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6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13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观赏百合组培苗移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介质、不同大小百合种球、不同移植季节及不同晾干时间对百合移植成活率、根系生长及叶、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种试验介质中百合移植的最佳介质是100%珍珠岩或50%珍珠岩+50%泥炭土,百合种球适宜直径为≥0.5cm,合适季节为春、秋季,晾干2.3d的百合种球的成活率仍可达80%以上,如果介质、种球大小、移植季节合适,百合组培苗不经过炼苗也可达到90%以上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52.
梁凤娇  熊浩舰  李玥  王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17-15118
[目的]对西伯利亚百合的鳞片扦插繁殖体系进行研究.[方法]以西伯利亚百合的鳞片为材料,研究不同基质、不同酚类物质和植物激素对百合鳞片扦插再生小鳞茎的影响.[结果]用细沙为基质有利于百合鳞片生根及小鳞茎的膨大;酚类物质水杨酸(SA)能促进母鳞片产生小鳞茎,并增加繁殖系数和小鳞茎的直径,同时还可提高母鳞片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为小鳞茎的形成及膨大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植物激素中NAA能促进百合鳞片根的形成,但对小鳞茎的形成无明显促进作用.[结论]该研究为百合鳞片的快速繁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3.
百合病毒脱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生产脱毒百合种球的最佳途径,通过对5种百合进行茎尖切块大小、热处理方式以及病毒唑浓度三方面的试验,探茎尖培养、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茎尖培养结合病毒唑、茎尖培养加热处理结合病毒唑4种方法对LVX,CMV,LSV 3种病毒的脱除效果。结果显示:综合考虑存活率和脱毒率,单纯的茎尖培养难以脱除病毒,3种方法结合脱毒的效果最好。即茎尖培养(0.5~0.8mm)加热处理(变温热处理)结合病毒唑(10mg/L)的方法脱除病毒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4.
东方百合花器官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东方百合Sorbonne的花萼、花瓣和花丝为外植体,接种于经过筛选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上,进行诱导率和分化率的比较,将花丝分成3段,进行分段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和最佳花丝部位筛选.结果表明:花萼的愈伤诱导率和不定芽再分化率最高,分别为92.0%和89%,花瓣次之,花丝最低.花丝分段培养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 NAA 1.0 mg/L BA 0.2 mg/L;花丝各部位分化能力是中部>基部>顶部;中部花丝在 MS NAA 1.0 mg/L BA 0.2 mg/L培养基上的愈伤诱导率和不定芽再分化率都达到100%.  相似文献   
55.
百合鳞茎斑点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1年在浙江湖州市和杭州市采集得百合(Lilium brownii F. E. Brown var. viridulum Baker)鳞茎有褐色斑点的标本104份,分离出纯菌株108个。鉴定为2个镰刀菌种:Fusarium solani(Mart.)Sacc. 和F. oxysporum Schlecht. F. solani出现频率84.3%,占优势.田间调查和接种试验证明F.solani是百合鳞茎褐色斑点病主要致病菌。在20种植物上接种试验结果表明:F.solani对百合有专化性,因此鉴定其病原菌为茄病镰孢一个新专化型:Fusarium solajni f. sp.lilii Wang.  相似文献   
56.
建立了特异性检测百合X病毒(LVX)、百合无症病毒(LSV)及百合斑驳病毒(LMoV)的单一、双重及三重PCR体系并对各体系的灵敏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一PCR体系可检测的LVX最低浓度在1×10-7μg/mL,LSV最低浓度在1×10-8μg/mL,LMoV最低浓度在1pg/mL;双重PCR体系可明显检测的LVX、LSV最低浓度在1pg/mL,LSV、LMoV最低浓度在1ng/mL,LVX、LMoV最低浓度在1pg/mL;三重PCR体系可明显检测的LVX、LSV和LMoV的最低浓度为1ng/mL。  相似文献   
57.
4种授粉方法对切花百合不同杂交组合结籽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11种优质切花百合为试材, 对两种发育时期的花采用常规柱头授粉、0.1%BA处理后授粉、花粉培养液(蔗糖100 g·L - 1 +H3BO3 20 mg·L - 1 +CaCl2 10 mg·L - 1 ) 处理后授粉、3%食盐水处理后授粉等方法, 比较了不同授粉方法对杂交结籽的影响。结果表明: 百合亲本组合、花发育时期对杂交结籽有很大影响; 花粉培养液处理对杂交结籽普遍有促进作用, 克服了1个亚洲百合杂交系内组合的杂交不亲和; 食盐水和BA处理的作用不稳定, 在有的亲本组合中表现为促进杂交结籽, 在有的组合中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8.
测定百合花粉生命力的液体培养基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以东方百合品种‘索蚌’的新鲜花粉为试材, 利用单因子试验比较了液体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及硼、钙、镁、钾对其萌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 比较蔗糖、H3BO3 、CaCl2 对百合花粉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蔗糖和H3BO3 对百合花粉萌发有极显著影响。适宜的花粉培养液为: 蔗糖100 g·L - 1 +H3BO3 20 mg·L - 1 +CaCl2 20~30 mg·L - 1。纯水培养液会造成花粉原生质体破裂, 内含物外流;高浓度的蔗糖和盐会造成原生质体失水萎缩, 质壁分离, 这两种情况都抑制花粉萌发。  相似文献   
59.
百合花卉种间杂交种的培育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百合是著名的花卉,在国际切花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切花百合又以花朵向上开放的钟形花为佳。文章利用东北产钟花组的毛百合(Liliumdauricum)和花色鲜红的细叶百合(L.pumilum)为亲本,进行百合种间杂交,试图培育出适合东北室外栽培的,且花形、花色优良的百合新品种。试验所得杂种种子在20℃恒温箱内的培养皿中发芽率为54%,成苗率为发芽种子的27%。胚培养的杂种种子发芽率为73.2%,明显高于培养皿条件下的发芽率。通过种子形态、幼苗分化及子叶、真叶特征比较,发现杂种的特征基本介于亲本之间。染色体观察亦显示出杂种染色体中具有双亲染色体的一些特有形态  相似文献   
60.
百合无症病毒的RT-PCR和IC-RT-PCR检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应用DAS-ELISA,RT-PCR和IC-RT-PCR技术检测百合无症病毒(LSV)。 结果表明:RT-PCR和IC-RT-PCR分别可从2 ng和200 ng百合叶片组织中检测出LSV,分别是DAS-ELISA敏感度的1 000倍和10倍。百合鳞茎的不同取样部位对PCR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RT-PCR难以从鳞片和根部检测出病毒,但IC-RT-PCR可以检测出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