第8天早上屠宰,取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组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EDV组仔猪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以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极显著降低(P<0.01),空肠、回肠和结肠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力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显著降低(P<0.05),回肠和结肠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空肠中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 (APOB)、载脂蛋白C2(APOC2)、脂肪酸结合蛋白2(FABP2)、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3(ACSL-3)和脂肪酸合酶(FAS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调(P<0.01)。与PEDV组相比,槲皮素+PEDV组仔猪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以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极显著提高(P<0.01),空肠、回肠和结肠中GSH-Px和T-SOD的活力显著提高(P<0.05),十二指肠、空肠和结肠中CAT的活力显著提高(P<0.05),回肠和结肠中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中APOB、FABP2和FAS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结论】 添加槲皮素可有效缓解PEDV感染导致的仔猪肠道损伤,提高仔猪肠道抗氧化能力以及空肠脂质代谢的能力。  相似文献   
69.
通过79个辽宁松球壳孢菌菌株与4个A型和B型标准菌株、5个美国菌株在菌落和分生孢子形态方面的对比研究,发现辽宁的菌株在形态上基本一致。辽宁菌株与美国的类型A相近,主要表现在孢子表面平滑,通常无隔或有1个隔,在成品PDA培养基上产生绒毛状、白色至灰色菌落。不同之处在于,辽宁菌株在自制PDA培养基上形成贴在培养基表面的菌落——与类型B相似,分生孢子长度介于A型和B型之间或与后者相近。5个美国菌株与类型A一致。同时发现,培养基的来源对菌落形态研究非常重要;光照使菌落气生菌丝有所减少且出现绿色;培养基和寄主种类对孢子大小有影响。  相似文献   
70.
乌药种子性状产地表型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乌药自然分布区14个产地采集的乌药种子进行取样观测,分别测定其种子的长、宽、重,并进行播种试验,观测种子的出苗率;分析了乌药种子形态的产地差异、地理变异规律及种子形态对种子出苗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分析表明:乌药种子形态存在显著的产地差异,种子的大小存在一定的经向变异,种形指数(宽)与经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种形指数与苗期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