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7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317篇
农学   82篇
基础科学   10篇
  56篇
综合类   624篇
农作物   84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34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 1. Crunoecia irrorata is widely dispersed across Europe, but rare and red‐listed in Finland. Its geographical range comprises most of the southern boreal zone in Fennoscandia. The species is confined to springs in the north, but occurs also in lower reaches of headwater streams in central and western Europe. It becomes more rare and less abundant towards the limits of its range across Europe, showing diffusive rarity. Glacial history and climate limi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pecies in the north.
  • 2. The most important habitat characteristic for C. irrorata in Finland was the total area of helocrene habitats. Its occurrence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axon richness of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s, but not bryophytes. Co‐occurrence of C. irrorata with other red‐listed spring‐dependent taxa was observed, indicating high conservation value of the springs occupied.
  • 3. Crunoecia irrorata occurred frequently in moderately disturbed springs, indicating tolerance to human disturbance around springs. However, the effect of the disturbance on population size is not known. Forestry and water and gravel extraction are potential threats to C. irrorata, and only a few of its populations are strictly protected. Therefore, populations of C. irrorata in the boreal zone should be conserved and monitored to ensure the species' survival at the northern limits of its range.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2.
为明确甘肃省河西走廊沙棘枝枯病的发生与为害情况,采用定点、定期观察和大面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河西地区沙棘上发生的枝枯病进行系统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病主要为害枝干,严重时造成枝干枯死或树体死亡。经调查,气候条件是引起该病害发生流行的主要诱因,其次是树势衰弱。通常春季气温回升早、降雨早,发病早而且严重,降雨越多,发病越严重;一般沙棘枝枯病发病适温为25℃左右,温度低于20℃和高于30℃都不利于病害的发生。新老沙棘混栽林、管理粗放、结果量大,发病严重。另外,沙棘枝枯病发生严重会造成树皮伤口多而深,为沙棘干缩病菌的侵入提供了有利途径,因此,一般沙棘枝枯病发生严重的树林干缩病发生相对也比较严重。经调查研究分析,初步确定沙棘枝枯病是沙棘树上新发生的一种枝枯病,病害的发生总体呈逐年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3.
雀麦(Bromus japonicus)是一种越冬性一年生杂草,是我国北方冬小麦田发生最严重的禾本科杂草之一,对小麦造成严重减产。为明确雀麦在我国冬小麦田的田间发生动态规律,于2013-2015年在山东省泰安市雀麦发生严重的冬小麦田进行相关试验。采用固定样方和随机样方取样的方法,研究冬小麦田雀麦的出苗规律及其在田间的消长动态,同时研究不同密度雀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播种后7~30 d为雀麦的出苗高峰期,至12月上旬出苗量占总出苗总量的85.3%。11月中旬,雀麦开始分蘖,平均分蘖数为4.8个/株,比小麦多1.3个/株。3月下旬雀麦生长速度加快,4月下旬平均株高超过小麦,5月中下旬平均株高达到115.0 cm,高出同期小麦24.1 cm。5月中旬,雀麦与小麦单株平均鲜重趋于稳定,分别为17.24、37.72 g。雀麦与小麦在株高、鲜重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外界温度的变化密切相关。当雀麦密度为5株/m^2时,小麦产量损失率达5.35%,表明少数雀麦即可对小麦产量造成显著减产;随着雀麦密度的增加,小麦产量快速下降,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小麦的有效穗密度上,对小麦的千粒质量与穗粒数则影响较小。当雀麦密度为640株/m^2时,小麦产量损失率为36.81%,小麦穗密度减少35.69%。  相似文献   
24.
于2014—2018年冬季,在广西桂南地区、桂中、桂西和桂东南地区选择不同类型甘蔗地,调查黏虫发生及为害情况。结果表明,新植蔗和收割后焚烧蔗叶的宿根蔗地极少发现黏虫,而收割后蔗叶(直接或粉碎)还田的宿根蔗地发现有不同龄期的幼虫为害,老蔗地亦发现老熟幼虫或蛹,但虫口密度低。数据显示,广西桂南地区冬季甘蔗地黏虫虫口密度最大。其中,2017年南宁市武鸣区虫口密度最高,达8.9头/m^2,其次是桂东南地区,桂中地区和桂西地区极少或未发现黏虫。  相似文献   
25.
为探究紫花苜蓿不同种植布局对苹果园害虫及天敌的影响,在山东省沂水市苹果园设置了紫花苜蓿逐行、隔1行和隔2行种植的布局方式,以自然生草区为对照,系统调查了4种生草方式苹果园果树上和生草上害虫及天敌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害虫的调查总量,紫花苜蓿逐行种植区最少,比隔1行种植区少20.29%,比隔2行种植区少48.53%,比自然生草区少49.91%;苹果树上天敌的调查总量,紫花苜蓿隔1行种植区最多,是逐行种植区的1.13倍、隔2行种植区的1.29倍、自然生草区的1.78倍;生草上天敌的调查总量,紫花苜蓿逐行种植区最多,是隔1行种植区的1.05倍、隔2行种植区的1.19倍、自然生草区的1.66倍;益害比方面,紫花苜蓿逐行种植区和隔1行种植区的益害比明显高于其他生草区。综合防治效果和种植成本,紫花苜蓿隔1行种植的布局方式更合理。  相似文献   
26.
连续3年对唐菖蒲褐腐病进行了系统观测、调查与试验.结果表明,土温20℃时始病,5月下旬至6月下旬(22~24℃)遇高湿阴冷天气形成发病高峰,8月土温高达30℃以上,病害停止发展,10月以后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在病球茎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提出了选留种苗、处理种苗、实行轮作、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7.
稻瘟病是道真县水稻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从1995~2005年11年的调查资料显示,稻瘟病常年在道真的发生情况为:苗瘟轻发生,叶瘟中等发生,穗瘟偏重发生。稻瘟病的发生与品种、气候、栽培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8.
对余庆县1982~2004年稻纵卷叶螟(Cnaphalocis medinalisGuenee)测报资料的筛选分析结果为,第三代幼虫发生程度预测回归模型^y=0.1802 0.0024x1 0.0050x2 0.0185x3±Sy/12=0.6924,第四代幼虫发生程度预测回归模型^y=0.2853 0.0005x1 0.0084x2 0.0112x3±Sy/12=0.6334;第三代低龄幼虫盛发期预测回归模型^y=13.3830 0.6823x±Sy/x=2.61,第四代低龄幼虫盛发期预测回归模型^y=3.1293 0.8776x±Sy/x=2.951。利用其回归模型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发生程度和低龄幼虫盛发期进行预测,其方法简便,结果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29.
介壳虫危害影响丽江地区油橄榄引种产业的发展。2015年进行了丽江地区油橄榄介壳虫的调查及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存在两种危害油橄榄的介壳虫,分别是油橄榄片盾蚧和矢尖盾蚧;不同品系油橄榄危害介壳虫种类与成虫和若虫种群数量有显著的差别。应用两种市场化学药剂不同剂量对两种介壳虫防治试验均显示有较强的杀虫效果,其中对若虫防治效果强于成虫,两次连续用药显著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0.
细菌性黑斑病严重影响芒果产量和商品质量, 是芒果生产上的重要生物灾害之一。该病由野油菜黄单胞菌芒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angiferaeindicae)引起,几乎遍布热带亚热带芒果产区,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综述了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的症状、分布与危害、发生规律、防治方法、病原及其遗传多样性和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进一步研究及有效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