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40篇
农学   202篇
  53篇
综合类   300篇
农作物   80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对几个不同高粱基因型田间感蚜虫前后的三种酶POD、PPO、PAL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感蚜前后各材料POD活性都有明显的增加,抗蚜虫材料河农16前后均比其它几个材料的活性低;PPO活性感虫后有明显的增加,变化情况与POD类似;PAL活性感后有明显的增加,河农16与其它几个感蚜型相比,稳定性显著。表明POD、PPO与诱导抗性有关,而PAL在抗蚜材料河农16中为组成型表达的,可能受抗蚜虫基因的控制。  相似文献   
822.
[目的]缓解重金属离子对豌豆种子的毒害作用。[方法]采用水培方法,研究镉、汞单一胁迫及复合胁迫对豌豆种子萌发、幼苗叶绿素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镉、汞单一胁迫及复合胁迫对豌豆种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单一汞胁迫对豌豆幼苗的毒害作用最大,镉、汞复合胁迫次之,单一镉胁迫最小。幼苗叶绿素含量最高的是单一镉胁迫,其次是镉、汞复合胁迫,单一汞胁迫的叶绿素含量最低。单一汞胁迫的灰度值是单一镉胁迫的67.00%,镉、汞复合胁迫的灰度值是单一镉胁迫的91.32%;单一汞胁迫的酶带迁移率最大,镉、汞复合胁迫次之。[结论]汞胁迫对豌豆种子的毒害作用大于镉胁迫,镉、汞复合胁迫的毒害作用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823.
使用复合微肥(甜丰)对甜菜进行不同浓度的浸种或7~8叶时叶面喷施处理,在甜菜各生育期测定块根、叶柄、叶片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浸种处理和叶面喷施处理分别增加了甜菜块根分化形成期(幼苗期)的幼根和叶丛快速生长期叶片中的酶带数。使用复合微肥(甜丰)促进了甜菜不同生育时期的内部生理生化代谢。各处理间相比较,浸种100g/亩和叶喷50g/亩的酶带活性变化较明显.  相似文献   
824.
利用植物脂肪氧化酶同功酶快速检测技术对60个大豆种质资源和后代材料进行筛选。得到大豆脂肪氧化酶同功酶部分缺失和全缺失材料9个,用筛选的脂肪氧化酶同功酶缺失材料进行自交,在其自交后代中,得到无豆腥味且农艺性状优良的脂肪氧化酶同功酶部分缺失和全缺失的大豆品系10个,其中有大量的脂肪氧化酶同功酶全缺失和部分缺失的单株。  相似文献   
825.
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同工酶的薄层扫描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属于玉米大斑病菌1、2号生理小种的四个标准菌株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PAGE和IEF分析研究.过氧化物同工酶扫描图谱发现1号生理小种在薄板80mm处有明显的馒头状吸收峰(G峰),而2号小种在薄板80mm处有一微弱吸收(M峰),紧随其后义在85mm处出现另一微小吸收峰(N峰),可见玉米大斑病菌1、2号在生理小种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图谱有一定的差异。酯酶同工酶扫描图谱发现,1号生理小种在薄板130m。处有一明显的窄长吸收峰(G峰),而2号小种在此区域则无明显吸收。如果两性电解质由pH4~6换成pH3.5~10时。2号小种在薄板70mm处有一C峰出现,但1号小种没有出现该峰,可见玉米大斑病菌1、2号生理小种的酯酶同工酶也存在着差异,这将为探讨玉米大斑病菌毒素产生的遗传学和不同小种毒素的毒性成分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26.
A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biochemical changes of different ramie(Boehmeria Jacq. ) varieties under drought stress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lative water contents(RWC) decreased and RPP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drought stress. Compared with drought sensitive varieties, drought resistant varieties had higher RWC in leaves but lower RPP. Peroxidase activity of drought-resistance varieties changed from low to high whereas sensitive ones changed in opposite direction. Proline contents of drought sensitive varieties was higher than those of drought resistant ones under a certain degree drought stress. Proline accumulation in drought resistant varieties was faster than that in drought sensitive ones under serious drought stress.MDA contents in leaf was increased under drought stress. MDA contents increased slowly in resistant varieties while that increased rapidly in sensitive ones.  相似文献   
827.
通过对N~+离子注入棉子后M_1代植株第二真叶过氧化物酶同功酶酶谱的分析,探讨了酶谱变异与离子注入量及农艺性状损伤的关系。结果表明:N~+离子注入引起酶带数目和活性的明显变化,共出现12种类型的谱带,最多可见5条,最少为1条,并且在阴极显示一条3A弱带,此带在4×10~(16)N~+/cm~2注入量中出现的频率最高。1A和2A带消失的频率与离子注入量呈正相关。具有3A带植株的苗高,第一真叶宽,第一真叶叶面积,铃数和茎粗均显著的高于无3A带的植株。酶谱变化频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离子注入量和性状损伤程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828.
以经过低温处理发生育性转化的大白菜胞质不育系(AT系)、未经处理的不育系(A系)及对应的保持系(B系)6叶苗龄期的根,叶和花期的大、中、小花蕾为试材,采用薄层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电泳的方法,分析了POD、ATP、AMY、EST同工酶。结果表明:POD、ATP、AMY同工酶与大白菜不育性没有显著关系;苗期A系与B系酯酶同工酶也无差异,小花蕾差异很大,B系酶活性明显强于A系,且B系比A系多5条α-EST带,其迁移率分别为0.62、0.68、0.72、0.75、0.83等,B系比A系多4条β-EST带,其迁移率分别为0.68、0.72、0.75、0.83。A系经低温处理(9℃下处理18d)发生育性转化后,迁移率为0.83的α-EST带消失,可能与不育性转化有关。结合试验结果还对细胞质雄性不育产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29.
玉米过氧化物同工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选用了36个优良玉米自交系并组配了300个杂交种,其中包括13个自交系按完全双列杂交设计(graffing方法Ⅳ),组配了78个杂交种。通过对所有材料的过氧化物同工酶(POD)酶谱分析发现,互补酶带的出现与否不能准确地预测杂种产量的高低;POD遗传距离与杂种产量、特殊配合力的关系为抛物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434**和0.495**),这表明双亲间过氧化物酶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杂种优势的大小。  相似文献   
830.
对SMV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MV-a析系为毒源接种3人不同抗性类型的大豆品种,在接种后8,24,48,7小时及在3,6,9,12,15,18 11次连续取样与相应CK一并测定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后发现:未经接种的抗感品种体内PO酶活性差异较大,病品种中PO酶活性水平高于抗性品种2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