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83篇
林业   106篇
农学   188篇
基础科学   60篇
  96篇
综合类   681篇
农作物   143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116篇
园艺   275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The effects of three set-sizes (12.5, 17.5 and 22.5 mm in diameter) and seven storage temperatures (0, 5, 10, 15, 20, 25 and 30 °C) on bolting, bulbing and seed yield in two onion (Allium cepa L.) cultivars ‘Hygro’ and ‘Delta’ were investigated. The incidence of bolting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set-size and curvi-linearly with decreasing storage temperature. Time to inflorescence emergence and floret opening showed a curvi-linear response to storage temperature with the earliest inflorescence emergence and floret opening occurring at 5 °C and the latest at 30 °C for ‘Hygro’ and at 25 °C for ‘Delta’. Seed yield per umbel also showed a curvi-linear response to storage temperature with the lowest seed yield occurring at 30 °C for ‘Hygro’ and at 25 °C for ‘Delta’ and the highest seed yield at 5 °C. For a seed crop, storage of large sets (22.5 mm) of these cultivars at 5 °C for 120 days appeared to be optimum with 5–12% higher seed yield per umbel than that of 90 days storage. Bulb yield showed a curvi-linear response to storage temperature with the highest bulb yield occurring at 25 °C and the lowest at 5 °C.  相似文献   
32.
通过采用不同的贮前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组合,研究白沙枇杷青种在低温条件下的贮藏的内外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贮前热处理中,B处理(45℃热水处理10 min+低温(6±1℃))的效果最好,不仅青种枇杷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低;而且贮藏到30 d时,枇杷果实的固酸比最高,较好保持了果实的风味.  相似文献   
33.
以条黑育果袋在3个不同时期摘袋,研究其对日面红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7月上旬摘袋,果锈、日烧均严重,失水率高。7月下旬摘袋,黑点病多,裂果严重,着色不良。7月中旬摘袋,果锈少,黑点病、裂果、日烧、失水均较少,着色也良好,是摘袋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34.
桔梗花粉贮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研究不同干燥处理、不同贮藏温度对桔梗花粉生活力的影响,阐明贮藏过程中桔梗花粉生活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桔梗花粉45℃脱水干燥4h,花粉生活力明显下降,但干燥处理后的脱水花粉其耐贮藏性明显高于正常花粉;随着贮藏天数的增加桔梗花粉生活力逐渐下降,但10℃、4℃、-20℃(脱水花粉)、-50℃低温条件保存的桔梗花粉,随着贮藏温度的下降花粉生活力下降速度明显减慢,贮藏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35.
不同贮藏条件对辣椒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下辣椒品种(保加利亚尖椒-2)花粉的贮藏效果,以及不同吸湿方法对辣椒花粉染色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辣椒花粉的生活力逐渐降低;在低温3℃干燥条件下最有利于保持辣椒花粉的生活力:在30℃高温环境下花粉的染色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6.
不同温度和CO_2体积分数对丰水梨采后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丰水梨采后适宜的贮藏温度和CO2体积分数,从果实硬度、膜透性、乙醇质量分数、总酚质量分数、PG活性、PPO活性及果心褐变等方面研究了不同温度和CO2体积分数对丰水梨果实的防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5℃明显降低果实腐烂率,维持较高的果实硬度,但果实发生不同程度冷害;5℃适合短期贮藏(<60d)。与CK相比,3%O2+1%CO2可较好保持果实硬度和风味,明显抑制PPO活性、乙醇产生和果心褐变,延缓酚类物质降解,较好保持细胞膜完整性;2%CO2防褐保鲜效果次之;3%~5%CO2防褐保鲜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37.
本文对苎麻人工种子无菌条件、有菌土壤上的发芽特性及其贮藏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芝麻不定芽人工种子在1/4MS发芽基质上100%发芽、100%生根;无菌滤纸上71%发芽、29%生根;在胶囊内添100u/ml青霉素、0.1%CTM作为防腐剂制作的人工种子播种到沙石肥土中,有15.3%发芽、8.2%生根;将低温和液体石蜡相结合贮藏芝麻人工种子120d后取出播种到1/4MS发芽基质上25%发芽、5%生根。单用低温、液体石蜡都不能长时间贮藏苎麻人工种子。  相似文献   
38.
以黄淮平原种植区为研究对象,综合种植区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状况等因素,借助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黄淮平原灌水技术选择模型。利用单因素、多因素法提出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方法,优选出最适宜灌溉技术。在喷灌、滴灌、微喷灌、低压管灌和畦灌5种方案中,运用所建立模型选择最优的灌水技术,综合因子大小为微喷灌>喷灌>低压管灌>滴灌>畦灌。黄淮平原种植区适宜灌溉技术为微喷带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39.
富贵竹切口保鲜及贮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出适合富贵竹切口的保鲜液,冬季宜采用配方12,夏季宜采用配方5进行处理。处理液B对防治脚部黄化及促根效果极显著。加工后的富贵竹成品货柜运输的最佳温度为15 ̄16℃,配合含1.0mg/L6-BA 1‰托布津的保水剂包根处理,可极显著降低贮运中的损失率。研究成果在生产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40.
为了提高板栗的贮藏保鲜效果,开发无公害的天然保鲜剂,以北京产板栗为试材,通过对板栗贮藏期间主要病害病原菌的多次分离、鉴定、接种,初步判断引起板栗贮藏病害的主要病原菌为松生厚星裂壳孢和可可毛球二孢,利用厚朴提取物洗果,可以减少板栗贮藏病害的发生,试验结果表明,在发病高峰时对照发病率为18.35%,利用厚朴提取物洗果的发病率为2.85% ̄3.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