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5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林业   550篇
农学   82篇
基础科学   169篇
  172篇
综合类   485篇
农作物   75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156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9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目的】通过分析造林密度对3年生黄梁木Anthocephalus chinensis幼林的树高、冠幅、枝下高、胸径、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等的影响,探究造林密度与黄梁木人工幼林生长的关系。【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5个造林密度,分别为625、667、833、1 667和2 500株·hm~(-2)。采用每木检尺法,测量每个小区内9株试验树主要生长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s多重极差检验法比较不同造林密度间的差异,采用相关性分析对不同数据组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造林密度对黄梁木的树高、冠幅、枝下高和林分蓄积生长有极显著影响(P0.01)。树高(y)与密度(x)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4.000 0×10~(-7)x~2+0.001 6x+8.270 3;林分蓄积(y)与密度(x)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1.000 0×10~(-5)x~2+0.112 7x-12.664 0;冠幅(y)与密度(x)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15.942 5~(-4.000 0×10~(-5)x)。研究还发现,胸径(y)与冠幅(x)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9.661 3x~2-103.950 0x+293.870 0。【结论】就黄梁木幼林而言,造林密度为2 500株·hm~(-2)幼林的树高和林分蓄积最大。  相似文献   
92.
厚壁毛竹材积与地上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材积和生物量不仅反映竹类植物生长状况,而且也是林分经济产量和生态功能评价的重要指标。在测量统计竹高、胸径、壁厚、含水率等指标的基础上,分析厚壁毛竹立竹材积、地上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厚壁毛竹秆材含水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由秆基的50%降到秆梢的30%,而秆材密度则呈上升趋势,由基部的0.6 g/cm3增加至0.8 g/cm3;(2)50%的材积和生物量集中在竹秆下部全长的1/5,90%的材积和生物量分布于中下部竹秆全长的2/3;(3)构建了厚壁毛竹竹秆实际秆壁材积、外径材积、地上各部分生物量与胸径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厚壁毛竹精确取材与生物量计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观察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依据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定间歇导尿时间和频次,试验组通过优化的简易膀胱测容量压力测定确定患者膀胱安全容量,依据膀胱安全容量及残余尿量确定间歇导尿时间和频次。观察两组患者的初次排尿时间、结束间歇导尿时间、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泌尿系感染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初次排尿时间和结束间歇导尿时间都早于对照组(P<0.01);膀胱容量更接近正常成人,残余尿量小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尿路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依据优化的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确定膀胱安全容量结合残余尿量进行间歇导尿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4.
设计的串联式混合动力分动箱由输入轴、中间轴、输出轴以及轴上齿轮和一对滑移齿轮组成。为减小分动箱体积,同时满足配套旋耕机较大耕深需求,在满足结构、强度、刚度等约束条件下,以分动箱总中心距和齿轮总体积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分动箱参数优化的数学模型。采用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PSO)的参数优化策略,优化结果表明,与基本粒子群算法相比,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在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方面均有明显提高,改进后的齿轮总体积减小了2.9%,优化精度提高了1.5%。分动箱运动学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分动箱动力输出轴(PTO)动力性能符合要求,能够满足配套旋耕机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95.
考虑有限体积法定价欧式的Merton型跳扩散期权模型.基于线性有限元空间,构造了向后Euler和Crank-Nicolson两种全离散有限体积格式,且离散矩阵均为M-矩阵.针对方程中的积分项,采用一类高效的线性插值技术进行逼近.数值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96.
【目的】建立尾叶桉地径与胸径、树高、材积的数学模型,为利用地径测算林木立木材积提供测算方法。【方法】实测148株尾叶桉立木的地径、胸径和树高,运用SPSS软件建立尾叶桉地径与胸径、树高、材积的回归模型,进行选优和适应性检验。【结果】研究区尾叶桉地径—胸径、地径—树高、地径—材积最优模型分别为D1.3=0.857D0-0.539、H=0.966D01.048、V=0.0000481D02.749,尾叶桉地径与胸径、树高、材积均显著相关。地径—胸径模型适应性检验的总相对误差为-1.14%、平均相对误差为1.29%,精度为98.46%;地径—树高模型适应性检验的总相对误差为13.07%、平均相对误差为-14.32%,精度为94.88%;地径—材积模型适应性检验的总相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87%、1.69%,精度为94.70%。【结论】选出尾叶桉地径与胸径、树高、材积的3个最优回归模型,其中地径—树高模型总相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过大,不提倡以尾叶桉地径直接估算树高;地径—胸径、地径—材积模型预测误差均在±5%以内,方程预测精度较高,可以用于估算立木材积。  相似文献   
97.
本研究以36个陕西省主要栽培品种为材料,利用SDS-PAGE方法分析了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并对其SDS沉淀值进行了测定,分析了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与代表面包烘烤品质的SDS沉淀值间的关系.结果表明:Glu-1位点存在着广泛的等位基因变异,在所分析的36个品种中,Glu-A1位点亚基1出现频率最高,为63.9%;Glu-B1位点等位基因变异最丰富,其中亚基7 8和7 9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亚基14 15;Glu-D1位点亚基组成以2 12为主;对各位点品质评分与SDS沉淀值的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位点品质评分与SDS沉淀值均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各位点影响大小依次为Glu-D1>Glu-A1>Glu-B1;Glu-1品质评分与SDS沉淀值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8.
利用封闭式循环供液高架栽培系统,研究了栽培槽大小(横切面宽度×深度:20cm×10cm,20cm×15cm,20cm×20cm)和钵栽(直径12cm×高10cm,基质容积1L)对架式栽培番茄(3穗果摘心)生长发育、水肥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钵栽相比,槽栽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增加产量,但开花和采收时间延迟,果实品质下降,水肥利用效率降低;随着栽培槽体积的增大,植株生长旺盛,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但水肥利用效率降低,果实品质下降,不同大小栽培槽处理间水分利用效率和单株产量差异不显著。综合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等指标,番茄架式栽培槽大小以20cm×10cm为宜。  相似文献   
99.
回顾森林收获计测技术的发展历史,分析现代电子称量技术的发展应用前景,指出木材及木制品以体积计量计价的局限性和以重量计量计价的优势,认为当前一些木材市场上出现的买卖双方以重量而不是以材积计量计价现象有其历史必然性。基于以重量计量计价更为客观、准确、快捷、高效,并大幅降低成本的优势,其在纸浆等工业原料林经营、林业碳汇贸易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0.
Although crop residue management is known to affect near‐surface soil physical qualit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these indicators over short time intervals.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temporal changes of nine indicators of soil physical quality. These ar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structural stability index, bulk density, macroporosity, air capacity, relative field capacity, plant available water capacity, Dexter's S‐index and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 second set of soil physical indicators,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pore volume, was also evaluated. The indicators were determined in three different times during the growing cycle of winter durum wheat cultivated within a long‐term field research carrying out in Southern Italy and comparing two types of crop residue management, that is, burning (B) and soil incorporation (I). Only the bulk density changed over time for both treatments, although the air capacity also changed for the incorporation of wheat residues. Residual effects of the autumnal soil tillage and soil compaction were a common source of variability, irrespective of which treatment was used. Based on the existing guidelines for evaluating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these agricultural soils, optimal or near‐optimal values were detected in about half of the cases under consideration. This suggests that both B and I create sufficiently good conditions for crop growth during the crop cycl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observed and optimal soil pore distribution function was always poor. The pore volume distributions showed lower densities of small pores and relatively higher densities of large pores than the proposed optimal distribution. This study also suggests that the considered optimal or references curves probably cannot be applied successfully to a wide range of agricultural soi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