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1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林业   158篇
农学   131篇
基础科学   97篇
  143篇
综合类   960篇
农作物   106篇
水产渔业   135篇
畜牧兽医   325篇
园艺   266篇
植物保护   7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9 毫秒
91.
参照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DHAV-1a)的基因组序列设计了1对VP3基因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RT-PCR方法扩增获得了DHAV-1a结构蛋白VP3基因,将纯化的VP3基因与pEASYTM-Blunt Zero Cloning Vector连接,构建DHAV-1aVP3基因克隆重组质粒,然后将VP3基因片段插入pET-32a(+)表达载体,转化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以1.0mmol·L-1 IPTG于37℃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VP3基因于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其分子量为47kDa,且表达的VP3蛋白能够与Anti-His Mouse mAb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为进一步研究DHAV-1aVP3蛋白功能和以VP3蛋白为抗原研制DHAV-1a诊断试剂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麦秸还田和施氮量对大穗型杂交粳稻不同部位枝梗和颖花形成的影响。【方法】以大穗型杂交粳稻甬优1540为试验材料,设置麦秸还田(T0:麦秸不还田;T1:麦秸全量还田)和施氮量(N1:施纯氮225 kg·hm-2;N2:施纯氮300 kg·hm-2;N3:施纯氮375 kg·hm-2)二因素试验,裂区设计,秸秆处理为主区,研究稻穗不同部位枝梗与颖花形成规律。【结果】麦秸还田提高大穗型杂交粳稻籽粒产量,但不显著;不同施氮量处理对产量的影响显著,表现为N2>N3>N1。大穗型杂交粳稻不同部位枝梗与颖花形成特性因着生部位不同而异。麦秸还田与施氮量对枝梗与颖花形成有显著影响,与T0相比,T1处理显著降低了总枝梗与颖花分化数,但同时显著减少了退化数,且退化数的降幅大于分化数,导致现存数比T0显著增加;麦秸还田对一次枝梗的形成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了二次枝梗与颖花的形成。3种氮肥水平下,N2处理的总枝梗数、颖花分化数和现存数最高,而退化数率最低,且对一、二次枝梗与颖花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麦秸还田与施氮量存在互作效应,T0N2处理下枝梗和颖花的分化数最高,但T1N2处理下的枝梗和颖花的退化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现存数最高;麦秸还田和不同施氮量处理对上部一、二次枝梗与颖花的影响均不显著,但显著影响了中、下部枝梗与颖花形成,特别是下部二次颖花的分化与退化对总颖花数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枝梗及颖花性状与产量关系密切,一、二次枝梗与颖花现存数与产量及每穗总粒数均达极显著正相关; 枝梗与颖花的分化数和现存数与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均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但与千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大穗型杂交粳稻稻穗不同部位枝梗和颖花形成规律有差异;麦秸还田和施氮量对枝梗和颖花形成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因稻穗部位不同而异,中下部和二次枝梗受影响较大;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存在互作效应,麦秸全量还田和适宜的氮肥水平有利于枝梗和颖花的形成。  相似文献   
93.
细胞自噬是哺乳动物细胞物质代谢的一个重要机制,与细胞凋亡共同参与卵巢卵泡的发育和闭锁,并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卵巢疾病的发生。PI3K和AKT的过度激活可使原始卵泡过早发育以及卵泡过快凋亡,卵巢颗粒细胞作为卵泡发育重要的支持细胞,其功能的减退或凋亡很可能引发一系列女性内分泌方面的疾病。FOXO3a转录因子是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的重要靶蛋白之一,参与抗增殖和凋亡。本文就关于卵巢颗粒细胞自噬与PI3K/AKT/FOXO3a信号通路的相关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4.
  以10个地理种源滇重楼为研究对象,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龙里、巧家、永平、云龙、永胜、维西、迪庆、石屏、墨江和西昌10个种源滇重楼叶片的叶绿素总量(Ct)、叶绿素a/b值(Chla/b)、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瞬间水分利用效率(WUE)的种间差异显著(P<005),表明不同种源间的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能力有较大差别,维西、迪庆、西昌三种源的滇重楼是具有较高光合生产潜力的滇重楼品种。相关分析表明:10个种源滇重楼叶片的叶绿素总量及叶绿素a/b与Pn,Tr,Ci,WUE相关性均不显著,说明滇重楼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之间无直接关系;Pn与 Tr,Gs呈显著正相关(P<005),体现了三者有较好地协同响应的特征;Tr与Gs,WUE与WUEi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Tr与WUE,WUEi,Gs与WUEi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Gs与WUE呈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分别作为影响WUE和WUEi的因子的Tr,Gs与两者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
从水质、沉积物、生物3个层次,分析永定新河河口周围水域环境质量现状,对水质进行有机污染评价,有些站位甚至出现重度污染。同时对沉积物进行单因子评价,沉积物质量状况较好。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分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生物生存环境较差,底栖生物的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96.
为探究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两种赤潮高发藻适宜生长条件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选取温度(17、20、23、26 ℃)、光照[40、80、120、160 μmol photons /(m2·s)]、磷酸盐(0.1、1.0、5.0、10.0 μmol/L)、初始生物量(1×104、3×104、5×104、7×104 cells/mL)等4个因素4水平试验进行室内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对两种微藻叶绿素a峰值质量浓度产生极其显著影响的是磷酸盐(P<0.01),光照、温度、初始生物量未产生显著影响。磷酸盐添加表明,在0.1、1.0 μmol/L低磷环境中,东海原甲藻生物量及稳定性高于中肋骨条藻,高初始生物量消耗磷酸盐后东海原甲藻能够继续生存,中肋骨条藻则细胞丰度持续衰落;在5.0和10.0 μmol/L高磷环境中,中肋骨条藻较东海原甲藻增殖最快,生物量更高。东海原甲藻的荧光参数Fv/Fmα较中肋骨条藻稳定,表明其光合活性稳定;更小的细胞体积和更大的比表面积使中肋骨条藻于培养初期快速达到峰值,表明其对磷酸盐利用能力强。10.0 μmol/L磷酸盐浓度组,4个荧光参数最大,光合活性最强,更容易发生赤潮。东海原甲藻的光合活性主要受光照的影响,中肋骨条藻的光合活性更大程度受磷酸盐、光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白居易的园林情结及其对传统私家园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丹  闫煜涛 《广东园林》2007,29(3):8-10
本文阐述了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园林情结,剖析其园林思想,并归纳他的“中隐”思想和朴实造园手法对传统私家园林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8.
覃岚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23(10):98-101,108
通过对图书馆借阅量的统计与分析,探讨了高校图书馆读者的阅读倾向。通过学科建设、科研发展、师资建设、图书馆建设4个方面,体现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
文章主要探讨和阐述了光学系统中的光心如何确定、如何定义、如何计算,并明确指出了确定光心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0.
Five physiological and eleven yield traits of two pairs of sister lines generated from a high generation with similar genetic background (SLs) for purple pericarp were investigated to explore the reasons behind low-yield production of colored rice. Of the five physiological traits examined, except grain anthocyanin content, there were generally similar trends between the P (purple-pericarp) lin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W (white-pericarp) lines over two seasons (in the year 2009 and 2010 separatel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of flag leaves,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flag leaves, and the grain anthocyanin content could be easily influenced by the environment.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 traits for the P lines were more active than those of the corresponding W lines in the year 2010. The grain anthocyanin content of the P lines was much greater in the year 2010 than in the year 2009 during the growth period. The investigation of yield traits revealed that the P lines had reduced 1000-grain weight, yield per plot and grain/brown rice thickness compared to the W lines. A difference comparison of these traits and a source-sink and transportation relationship analysis for these SLs suggested that small sink size was a key reason behind yield reduction of purple pericarp r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