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48篇
  免费   1013篇
  国内免费   2129篇
林业   2317篇
农学   1924篇
基础科学   971篇
  3176篇
综合类   9324篇
农作物   1367篇
水产渔业   1320篇
畜牧兽医   2668篇
园艺   801篇
植物保护   922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587篇
  2021年   723篇
  2020年   711篇
  2019年   850篇
  2018年   521篇
  2017年   980篇
  2016年   1109篇
  2015年   983篇
  2014年   1194篇
  2013年   1354篇
  2012年   1660篇
  2011年   1767篇
  2010年   1395篇
  2009年   1358篇
  2008年   1141篇
  2007年   1276篇
  2006年   1071篇
  2005年   833篇
  2004年   655篇
  2003年   560篇
  2002年   411篇
  2001年   398篇
  2000年   344篇
  1999年   337篇
  1998年   305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224篇
  1995年   244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206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研究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生态行为应对高盐养殖环境的响应能力,以2个缢蛏群体(“申浙一号”群体SZSC和自然群体ZRSC)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盐度(20、24、28和32)对缢蛏群体潜沙行为、摄食生理的影响。对比2个群体潜沙指标和摄食率(FR)的差异,其中,潜沙行为实验设置盐度应激组(缢蛏从暂养池取出放进各盐度组开始实验)和胁迫组(缢蛏在各盐度条件下胁迫24 h后开始实验)。结果显示,SZSC的120 h半致死盐度为34.04,ZRSC的120 h半致死盐度为32.04。应激组中,SZSC的半数潜沙时间(BT50)显著大于ZRSC (P<0.05),盐度为24时,SZSC的BT50为4.2 min,显著低于盐度为28和32时的BT50;盐度为32时,SZSC潜沙深度分布更集中,潜沙率为88.33%,显著高于ZRSC(P<0.05)。而在胁迫组,SZSC中BT50显著低于ZRSC,潜沙率显著大于ZRSC (P<0.05)。摄食生理上,除对照组外,SZSC的FR均显著大于ZRSC(P<0.05),SZSC的FR在盐度为24时达到最大值[89.54 mL/(g·h)],显著大于其他盐度组(P<0.05)。研究表明,2个群体的生态行为均会受到盐度的影响,盐度越高,应激反应越强烈,其中,SZSC对高盐环境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本研究从生态行为水平评估了2个缢蛏群体对高盐环境的耐受性,揭示了高盐养殖环境下缢蛏在底泥中的垂直分布情况和摄食能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缢蛏耐高盐新品系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铜藻(Sargassum horneri)的有机碳释放速率、与净初级生产力(NPP)之间的关系及主要的调控因素等问题,本研究采用三变量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测定铜藻在不同温度(5、15和25℃)、光照[86、172和258 μmol/(m2·s)]和光照周期(L∶D=6 h∶18 h、L∶D=12 h∶12 h、L∶D=24 h∶0 h,L表示光照时长,D表示黑暗时长)条件下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的释放速率和初级生产力。结果显示,DOC和POC释放速率的范围分别为0.653~4.785 mg/(g·h)和0.066~0.322 mg/(g·h);温度和光照强度分别是铜藻释放DOC和POC的主要调控因素;铜藻在高温、中光、L∶D=6 h∶18 h条件下的DOC释放速率最高[4.785 mg/(g·h)],在高温、高光、L∶D=24 h∶0 h条件下的POC释放速率最高[0.322 mg/(g·h)];铜藻释放的DOC和POC占NPP的比值分别为4%~130%和0.4%~5.9%;DOC释放速率与NPP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OC释放速率与NPP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铜藻的生理生态学特性及其对沿海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
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生长性状、产量、经济效益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进而指导阿克苏市玉米科学合理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投入,实现玉米化肥减量增效的目标。以金谷玉6号玉米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肥(CK)、无氮(PK)、无磷(NK)、无钾(NP)和氮磷钾(NPK)5个处理,在收获期对玉米株高、径粗、穗长、穗粒数、百粒重、产量、平均产值、净收入和养分利用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全年施肥量为尿素29.78kg/667m2,重过磷酸钙25kg/667m2,硫酸钾10.4kg/667m2,对玉米的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有促进作用。玉米氮肥的利用率为36.26%,磷肥的利用率为17.39%,钾肥的利用率为41.99%。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驱动的生物结皮发育可显著抑制土壤侵蚀,为探明土壤抗侵蚀性能随生物结皮生长发育的变化特征及其响应机制。[方法] 设置藻结皮、藓结皮和自然演替结皮3个处理,培育176天,系统研究生物结皮不同发育阶段及其类型差异对黄绵土抗侵蚀性能的影响。[结果] (1)生物结皮盖度、厚度、生物量、叶绿素和粗糙度随生长时间均显著增加,培育初期藓结皮较高,培育末期自然演替结皮反而最高。(2)随生物结皮发育,土壤黏结力呈幂函数增强,较初期增加39.8%~60.3%;质量损失率呈指数函数减小,较初期降低45.6%~57.3%;饱和导水率变化趋势较为复杂,但培育末期均最低(0.08~0.12 mm/min)。(3)土壤黏结力随生物结皮盖度、厚度、叶绿素、生物量和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呈幂函数增长,质量损失率随生物结皮盖度、厚度、叶绿素、生物量和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呈指数函数下降。(4)土壤抗侵蚀综合指数(Cser)可表示为盖度(Cov)、厚度(T)和生物量(B)的幂函数(Cser=0.279 Cov0.194 T0.188 B0.119, R2=0.73, p<0.05)。[结论] 黄土高原生物结皮发育可显著提高黄绵土抗侵蚀性能,藓结皮效果最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对实船测厚数据的统计分析,阐述了钢质渔船船体外板的腐蚀特点,分析了造成腐蚀的原因,并对渔船易腐部位的防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缺磷胁迫对温州蜜柑光合作用的光抑制研究(一)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经缺磷处理后,温州蜜柑叶片的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荧光(Fm),光化学效率(Fv/Fm),光量子产量(Y)和电子传递速率(ETR)下降,而初始荧光(Fo)上升。净光合速率(Pn)和光呼吸速率(Pr)均下降。但Pr/Pn比值升高。表明缺磷处理后,温州蜜柑更易发生光合作用的光抑制。  相似文献   
17.
乌骨鸡蛋形指数对孵化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乌骨鸡种蛋按蛋形指数分为A(≤72.0%)、B(72.1%-74.0%)、C(74.1%-76.0%)、D(76.1%-78.0%)、E(≥78.1%)五组进行孵化,结果表明:五组包骨 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为82.6%、86.1%、90.2%、87.2%、82.5%、C组显著高于A、B、D、E各组(P〈0.05),并极显著地高于A组和E组(P〈0.01),蛋形指数为74.1%-76.0%的乌骨鸡种蛋孵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试验对2 319头仔猪的初生重与21日龄个体重和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约克仔猪哺乳期死亡率最低,21日龄体重最高;随着初生重的增加,仔猪死亡率降低,21日龄个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19.
(1)绵羊个体增重与放牧率呈线性负相关,个体最大增重临界放牧率,因季节不同而变化,随着个体增重与放牧率回归系数b绝对值的增大而降低,以始、终放牧期间所得临界放牧率最小,(2.04羊/hm2)。(2)公顷增重与放牧率的关系符合二次曲线,在达到公顷最大增重以前,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增大,之后则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下降,平均543羊/hm2。(3)公顷最大增重并不一定获取公顷最大利润,主要视买卖价格及其差值而定。(4)以冷蒿小禾草为主的退化草原,宜以个体最大增重的适宜放牧率作为管理标准,以使该类草原在利用中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20.
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release patterns from five common multipurpose tree species—viz.,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Mangifera indica, Areca catechu, Citrus sp., and Tamarindus indica, found in homegardens of Mizoram—were evaluated using a litter bag technique.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indicates a varying pattern of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release (N&P) among the species. Citrus sp. and T. indica were found to be the most labile species with comparatively much higher decay constant and faster nutrient release. Initial nitrogen concentration, lignin content, and lignin/N ratio of foliage litter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1) correlation with the decay coefficient and were found to be th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in the decay process. The initial slow release and immobilization of N in A. heterophyllus and M. indica leaf litter reflect their potential as a source of nitrogen storage and effective mulching material. While litter from T. indica and Citrus sp. can provide the short-term nutrient need, foliage for the other three species may supply the long-term nutrient requirement for the understory crops in such agroforestry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