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8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61.
抚育间伐和修枝对落叶松用材林生长和冠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好地揭示抚育对林木生长的影响,确定森林抚育经营方式,以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用材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间伐强度(10种)和不同修枝强度(4种)对林分生长和冠层的影响。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和冠层的主效应显著。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胸径和单株材积4 a总生长量逐渐增加,且各抚育间伐强度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抚育间伐强度下,树高4 a总生长量间差异性不显著,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再减的趋势。在不同修枝强度下,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单木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与抚育间伐强度的关系符合指数模型,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与抚育间伐强度呈现二次多项式的关系。各抚育间伐样地冠层的叶面积指数、冠下总辐射通量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叶面积指数呈现先增再减的趋势,冠下总辐射通量呈现先减再增的变化趋势。不同修枝强度间各项指标差异性不显著,综合分析来看,兴安落叶松用材林最适宜的修枝强度为1/2。  相似文献   
162.
不同修剪水平对葡萄叶幕光照微区气候和水分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实验在法国波尔多的生态条件下,从叶幕光照微区气候和植物水分关系的角度,设计比较了四种植株芽眼负载量(修剪水平)和不同的修剪方式后指出,轻修剪水平(重负荷)的葡萄植株,由于生长的“自动调节”,整个叶幕水平上光照微区气候没有出现恶化现象。但是果际的郁蔽也许是造成物质代谢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水分关系方面,轻修剪水平植株整个叶幕前半天的蒸腾作用较强,但是以较剧烈的“午间低谷”和整个下午的低水平作为代价;伴随着这个现象的是午后叶幕气孔导性和叶面水势的较低水平。轻修剪水平对植株叶幕光照微区气候和水分关系影响的机理以及对葡萄果实品质形成的作用在本文中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3.
调查了解汉中北亚热带甜樱桃枝芽特性,研究修剪反应,以枝芽特性和修剪反应为基础,开展了修剪方法试验研究。试验比较综合修剪管理、综合修剪管理+PBO(果树促控制)、常规修剪+PBO、常规修剪对甜樱桃枝条数量及枝条组成的影响、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处理对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提高,以处理1提高最大,处理2次之,处理2时效性最高。  相似文献   
164.
早实核桃采穗圃修剪技术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开志  肖千文  廖运洪  蒲光兰  张丽  韦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35-11836,11855
[目的]为早实核桃的生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在春、夏季修剪早实核桃采穗圃,探讨不同的修剪强度对不同品系和树龄的核桃树的修剪效应。[结果]3~5月的重短截可显著促进新枝生长,抽枝基径1.51cm,平均长度93.24cm,满足接穗生产的要求;7~8月修剪的枝条抽生能力差,不能达到接穗的要求。同一品系不同强度修剪后,新枝生长差异显著;重短截对4个核桃品系的新枝长度和基径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显著,抽枝基径1.22~1.59cm。中短截可极显著促进2年生早实核桃新枝的生长,抽枝基径、长度平均达1.42、91.92cm;3年生和5年生早实核桃重短截处理的新枝长度、基径生长极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结论]早实核桃春季修剪明显优于夏季修剪。重短截技术可以普遍应用于不同品系的早实核桃修剪。  相似文献   
165.
[目的]研究不同花穗整形长度对‘魏可’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依据.[方法]以‘魏可’葡萄为试验材料,开花前7d分别留花穗穗尖的3、5、7 cm,疏除花穗其余部分,并以不整穗作为对照,测定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指标.[结果]不同花穗整形长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魏可’葡萄成熟果实的果实品质,对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影响.其中,保留花穗尖5 cm能显著增加果实纵横径、果实单果重,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且能保持魏可的果形不变.[结论]保留花穗尖5 cm为‘魏可’葡萄花穗最适整形长度.  相似文献   
166.
以13年生‘3113’板栗为试验对象,在河北省迁西县板栗种植园内两种主栽密度下(密度Ⅰ,株行距3 m×4 m;密度Ⅱ,株行距4 m×6 m)分别进行3种修剪强度试验,分别是P1、P2、P3,每平米树冠投影面积留母枝数为8、10、12个;测定了板栗冠层不同部位叶片的叶绿素质量分数、比叶质量和光合特征(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两密度中冠层各部位叶绿素质量分数均随着修剪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由小到大的顺序均表现为P1、P2、P3。密度Ⅰ中比叶质量、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均随着修剪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1、P2、P3;密度Ⅱ冠层各部位比叶质量最高值均出现在P2中,达到了140.55 g· m-2,在冠层上部P2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高于P1、P3。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差异较小,密度Ⅰ中P1冠层中部与内膛最低,其他部位无差异;密度Ⅱ中,除内膛无差异外,P3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  相似文献   
167.
茶树修剪是茶园优质高效栽培管理中重要的农艺措施。概述了茶树修剪的生理效应和生理适期,简述了茶树不同修剪方式及其技术要点,提出了不同树龄、不同地形、不同采摘方式和采制不同茶类茶园宜采用的修剪模式。  相似文献   
168.
本文在石门县系统调查海拔、品种、树龄及栽培影响因子与茶白星病发生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茶白星病发病率与海拔高度正相关,茶园修剪是生态防控茶白星病的有效农艺措施,并提出不同海拔茶区生态防控茶白星病的三种修剪模式。  相似文献   
169.
玉米间作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玉米辣椒间作条件下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的最佳栽培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L9(34)法研究玉米与辣椒间作密度、剪叶剪枝及微肥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所考察的因素对辣椒产量的影响程度为:辣椒密度>微肥>剪枝剪叶>玉米密度;辣椒产量高的栽培条件为处理6(种植玉米2.340万株/hm2,辣椒4.650万墩/hm2,不剪枝剪叶,喷施0.2%硫酸锌溶液);对辣椒素含量的影响程度为:玉米密度>剪叶剪枝>微肥>辣椒密度;辣椒素含量高的栽培条件为处理8(种植玉米2.805万株/hm2,辣椒3.315万墩/hm2,不剪枝剪叶,施浓度0.2%硼酸溶液)和处理6;对辣椒Vc含量的影响程度为:微肥>玉米密度>剪叶剪枝>辣椒密度;辣椒Vc含量较高的栽培条件为处理2(种植玉米1.995万株/hm2,辣椒3.315万墩/hm2,辣椒剪枝,喷浓度0.2%硫酸锌溶液)、7(种植玉米2.805万株/hm2,辣椒2.580万墩/hm2,玉米剪叶1/2,喷浓度0.2%硫酸锌溶液)和处理6;辣椒干物质含量较高的栽培条件为处理6。[结论]综合来看,以处理6产量最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70.
Ficus benghalensis L (banyan tree) has been planted as ornamental tree in parks, landscapes as well as along roads and streets in many southern cities of Iran. During field surveys conducted in Kish Island (Hormozgān province) an unusual decline was noticed on F. benghalensis. Affected trees exhibited bark necrosis, peeled off bark and cankers on branches and aerial roots, yellowing and defoliation, branch dieback and eventually death. A black sooty mass of fungal spores under the bark as well as wood discoloration in cross sections were also observed on infected parts of trees and pruning wood debris.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all affected parts of trees showing disease symptoms, pruning wood debris as well as rove arthropods in close proximity to the trees for the presence of fungal inoculum. In this study 239 Botryosphaeriaceae-like isolates were obtained from discoloured wood tissues, pruning wood debris and from the bodies of collected arthropods. Based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NA sequence data of ITS and tef-1α gene regions, isolates were identified as 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and 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 Pathogenicity of both species was performed on the branches of banyan trees and L. theobromae was more virulent, based on the length of necrotic lesions in the wood, than those of N. dimidiatum.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report of N. dimidiatum associated with sooty canker and dieback of F. benghalensis worldwide. Our study show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L. theobromae and N. dimidiatum can also be associated with some arthropods. Our outcomes can improve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trunk diseases caused by Botryosphaeriaceae species on ornamental trees in landscap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