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40篇
农学   202篇
  53篇
综合类   300篇
农作物   80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陇东野生紫花苜蓿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对陇东野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 cv. Longdong)及其他38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酶谱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供试材料间欧氏距离的计算和聚类分析,初步探讨了39个紫花苜蓿材料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共表现出11条酶带,且都具有4条主酶带,其中陇东野生紫花苜蓿表现出条酶带;用组间均连法进行聚类分析,39个供试材料可聚为6类,其中陇东野生紫花苜蓿单独为一类,且与其他38个供试材料间的欧氏距离介于0.48~1.622,平均值(1.088)远远高于其他供试材料间的平均欧氏距离(0.533~1.029),表明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大.由此可确定陇东野生紫花苜蓿与其他供试材料间的亲缘关系较远,为一相对独立的紫花苜蓿种质资源,可通过育种途径扩大栽培品种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42.
Ca2+对苹果果实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苹果组织为试材,试验结果表明,100mmol/L的高浓度Ca^2 能明显提高苹果果实POD活性,促进其分泌,低浓度Ca^2 的效果不显著;5mmol/L的EGTA促进POD分泌,对POD活性的影响不显著;10mmol/L的LaCl3明显降低POD活性,促进其分泌;0.1mmol/L的Verapamil、0.1mmol/L的CPZ和0.1mmol/L的TFP提高POD活性,但抑制POD分泌。这些说明苹果果实POD活性及其分泌可能受细胞内的Ca^2 和CaM所调控。  相似文献   
143.
以色季拉山的高寒植物垫状雪灵芝为材料,选取分布在海拔4500—4650m范围内的垫状雪灵芝3个居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聚丙烯酰胺琼脂电泳技术,对垫状雪灵芝3个居群的48个个体功能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进行测定并编码,依据酶谱带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同时结合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3个遗传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同一居群的个体,不但同工酶谱带相似性高,遗传杂合度小(HeA=0.716,HeB=0.709,HeC=0.705),特别是居群B、C相似性系数大,遗传距离小,这也说明居群内个体遗传分化小;过氧化物酶在不同居群间的相似性系数在4种同工酶中的平均值相对较大,遗传距离相对较小(IAB=0.637,IAC=0.587,IBC=0.646;DAB=0.451,DAC=0.533,DBC=0.437)。研究数据显示垫状雪灵芝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不同的居群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缺少有效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144.
不同环境条件对豇豆种子萌发力及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影响豇豆种子萌发的因素。[方法]设置3个水平的温度、光照、盐浓度进行豇豆种子发芽试验,计算发芽率,测定胚根和子叶中的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不同培养条件下豇豆种子的萌发率存在较大差异。温度、盐浓度对豇豆种子的萌发有极显著的影响。不同培养条件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子叶和胚根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呈上升趋势。温度和盐浓度对子叶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显著影响,而对胚根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极显著影响。温度对子叶和胚根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显著影响,盐度对子叶和胚根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极显著影响。[结论]温度和盐浓度是影响豇豆种子萌发的极显著因子。  相似文献   
145.
146.
对来自不同地域的12个茯芩菌株进行了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电泳共栓出迁移率不同的谱带有8条酶带,各菌株分别具有2~6条酶带,其中GD、Scl、901和864等4个菌株亲缘关系非常近,具有共同的遗传基础;Sc,S1,864和876等4个菌株联合系数较小,亲缘关系较远;闽006与除Z(z)之外的其他10个菌株亲缘关系都比较远.  相似文献   
147.
为了解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在果蔗生长中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选择不同的取样时期和植株不同器官,对8个果蔗品种利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电泳得出的叶片、根组织不同生育时期POD、EST同工酶酶谱进行聚类分析,并检测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间同工酶谱的遗传相似系数存在差异,特别是外引黑皮果蔗(Badila)与中国地方品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差异;(2)不同生育时期叶片或根部的POD同工酶和EST同工酶酶谱的聚类图都存在着差异;(3)叶片中的POD、EST酶谱在各个生育时期均达到极显著相关。说明叶片是这两种酶基因表达的最重要活性部位,因此叶片可以作为同工酶分析较为稳定和适宜的采样部位。  相似文献   
148.
辣椒属种间杂交及杂种鉴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辣椒属5个栽培种(Capsicum annuum, C. chinense, C. f rutescens, C. baccatumC. pubescens) 种间正反杂交试验, 获得了3株C. baccatum ×C. chinense (Hbc ) 和7株C. annuum ×C. chinense(Hac ) 种间杂种植株。除Hac-7单株表型异常外, 其他杂种F1植株均生长正常。Hac、Hbc花粉可染率分别为13.9%和23.8% , 显著低于其双亲。同一组合内单株间花粉育性、形态性状和同工酶电泳图谱表现一致,形态学观察和过氧化物同工酶电泳分析结果均验证了种间杂种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49.
Using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SDS-PAGE, peroxidase activity assay and mass spectrometry data, a new extracellular peroxidase (CMP) from Chelidonium majus milky sap was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protein has a molecular weight of about 40 kDa and belongs to secretory class III plant peroxidases. The peroxidase activity is also accompanied by DN-ase activities. A novel CMP combined with other proteins is probably involved in development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plant and defence against different pathogens. It suggests that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C. majus whole plants and extracts may depend not only on its alkaloidal content but also on the presence of biologically active proteins.  相似文献   
150.
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与苜蓿白粉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8个对白粉病有不同抗性的苜蓿品种(Medicgo sativa L.)为材料,研究人工接菌后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未接菌的品种间PAL活性差异不显著,而POD活性则差异显著(P<0.05);感病品种POD活显著高于抗病品种;接种白粉病菌后,供试品种间叶片PAL活性和POD活性均升高,其中抗病品种间PAL活性升高幅度显著大于感病品种,其变化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而POD活性的变化则相反;POD活性和PAL活性与苜蓿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