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3篇
  免费   638篇
  国内免费   227篇
林业   2134篇
农学   216篇
基础科学   145篇
  885篇
综合类   5352篇
农作物   72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709篇
植物保护   216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316篇
  2015年   379篇
  2014年   552篇
  2013年   638篇
  2012年   1020篇
  2011年   1098篇
  2010年   813篇
  2009年   715篇
  2008年   600篇
  2007年   630篇
  2006年   465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漓江流域是我国南方脆弱岩溶环境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通过景观生态脆弱性评价优化国土空间治理,可为岩溶区生态修复和脱贫攻坚成果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土地利用、遥感信息和GIS空间分析平台,应用景观指数、时空统计、空间分析、地理探测等方法,从多维时空尺度分析了漓江流域景观生态脆弱性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漓江流域以林地、耕地为主体景观,面积占全流域的90%,近20年其变率小于0.37%,扩张强度小于3.59%,流域景观格局稳定; 建设用地增长最快,扩张强度高达72.97%,动态度明显高于其他地类,城镇化进程是景观格局的主要驱动因素;(2)景观生态系统以中低级脆弱区为主,占总面积的56.53%,高危脆弱区面积占比小于10%; 形成城镇化中心低值聚集,山地区高值连片的分异格局; 近20年一级、五级脆弱区扩张强度分别为1.70%,1.36%,中高级脆弱区面积扩张强度-2.59%,流域景观生态脆弱性减弱。(3)LEV空间分异呈现人工景观低值化与自然景观高值化格局。桂林市区是低—低相邻的冷点,周边山区为高—高相邻的热点,近20年冷点、热点范围都略有扩大,景观生态脆弱性与城镇化有显著的正向空间依赖性。(4)城镇化及坡度变化对脆弱性的解释度最大,其q值分别为0.2689,0.250 8,是LEV空间分异的核心驱动,自然和人工因素共同决定了LEV时空分异。漓江流域土地利用应坚持综合治理和系统规划的原则,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和国土空间规划,系统融合城市与乡村、自然与人工景观类型及功能。  相似文献   
802.
文章对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紫藤属(Wisteria)、崖豆藤属(Millettia)和油麻藤属(Mucuna)的大型藤本植物中具有园林开发应用价值的种类及品种进行了介绍,概述了其引种及园林应用现状,并提出了下一步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03.
随着花境在国内的推广与应用,花境本土化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造成各地花境景观雷同、景观衰退严重、养护负担增加。基于此,保证景观效果的稳定性和低维护性是亟须研究的方向。本文在我国各地对花境植物材料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长效低维护花境植物的选择原则,并结合南通当地实践经验总结了长效低维护花境植物的配置方案,以期为花境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4.
本文选取云南省昆明市海晏村为研究对象,运用ASEB 栅格分析法对问卷数据进行SWOT分析。基于游客角度的问卷调查显示,游客期待在海晏村观赏日落、放松心情、体验渔家文化,但对村内道路等配套设施不太满意。本文针对调查结论提出了海晏村旅游资源提升策略建议:在不破坏乡村纯真性、原始性的前提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道路建设,同时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海晏村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服务从业人员能力;挖掘当地民俗特色,再现旧时渔家文化,修葺明清古建筑群,增强人文内涵,使游客在静谧温馨的环境中观赏风景、放松心情的同时还可以充分体验特色明清文化和渔家风情。  相似文献   
805.
水果作为辽宁营口的支柱产业,在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乡村振兴大背景下,辽宁营口水果产业发展仍然面临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为提升营口地区水果产业竞争力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806.
开展城市园林植物的滞尘研究,筛选滞尘能力强的树种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郑州市10种常见的公园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滤膜过滤法测定植物叶片滞留不同粒径颗粒物(TSP、PM>10、PM10和PM2.5)的质量,并分析叶片特征和蜡质含量对植物滞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叶片的滞尘能力以及滞留不同粒径颗粒物的能力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来说,滞尘能力乔木>灌木,雪松和龙柏滞留TSP和PM>10的能力最强,雪松、石楠和夹竹桃具有较强的滞留PM10和PM2.5的能力;南天竹对TSP、PM>10、PM10和PM2.5的滞留能力均最差。叶表面形态会对滞尘能力产生影响,叶表面粗糙度较大、能分泌粘性油脂或叶脉突出的雪松、龙柏、石楠以及夹竹桃叶片滞尘能力强。叶片蜡质含量与滞尘量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蜡质含量与PM10和PM2.5的滞尘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TSP和PM>10的相关性不显著。蜡质含量对叶片吸附细颗粒物的能力影响较大,随着蜡质含量的增加,叶片对PM10和PM2.5的滞留量增大。由此可见,叶表面形态以及叶片蜡质含量均会对植物的滞尘量产生影响,在郑州城市绿化中可以考虑雪松、龙柏和石楠等滞尘能力强的树种。  相似文献   
807.
自然保护区遥感信息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技术在自然保护区监测、规划和保护研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中对自然保护区冰川遥感解译、湿地信息提取、植被信息提取及景观格局变化分析技术进行了总结归纳,分析各技术应用的优缺点,并讨论了遥感技术在自然保护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08.
[目的]探究辽宁省庄河市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为该市滨海湿地的合理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决策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以庄河市2000,2010年2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模型来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和该区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10a间,庄河市滨海湿地的面积减少了7.44%;景观斑块数(NP)由2000年的3 425块增加到2010年的3 563块,增加了4.03%;景观多样性指数(H)由2000年的0.631 5增加到2010年的0.855 4;景观优势度指数(D)从2000年的0.835 9降低到2010年的0.736 4;景观均匀度指数(E)从2000年的0.578降低到2010年的0.514。[结论]庄河市滨海湿地的景观破碎化程度在加剧。在自然驱动力和人文驱动力作用下,湿地面积大幅减少,生态功能不断下降,使得研究区生态环境恶化,从而严重影响庄河市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09.
草坪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席嘉宾 《草业科学》2000,17(3):58-61
分析了草坪绿地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中所处的地位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一现象,对如何建设和发展城市草坪绿地,建立园林城市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10.
[目的]分析将近20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城市的空间扩展状况,为资源型城市空间扩展的数量特征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克拉玛依市1996,2000,2006,2011,2014年5个时段的Landsat影像,获取近20a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计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和主要景观组分的转移过程。[结果]1996—2014年研究区耕地、林地在大幅度增加,其面积由1996年的38.05,58.39km2增加为2014年的436.25,143.27km2。耕地在景观中所占的比例大幅度增大,破碎化程度增加。建设用地与水域面积也逐渐增大,其面积由1996年的20.40,31.62km2扩大为2014年的65.15,36.38km2,建设用地的斑块数量由1996年的888增加到2014年的1 792,斑块密度与边缘密度由0.12,1.14增加到0.24,4.03。[结论]1996—2014年克拉玛依市破碎化程度增加,有明显的集中化趋势,水体景观形状较为规则,破碎化程度较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