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9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林业   76篇
农学   166篇
基础科学   45篇
  381篇
综合类   1262篇
农作物   151篇
水产渔业   80篇
畜牧兽医   235篇
园艺   200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对金银花总黄酮抗氧化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醇提法提取金银花中的总黄酮,利用烘箱法测定其抗氧化性、H2O2/Fe2+体系法测定其对羟基的清除作用、邻苯三酚法测定其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结果]金银花醇提物对猪油的氧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羟基的清除达52.59%;对自由基的清除达17.12%。[结论]总黄酮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清除羟自由基以及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  相似文献   
92.
我国环境统计与总量控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统计是我国各级环保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工作;总量控制是现代环境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制度;两者的实施,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就我国环境统计与总量控制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和技术体系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两项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分析3种典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N、P的去除效果。[方法]以挺水植物菖蒲、浮叶植物大聚草和沉水植物金鱼藻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静态培养,探讨3种典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N、P的去除效果。[结果]3种水生植物DHN的去除率均超过95.00%;对TN的去除率在70.00%左右;金鱼藻对PO43--P的去除率较高,为85.71%;而菖蒲对TP的去除率最大,高达90.45%。3种水生植物TN浓度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且在降低过程中又呈现先快后缓的趋势;金鱼藻和大聚草DHN浓度表现为初期迅速降低,呈短暂稳定的状态后又降低,而菖蒲DHN呈持续降低的趋势;菖蒲的PO43--P在试验初期呈短暂升高趋势后持续降低,而大聚草和金鱼藻的PO43--P在逐渐降低的过程中呈升高或稳定的状态;菖蒲的TP在试验初期升高到1.78 mg/L后持续降低,金鱼藻和大聚草的TP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则呈缓慢降低的趋势。[结论]3种水生植物TN和TP浓度随时间推移呈y=ae-bx(a0,b0)的变化,其中,挺水植物菖蒲的N、P去除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4.
基于公平与效率的地表水污染物总量分配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何进行总量分配是开展总量控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公平和效率作为总量分配的基础,以某汽车制造集团的地表水污染物总量分配为实例,以现状排放量和单位产值作为聚类分析依据,将目标单位划分为"重点削减单位"和"关注削减单位",制订了总量分配方案。该模型对污染物总量分配技术可行性的研究与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
许磊  蒋云升  张建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3,(7):3137-3139,3187
[目的]调查酒香色拉制作与冷藏过程中微生物污染与卫生质量变化情况,为餐饮业实施该类食品的HACCP管理体系、确保饮食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照文献并经试制拟定酒香色拉基础配方,对制作酒香色拉的各类主要原料及成品按国家标准方法进行细菌菌落总数检测;对主要原料进行烫洗或杀菌剂处理、对基础配方成品调整调味品用量、对成品进行冷休克处理等,统计减菌率,确定改进配方;对色拉进行4℃冷藏,观察假单胞菌、肠杆菌、球菌、乳酸菌等菌群的变化,结合产品的感官品质变化,拟定产品保质期。[结果]酒香色拉基础配方制品菌落总数几何均数为1.3×104cfu/g,其中71.3%来自芹菜,来自苹果和生梨的分别占11.0%和10.3%,来自其余原料的均占较小比例。在不改变口感的前提下,芹菜烫洗10 min,增加5倍量芥末,冷休克处理的新配方可减菌80%,同比4℃冷藏的保质期可由2 d延长至3 d。[结论]厨房制作的酒香色拉受微生物污染极为严重,主要来自芹菜等各类原料,通过烫洗主要原料、增加芥末使用量,成品冷休克处理及冷藏,避免二次污染,可有效控制其细菌数,延长保质期,降低食物中毒风险,对餐饮业该类食品的安全经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
测定野生和栽培益母草各部位中总生物碱和黄酮的质量分数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生育期内益母草植株不同部位生物碱和黄酮的质量分数不同.叶柄中生物碱的质量分数最高,叶片其次,根中生物碱质量分数最低;各器官以叶片中黄酮的质量分数最高,叶柄其次,根部最低.野生和栽培益母草植株生物碱和黄酮质量分数存在明显差异.野生益母草中总生物碱的质量分数高于栽培益母草,而黄酮质量分数则是栽培益母草高于野生益母草.  相似文献   
97.
采前氯化钙和阿司匹林处理对芍药切花保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前处理即在鲜花栽培的适宜时期如花蕾期进行处理.如果采前处理能改善切花品质,延长切花寿命,无疑与采后保鲜相比更方便、实用、环保.为了探讨采前保鲜剂的处理效果,试验以芍药品种锦红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Ca2+和阿司匹林(Aspirin)的复配液进行采前处理,分别测定切花花朵直径、花瓣花青素含量、花瓣细胞膜相对透性、花瓣蛋白质含量、花枝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分析其对瓶插锦红切花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切花花朵直径、花瓣花青素含量、花瓣细胞膜相对透性、花瓣蛋白质含量、花枝叶片叶绿素含量所有处理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各个处理间差异显著性变化规律不明显.但综合分析结果仍可以看出,15 mg·L-1阿司匹林+3 000 mg·L-1 CaCl2(处理4)的复配液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8.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蒲菜叶总黄酮水提法和醇提法,并优化了醇提法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蒲菜叶总黄酮提取以醇提法为宜,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料液比1∶40、用70%乙醇作提取溶剂、回流提取3 h、连续提取3次。  相似文献   
99.
硝酸钙处理对低温下紫花苜蓿耐寒性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温箱培养、室内盆栽的方法,通过50mmol·L^-1的Ca(NO3)2溶液浸种、叶面喷施及人工低温处理,研究了Ca(NO3)2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及抗寒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a(NO3)2降低了紫花苜蓿的叶绿素含量,提高了叶面积系数以及幼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0.
杨军君  陈秋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4,(7):2128-2129,2163
[目的]优化超声-微波协同提取马蹄皮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马蹄皮总黄酮的最优工艺。[结果]试验表明,超声-微波协同提取马蹄皮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5 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16 g/ml,乙醇浓度70%,在此条件下马蹄皮总黄酮的提取率为2.652%。[结论]研究可为充分利用马蹄皮有效活性成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