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39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27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34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21.
退化伊犁绢蒿荒漠草地土壤种子库水平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萌发法对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lense)荒漠草地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度退化三个不同阶段的土壤种子库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三个阶段种子萌发的总量均集中在前15 d,萌发高峰期出现在第10 d,到50 d萌发结束;中度、重度和极度退化的土壤种子库内物种数变化不大,分别为13、11和11种,在数量上占优势的物种分别为伊犁绢蒿、叉毛蓬和角果藜、叉毛蓬;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草地植被逐渐演替为一年生植物,伊犁绢蒿土壤种子库逐步退化,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22.
刘建华 《防护林科技》2019,(5):19-20,58
针对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章古台地区的樟子松引种固沙林出现大面积衰退,甚至死亡现象,在该地区樟子松林中选择不同密度的样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樟子松的衰退与林分密度呈正相关;林木的胸径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小,林木的枯死株数、枯梢病感病指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综合来看,章古台地区樟子松初植密度应控制在1700株hm^-2以下,并应根据生长情况对林木进行疏伐作业,在近熟龄之前将林分密度降至700株hm^-2左右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23.
草地退化指标及恢复措施   总被引:28,自引:11,他引:17  
草地退化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退化后的草地的恢复与重建成为当前各国重视的焦点和草原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退化草地形成的原因及其退化草地的诊断与生物环境指标,讨论了退化草地的特点及其恢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球孢白僵菌菌种退化及其对马尾松毛虫防治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球孢白僵菌继代培养中通过菌落局变产生不同类型分离株。本试验检测结果显示此类分离株多表现为产孢量下降、速率增加,毒力降低等与生产性善良爱化类似的变异现象,少数产孢量高,毒力强的分离株,因其生长速率慢即在培养中被掩盖而消失,并据此推断出继代培养次数对该菌退化速率的影响,提出了控制该菌菌种退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5.
1990~1992年作者对福建省葡萄产区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该省约31%的果园有葡萄扇叶病(GFLV)和葡萄卷叶病(GLRV)。在调查的11300株葡萄中(602亩),GFLD株发病率为13.27%,造成葡萄减产27.2%;GLRV株发病率为7.3%,减产21.5%。病株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种性退化,生长赢弱、停滞,果实品质下降,果粒成熟不齐。  相似文献   
26.
河北省是环京津、环渤海的农业大省,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及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日益突出,建设生态农业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为此必须注重农业原则与可操作性的统一,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抓好主导生态工程。  相似文献   
27.
穗粒数是小麦产量三要素建成的关键因子, 深入挖掘穗部发育调控基因有助于培育高产小麦品种。以小麦品种京411为野生型, 经EMS诱变获得了表型稳定的小穗退化突变体asd1 (apical spikelet degeneration 1)。该突变体表现顶端小穗明显退化, 穗长缩短了约40%, 结实小穗数减少了约35%, 穗粒数显著减少了54%, 同时株高也明显降低。利用京411×asd1遗传群体的F2和F3代表型数据分析表明, 顶端小穗退化性状受1对主效隐性基因控制。采用混合群体分离分析法(BSA), 结合测序所得SNP位点, 在7A染色体上开发了7个KASP标记, 将目标突变基因定位在7A染色体短臂9.91 Mb物理区间内, 遗传距离为17.62 cM, 推断该区段存在一个新的控制小麦花器官发育及穗部形态发育的重要基因。本研究所鉴定的小麦穗发育控制区段有助于深入解析小麦小穗形成的遗传基础, 为进一步揭示小麦产量形成的分子机理提供突变基因。  相似文献   
28.
烤烟叶片成熟过程与衰老是烟草发育的重要阶段,是一个复杂和高度调控的过程,涉及衰老相关基因的调控表达和叶绿体的分解,也是烟草质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其成为烟草生产和研究的重要时段。介绍了烟叶衰老过程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和叶绿素分解的过程,为从分子水平定义烟叶的成熟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对几种不同种属的动物胆汁通过一系列试验与观察表明,其生理效应主要是引起动物心率减慢,呼吸加快和血压下降,并以鲩鱼(又称草鱼 Ctenopnaryngodon indells)胆汁的这种作用表现最为显著。后者对试验动物的一些组织器官有毒性作用。表现为血液循环紊乱、血管损害和实质细胞变性;30%的鲩鱼胆汁滴眼还可招致动物失明。本项试验结果获得资料表明,由于不同种属的动物胆汁的成分和效应并不一样,有时这种差异会很大,故在应用上应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30.
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优质菌种是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对高活力菌种的需求和菌种扩繁模式,从食用菌的菌种退化、种性确认、母种培养、菌种保藏等方面阐述了菌种的质量控制要点,以期为菌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