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8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1篇 |
农学 | 38篇 |
基础科学 | 9篇 |
60篇 | |
综合类 | 162篇 |
农作物 | 26篇 |
水产渔业 | 6篇 |
畜牧兽医 | 52篇 |
园艺 | 7篇 |
植物保护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61.
62.
63.
In this study,an alpine grassland in Henan County,Qinghai Province,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was selected as the study area. The shear strength of root-soil composite system characteristics of 6 different plant combination types of grassland were explored by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ampling and indoor tests,which aime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soil erosion and shallow landslide caused by grassland degradation.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hear strength of root-soil composite system of 6 different combinations was a increasing trend with the decrease of altitude. Namely,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root-soil composite system of Stipa purpurea Griseb. + Kobresia pygmaea C. B. Clarke at the top of the sunny slope was 27.76 kPa and the value of Elymus nutans Griseb. at the bottom of the sunny slope was 37.53 kPa. The reasons why the shear strength of 6 kinds of combinations varied from large to small with the decrease of altitude were related to their density,moisture content,root content and dry weight of roots in the root-soil composite system samples. That is,the root content of composite system at the top,middle and bottom of the sunny slope were 6.2%,5.5% and 16.2%,respectively. The values at the top,middle and bottom of the shady slope were 8.0%,11.4% and 31.6%,respectively. © 2019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64.
65.
江河源区生物多样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河源区西部、南部、东南部和东北部都毗邻生物多样性中心,生态系统多样,物种较丰富。这种生物多样性是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以其环境为生存条件,因而比较独特,不乏特有种、珍禽异兽、名贵药材和受到国家保护的物种。全面了解江河源区特殊的生物多样性将有利于该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内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66.
以河套蜜瓜为试材,进行果实发育期间源叶净光合速率、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幼果期和果实迅速膨大期初期(0~ 12d),源叶净光合速率,总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逐渐升高,相应地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均呈显著升高趋势;(2)在果实迅速膨大期后期和缓慢生长期(12~ 32d),源叶净光合速率,总可溶性糖含量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均保持较高水平,而淀粉含量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则维持较低水平;(3)在果实成熟期前,源叶中蔗糖含量受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正调控,淀粉含量受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正调控. 相似文献
67.
源库调节对小麦不同品种籽粒微量元素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小麦籽粒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的调控机制及其与籽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以9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 通过开花后减源(去叶、穗遮光)、减库(去50%小穗)处理, 分析了成熟籽粒中Fe、Zn、Mn、Cu等微量元素含量与籽粒重、蛋白质含量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并探讨了籽粒微营养素积累的源库调控作用。结果表明, 籽粒中Fe、Zn、Mn、Cu、蛋白质含量和籽粒重均在品种间和源库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去叶源不仅使籽粒重和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 而且使籽粒Fe、Zn、Mn和Cu含量明显降低; 穗遮光使籽粒重显著降低, 蛋白质含量略有提高, 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因品种和元素类型而异, 总体趋势为Fe、Zn和Cu含量增加, Mn含量降低; 去小穗减少库, 使各品种剩余籽粒粒重略有增加, 而蛋白质含量提高, 籽粒Fe、Zn、Mn和Cu含量均较大幅度提高。籽粒Fe、Zn、Mn和Cu含量主要受各元素供源的限制, 不同元素受供源影响程度不同, 且与品种基因型有关。籽粒中4种微量元素含量之间及其与粒重和蛋白质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说明籽粒微量元素含量与籽粒重和蛋白质含量存在同步提高的可 能性。 相似文献
68.
青海三江源区湿地状况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自然湿地分布的特性以及保护整体性角度出发,将三江源区范围确定为青海省内的长江流域全部、西南诸河的澜沧江二级流域全部以及黄河流域的龙羊峡以上二级流域组成的一个连续区域。统计计算了三江源区内面积≥100hm2的湿地类型、面积和流域分布。分析了湿地资源受威胁状况,并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特殊情况,提出了湿地保护对策,为三江源湿地的系统保护提供了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69.
分析了1992年和1993年不同时期采集的小麦白粉病菌越夏、越冬和春季菌源共238个菌株的生理小种、毒性基因结构和对9个推广品种的毒力频率。结果表明三种菌源在生理小种和毒性基因组成及出现频率是相似的,对9个推广品种的毒力频率均较高。这样在白粉病菌毒性和品种抗病性研究中,可以采集应用越夏和越冬菌株标样,避免了夏季高温季节保存菌株的工作;而且从毒性结构方面进一步证实白粉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夏季侵染高海拔地区的自生麦苗而越夏,再逐渐扩展至秋播麦苗越冬后导致春季大田发病,病菌的子囊孢子在平原地区侵染循环上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70.
农业面源污染对丰水期艾比湖流域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8年5月对艾比湖流域地表水进行了系统采集,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水体中各形态氮磷含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丰水期艾比湖流域水体中主要的氮素形式是NO3--N,各条河流中以博尔塔拉河NO3--N(0.433 mg/L)和TN(3.545 mg/L)含量最高,表明农业面源污染是博尔塔拉河受污染程度高于其他河流的主要原因。奎屯河、精河中NH4+-N(0.251 mg/L,0.249 mg/L)的含量在流域内较高,反应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两条河流中起主导作用。艾比湖流域各断面上的TP,TN浓度均较高,博尔塔拉河的TN含量超过Ⅴ类水质标准。整个艾比湖流域TP,TN的含量基本达到了富营养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