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3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林业   82篇
农学   164篇
基础科学   76篇
  369篇
综合类   765篇
农作物   136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02篇
园艺   221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水分类型对土壤排放的温室气体组成和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蔡祖聪 《土壤学报》1999,36(4):484-491
实验室研究表明,土壤排放出的温室气体(CO2、CH4和N2O)组成及总理显著地受土壤水分类型和施用秸秆的影响。连续淹水条件下,土壤仅排放微理的N2O,但排放出大量的C睡C敢条件下,土壤不排放C上键合的但排放出大量的N2O;虽然淹水的土壤排水促进N2O排放,但显著抑制CH4的排放,淹水好气交替处理的土壤其排放的CO2、CH4和N2O均在好气和连续淹水之间。根据各种温室产生温室效应的相对潜力,计算土壤  相似文献   
52.
利用回归等值线法对秸秆和地膜覆盖玉米农田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从 2 0 0 2年 4月 2 9日 (玉米出苗期 )至 2 0 0 3年 1月 4日的 2 5 0d内 ,对照秸秆和地膜覆盖处理下 ,在0~ 1 5 0cm土层内的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变化都呈“降低—增加”的趋势 ,随土层深度变化呈“降低—增加—降低”的趋势。土壤含水量随时间而降低阶段与玉米生育期耗水量增加阶段相吻合。对照处理最低水分区域出现提前 ,位置上升 ;地膜覆盖处理土壤含水量下降幅度最大 ,最低水分区域有明显向底层延伸的趋势 ;而秸秆覆盖处理最低水分区域土壤含水量相对最高。从玉米生育后期一直到测定结束时的翌年 1月份 ,3种覆盖处理土壤含水量都呈上升趋势 ,且以上层土壤水分增加幅度大于中、下层土壤。回归等值线法反映了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变化的基本趋势和规律 ,具有简单省时、图形简洁明了、信息量大、便于分析等特点 ,可用于土壤水分测定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53.
近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氯化物盐渍土在开发种稻的条件下,鉴于其土壤肥力瘠薄及盐分危害,实施稻草还田,能够明显地改善土壤的养分及其它不良的理化性状,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4.
为实现褐菇高效、精准、快速的自动化采摘,针对工厂化褐菇的种植特点,提出一种基于YOLO v5迁移学习(YOLO v5-TL)结合褐菇三维边缘信息直径动态估测法的褐菇原位识别-测量-定位一体化方法。首先,基于YOLO v5-TL算法实现复杂菌丝背景下的褐菇快速识别;再针对锚框区域褐菇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去噪、自适应二值化、形态学处理、轮廓拟合进行褐菇边缘定位,并提取边缘点和褐菇中心点的像素坐标;最后基于褐菇三维边缘信息的直径动态估测法实现褐菇尺寸的精确测量和中心点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单帧图像平均处理时间为50ms,光照强度低、中、高情况下采摘对象识别平均成功率为91.67%,其中高光强时识别率达100%,菇盖的尺寸测量平均精度为97.28%。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YOLO v5-TL结合褐菇三维边缘信息直径动态估测法可实现工厂化种植环境下褐菇识别、测量、定位一体化,满足机器人褐菇自动化采摘需求。  相似文献   
55.
秸秆还田研究进展及内蒙古玉米秸秆深翻还田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是培肥土壤重要的可再生资源,秸秆还田是培肥和改良土壤最为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同时可解决田间焚烧秸秆所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本文系统总结了秸秆还田的技术模式和培肥机理,阐述了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养分与养分有效性、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土壤温室气体减排和作物产量的影响,重点概述了内蒙古玉米秸秆深翻还田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针对内蒙古平原灌区玉米生产现有的自然环境和农业栽培技术措施,以秸秆培肥土壤为切入点,提出了与农田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秸秆深翻还田培肥模式。  相似文献   
56.
王栋  李辉信  胡锋 《土壤学报》2011,48(6):1203-1209
通过始建于2003年中国南方季节性干旱区(江西省余江县)的双季稻田定位试验,于2005~2007年研究了水稻覆草旱作和免耕覆草旱作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草旱作、免耕覆草旱作的耕层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与常规水作的差异不显著。与常规水作相比,免耕覆草旱作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土壤基础呼吸;与常规水作相比,覆草旱作和免耕覆草旱作均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由此可知,覆草旱作和免耕覆草旱作可以作为该区积极推行的具有培肥地力作用的节水型稻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57.
 利用化学处理和微生物混合培养对水稻秸秆进行接力腐解处理。结果表明 ,化学处理后秸秆中二氧化硅的含量降低了 5 0 %左右 ,C/N从 5 3降到 2 1。经过接力处理的秸秆中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均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分别高达 12 .84 %、12 .12 %和 15 .96 %。微生物在经过化学处理后的秸秆中生长较在未处理秸秆中迅速。秸秆中碳氮含量的消长反映了微生物分解和利用秸秆的动态过程。化学处理和微生物接力处理有利于促进秸秆腐熟度的提高 ,并能保持微生物的持续生长 ,这为秸秆制成生物有机肥展示了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矩形拟矮螨的一生经卵、幼螨活动期、幼螨静止期和成螨4个虫态历期。在15℃,20℃,25℃恒温条件下,从卵产出到成螨性成熟开始产卵的历期分别为(23.9±3.4)天,(19.5±2.6)天,(10.1±1.8)天,平均每雌产卵量分别为(40.1±11.8)粒,(29.6±5.8)粒,(19.4±4.4)粒。经40℃高温处理24小时后,静止期幼螨、成螨的存活率分别为25%,5.6%,卵不能孵化;活动期幼螨全部不能存活。在蘑菇生长季节,矩形拟矮螨有两个发生高峰期,分别出现在10月中下旬和次年4月。矩形拟矮螨在蘑菇房内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  相似文献   
59.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报道,对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食用菌遗传育种、菌种和菌株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基因定位和克隆等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认为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有更多、更有效的分子标记在食用菌研究中得以应用,同时随着分子标记技术应用的深入,更高密度、更为实用有效的遗传连锁图谱将被建立,大量重要的功能基因将被定位和克隆,这将为进一步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耐贮等食用菌新品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0.
分析了生物质秸秆资源的国内利用现状,通过检测得出了实验结论:秸秆压块的含水率4.74%,比重o.86×10^-6m^3/g,热值19.49kJ/g与原煤热值相近。并探讨了秸秆代替原煤当作新能源综合利用的可行性,指出了农作物桔杆综合利用是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