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0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578篇
林业   582篇
农学   250篇
基础科学   635篇
  1040篇
综合类   1476篇
农作物   125篇
水产渔业   259篇
畜牧兽医   701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38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255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通过对海南省三亚市桉树枝瘿姬小蜂数量调查,并结合6个关键气候因子,运用SAS9.0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桉树枝瘿姬小蜂监测模型:y=0.549 3+0.000 6x1+0.269 3x3+0.415 6x4-0.612 2x5-0.023 1x6。该模型表明桉树枝瘿姬小蜂数量与月降雨总量、月平均最高温度、月平均最低气温、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相对湿度有极显著相关性,而与月日照时数无显著相关性。其中月降雨总量是影响桉树枝瘿姬小蜂数量的主要气候因子,其次为月平均温度、月最低平均温度与月最高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   
122.
富含多糖甜玉米幼穗RNA提取及高温胁迫基因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改良Trizol试剂法从富含多糖的甜玉米幼穗中提取高质量、完整的总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高温胁迫下粤甜13雌穗发育的8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个基因分为上调表达和下调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测序法基因表达谱检测的基因上调或下调表达的趋势一致,上调表达基因ZM2G058057和下调表达基因ZM2G059964、ZM2G044670相对表达量较高,可能在高温胁迫影响甜玉米幼雌穗发育过程中起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3.
播期是影响小麦产量与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冬小麦生产管理对播期的及时和准确监测有强烈需求。遥感数据源的日趋丰富及遥感定量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为大面积、低成本监测小麦播期提供了可能。本文对冬小麦播期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系统归纳了当前国内外播期遥感监测方法,分析了目前冬小麦播期遥感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推进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的使用、强化多尺度传感器遥感数据融合算法的应用、开展冬小麦生长前期不同播期光谱数据的挖掘、探索冬小麦生长前期光谱与上茬作物时序遥感数据的综合及尝试遥感数据与作物模型同化方法的借鉴是冬小麦播期遥感监测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4.
小麦籽粒淀粉合成酶基因表达与酶活性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小麦籽粒淀粉合成酶基因表达与酶活性的特征,以普通小麦品种秦麦11(粒重36.942 mg/粒,淀粉含量61.02%)和中优9507(粒重50.636 mg/粒,淀粉含量68.36%)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灌浆期籽粒淀粉合成酶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表达量与相应酶活性的相关性做了分析.结果表明,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AGPase)、束缚态淀粉合成酶基因(GBSSI)、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S)、淀粉分支酶基因(SBE)表达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在花后3 d 内检测不到其表达,花后4~6 d 这些基因开始表达.AGPase和SSS在花后12 d左右表达量达到高峰,GBSSI和SBE在花后15 d左右的表达量最大.自花后18 d开始,各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中优9507在表达高峰期(即花后第12、15、18 d)的酶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秦麦11,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整个灌浆期间中优9507的四种淀粉合成酶活性高于秦麦11,尤其在灌浆中期差异更显著.相关分析表明,AGPase、SSS、SBE基因在花后15 d的相对表达量与相应酶活性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GBS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GBSS酶活性间相关不显著,暗示AGPase、SSS、SBE基因在籽粒淀粉合成过程中属于转录水平调控,而GBSSI基因属于转录后调控.  相似文献   
125.
前期研究克隆得到ZmGW2基因, 该基因与水稻粒重相关基因OsGW2同源, 编码一个RING型E3泛素连接酶。研究表明, 该基因位于玉米的百粒重相关的QTL区域, 并且其表达量与玉米粒宽呈显著负相关。通过荧光定量PCR研究分析ZmGW2在杂交优势系中的表达量, 结果验证该基因的表达与玉米粒重呈负相关。半定量RT-PCR分析该基因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 结果表明, ZmGW2基因还可以被高盐(NaCl)、干旱、低温(4℃)和脱落酸(ABA)等逆境胁迫诱导表达。  相似文献   
126.
为充分保证种子烘干质量和发芽率,避免种子烘干效率低、人为操作失误等问题,采用研华ADAM4000系列数据采集模块,设计了基于组态王6.53的玉米果穗烘干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影响玉米果穗烘干质量的温度、压力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监控。在工控机上使用组态王实现了对数据分析处理、故障报警等功能,为提高果穗烘干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应用情况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人机界面友好,能够满足监控系统实时性、可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7.
为了探讨"旱冻交加"的气候条件下遥感监测小麦苗情的可行性,以河南省冬小麦为例,利用多时相MODIS为遥感数据源,引入了广泛用于小麦苗情监测的距平植被指数(AVI),同时基于植被健康状态指数(VHI)和晚霜冻害综合指数(I),构建了旱冻双重胁迫条件下的小麦苗情综合指数(CI),以反映冬小麦拔节期的生长状况,并分别利用实测样点苗情分类和距平植被指数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I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5.00%,Kappa系数为0.74;冬小麦总茎数与CI呈线性正相关关系,拟合方程为y=8.732CI+1.256,决定系数为0.605 3;与实测样本对比,CI预测精度为73.30%,苗情分类分级更符合小麦生长实际情况。因此认为旱冻双重胁迫下可以利用CI对冬小麦苗情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28.
缺钾是水稻土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合理增施钾肥,既能促进水稻的营养代谢,又能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为此本文利用5 a施肥定位监测资料,研究了钾肥在水稻土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增施钾肥一般可增产6%左右,不施有机肥增施钾肥一般可增产4.9%左右。增施农肥及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才能保证水稻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29.
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分化的监测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通过每10年1次对病原菌致病力分化的监测发现,国内稻区病菌小种的组成基本稳定,仅个别小种有所变化。目前流行的优势小种仍为C1和C2群,即携带有[i]Xa3[/i]抗性基因的品种仍可广泛种植;但能够侵染[i]Xa4[/i]抗性基因的C4、C5群小种的数量有所增加,即将达到流行的阈值。为便于与国内外小种鉴别的结果相比较,选用IRRI推出的几个近等基因系材料作为鉴别品种,将中国的白叶枯病菌区分为8个小种(C1~C8)  相似文献   
130.
蝗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蝗灾是世界性生物灾害,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020年初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再次暴发,严重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蝗虫防治的新技术和新策略不断发展.本文概述了我国蝗虫主要成灾种类、分布及其危害,总结了近年来蝗虫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相关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以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