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6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林业   134篇
农学   79篇
基础科学   139篇
  950篇
综合类   510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269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19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太行山区是华北平原的重要水源地,但近年来山区来水的逐渐减少已成为该地区水资源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根据野外实际调查及室内实验获得了模型所需的水文地质参数,通过模型校准和验证,建立了太行山八一水库流域的水文模型,Nash-Sutteclife模型效率系数等评价结果显示,SWAT模型在该流域具有很好的适用性。结合该区历史气候与土地覆被变化趋势,分别假定了25种气候情景和4种土地覆被情景,模拟结果表明,气温降低和降水增加的情景下,流域的径流量明显增加,并且随着土地覆被的好转,径流量逐渐减少,蒸发量增加。从水文角度探查了太行山区径流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62.
流域生态补偿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生态补偿是生态补偿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流域生态补偿的内涵,现实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途径三方面作一阐述,以期为流域水环境的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63.
罗甸县喀斯特石漠化及流域分区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TM影像解释和实地考察,查清了罗甸县石漠化面积为103479.65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4.35%,划分了石漠化强度(中度以上的石漠化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5.83%),明确了罗甸县石漠化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了罗甸县石漠化的危害。根据石漠化现状及分布,其防治分区以流域、主要地貌类型、石漠化程度及防治方向、区域资源条件为划分依据,并采取二级分区等级系统将石漠化综合防治分为4个大区(其中包括11个小区),并对此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64.
刘燕  徐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982-5984
介绍了2006年四川盆地旱灾的特点,分析了其成因,并提出了防灾减灾的措施。  相似文献   
965.
弥河流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顺全  赵烨  李强  孙雷  刘殿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237-4239
[目的]探讨山东省弥河流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用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分别测定了所采集样点土壤的重金属Cr、Cu、Ni、Zn、Mn和V的含量,并用数理统计法进行了分析。[结果]弥河流域农用地土壤中的重金属Cr、Cu、Ni、Zn、Mn和V含量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成土母质是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未对重金属含量产生明显影响。土壤未受到重金属Cr、Cu、Ni、Zn、Mn和V的污染,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符合绿色食品产地规定的土壤质量环境要求,属于清洁流域。[结论]部分样点的Cr、Cu、Ni、Zn和Mn的含量已经高于该区域的背景值,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66.
从能值的角度出发,以干旱内陆典型代表区域--新疆焉耆盆地2006年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对该地区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不可更新的工业辅助能占总能值投入的54.70%,可更新的能值投入占44.98%(可更新环境资源8.11%、可更新有机能36.87%),说明农业生产取自区内资源可更新能值的投入较高;此外,低系统太阳能值转换率、高净能值产出率和低环境负荷率的特点,表明该地区种植业的发展水平一般,对环境的压力是比较小的.综合结果说明种植业系统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不会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967.
北洛河流域退化植被的生物恢复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依据地貌、气候等特征,把北洛河流域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及黄 土高原沟壑区。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梁峁顶建立水土保持植被,退耕后 最适宜还草,可以适当种植灌木;在梁峁阳坡,以水土保持为主,兼顾 生态混交的草灌,并以少量乔木结合;梁峁阴坡以薪炭林为主,草灌乔 相结合;在沟底以培育用材林为主。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塬面建立农林 草生态经济复合模式,以农耕地为主;塬坡营造水土保持防护林草带, 沿沟边种植根系发达、固土作用强的植物。阳坡以退耕还草灌为主,阴 坡乔灌草相结合;在沟头、沟边, 以建防护林为主。  相似文献   
968.
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从水资源自然再生和社会再生角度,选取18个指标建立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二层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整个黄河流域及其15个分区地表水资源可再生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龙羊峡以上、湟水流域、洮河流域和渭河流域可再生性较强,北洛河流域、泾河流域可再生性最弱。  相似文献   
969.
三工河流域气候、水文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三工河流域内的山区和平原区40 a来气候资料和流域内三条河流20 a来径流资料,对气候和径流资料进行计算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山区和平原区气温总体都呈上升趋势,90年代是升温幅度最大的年代,冬季气温升高幅度最大;山区和平原区降水整体呈增湿趋势,80年代增加显著,秋季是山区降水增多的季节而平原区降水增加最多的是夏季;三条河流径流量年内分配比较集中,主要出现在汛期,春冬两季径流量很少,90年代较80年代径流量减少,减少310.9×104m3;夏季的降水是影响流域各季节的径流量主要季节,季节气温对流域的径流量变化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70.
Over a four‐year period (1997–2000), soil loss and surface‐runoff patterns were monitored in hillside erosion plots with almond trees under different plant‐cover strips (thyme, barley and lentils) on the south flank of the Sierra Nevada (Lanjaron) in south‐eastern Spain. The erosion plots (580 m a.s.l.), located on a 35 per cent slope, were 144 m2 (24 m×6 m) in area. The plant‐cover strips, 3 m wide, ran across the slope. The most effective plant cover proved to be thyme, reducing soil loss by 97 per cent and runoff by 91 per cent, compared to bare soil. Barley reduced soil loss by 87 per cent and runoff by 59 per cent, compared to bare soil, while these percentages were 58 per cent and 18 per cent for lentils. Thyme proved 77 per cent more effective than barley and 93 per cent more effective than lentils in reducing soil loss; thyme was also 79 per cent more effective than barley and 90 per cent more than lentil in blocking runoff.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plant‐cover strips in controlling soil erosion and runoff on sloping agricultural land.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